万科通过对城市空间价值的探索,在徐汇滨江、中城、漕河泾等区域打造产城融合的实践样本和生态化的“城市客厅”,助力片区能级提升。
徐汇正在努力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卓越城区。从“十三五”到“十四五”,万科通过对城市空间价值的探索,在徐汇滨江、中城、漕河泾等区域打造产城融合的实践样本和生态化的“城市客厅”,助力片区能级提升。
可持续生态复合办公场景
今年端午节首日,徐汇滨江区域当日累计客流量达8万余人次,较以往假期有不小的增幅。这个备受市民喜爱的水岸空间是上海工业文明的见证者。曾经的龙华机场修理库、龙华机场的航空储油罐、龙华机场的冲压车间,现在已被改造成了余德耀美术馆、油罐艺术中心、西岸艺术中心等,全球艺术博览会、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包括时尚的艺术秀场、电影节、音乐节都在这里举办过。
徐汇滨江致力于打造全球知名的卓越水岸。作为徐汇区主要的产业承载空间之一,西岸正在加快建设“一港一谷一城一湾”的战略产业格局,并助力徐汇推进“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文化创意、现代金融”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形成。
位于徐汇滨江板块龙华历史风貌保护区旁,由万科主导开发建造的约22万方TOD人文商办综合体龙华会(在建中),规划涵盖了约10万方摩登水岸商业街区,以及约6万方的总部办公龙华万科中心(在建中),被列为徐汇区“十四五”重大载体项目之一。
兼容徐家汇海派文化、龙华江南文化、龙华红色文化,以及以西岸金融城、西岸传媒港、西岸数智谷等为代表的新兴科技文化载体,上海万科依傍龙华港滨水空间,打造传统风貌区的摩登水岸新聚场,从办公区域到龙华寺、龙华港及商业配置都在步行轻松可达的范围内。更有多处广场、景观廊道和多功能休闲区分布全域,为人们提供多功能的绿色生态休闲场景。此外,龙华会的商业辐射半径也得益于轨交站点再次扩大,覆盖更多商务客群及城市居民、游客,更为龙华赋新了区域消费场景,引领龙华板块商业能级提升。
龙华万科中心(在建中)效果示意图
龙华会是上海万科对文化记忆的致敬,也是对龙华港“一河两岸”滨水空间改造的延续。其中,作为龙华港“一河两岸”景观工程二期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龙恒路道路工程已全面启动施工,营造舒适亲水空间。上海万科将全力推动龙华古镇原址整体升级,涵盖道路、桥梁、防汛墙、公共绿化等,助力“生态之城”建设。龙华依水而建、依水而兴。
践行绿色建筑理念,龙华万科中心还荣获了LEED金级、绿色建筑二星双重认证。上海万科在项目建设伊始便确立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绿色运营的生态理念,从创新设计、水资源利用、能源与环境、资源与材料、室内空气质量等方面,坚持追求健康商务标准,营造出绿色、生态、安全的商务环境,满足企业与绿色同行。
科创街区实践样本
为了建设功能集聚、中心辐射的“卓越徐汇”,徐汇一方面将在“十四五”期间巩固构建“两极驱动、东西循环、南北联动、中部提升”的发展格局,其中“两极”即徐汇滨江和漕河泾开发区这两大增长极。
在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的过程中,漕河泾开发区依托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和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试验集聚区两大平台,正致力于打造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科技服务示范区、众创空间集聚区、成果转化先行区。整个园区有约30万就业人口,7成以上是年轻人,四分之一从事互联网行业,目前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基础、产业互动、产业链的上下游。
为吸引全球人才聚集,漕河泾正在加快完善区域内综合配套服务功能,优化产业环境。由华鑫置业、上海万科、香港置地、徐汇城新联合打造的“鑫耀中城”项目(在建中),是区域内罕见的大型综合用地,总建面约65万方,未来将成为集商业、办公、住宅、公共配套高度融合的城市综合体,服务漕河泾及更广泛的人群。
作为上海万科探索产城融合、科创街区的实践样本,鑫耀中城将被打造为一个科创、生态、生活无界融合的“未来城市理想单元”,为城市提供绿色生态的公共客厅,为来往其间的人们提供环境优美的休闲场所。
鑫耀中城(在建中)效果示意图
鑫耀中城通过规划不同尺度的公共空间,关注人们的日常生活品质,以自由开放的景观界面,结合漕河泾的原生城市文化,从而全方位地激发生态活力。项目设置了如街头绿地、下沉庭院、风雨连廊、屋顶花园等多种开放空间,鼓励人主动参与、组织公共活动,同时有助于园区内微气候的改善。
为化解南北民生差异方面,徐汇在“十四五”期间将实施“15分钟社区生活圈”修补计划,做优“邻里汇”的升级版,以居住片区为治理单位提升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2020年,位于鑫耀中城的国际邻里中心正式揭牌,这座面积约4.5万方的公共空间将集文化、运动健身、就餐、托幼、艺术、政务服务为一体,为漕河泾开发区集聚产业和人才,展现出“未来城市理想单元”的景象。
过去,漕河泾的产业布局集中,居住配套不足,呈现出人员流动的“潮汐现象”。如今,随着漕河泾城市更新脚步的加快,区域配套的提升,以产业园区、生活社区、大学校区,三区联动打造的新生活方式引力轴心正焕新着这个国际级的科创生活区。
枢纽公园站城一体化模式
徐汇中城是徐汇五大功能板块之一,毗邻滨江产业极。徐汇“十四五”规划中,正积极构建功能集聚、中心辐射的卓越城区,加快形成“两极驱动、东西循环、南北联动、中部提升”的发展格局,即东有徐汇滨江作为高质量增长极,西有漕河泾作为产业创新增长极。在东西两极引领的基础之下,还将进一步加入中部融合发展、打造包含徐汇中城在内的中部更新融合。徐汇中城会依托区域内复合交通体系、大型生态绿地、特色产城一体开发模式,实现中城地区由交通枢纽向商务、商业、文化等复合功能转变。
根据徐汇“十四五”规划,徐汇万科中心(在建中)所处的中部融合更新区以能级提升为目标,强化空间资源高强度开发和复合利用,推动城区、园区、社区有机更新,打造产城融合发展的引领示范区。
徐汇万科中心(在建中)实景图
徐汇万科中心涵盖总面积约7万方、长度约1公里的徐汇中城绿谷,建在轨交之上,穿梭于城市级商业综合体中,可辐射徐汇康健、田林、漕河泾等不少于20万人的大型居住区,是对“公园中的城市新境”新生活场景的构建。
徐汇万科中心用绿色、艺术、运动、科技等元素将徐汇中城绿谷打造成城市公共客厅,将周边商旅、办公、居住人群串联起来,希望通过Park+TOD的POD理念,营造出以交通主导开发和公园生活主导并行的都市生活方式,践行“以高品质、多功能的公园带动多变区域的发展,实现多种功能复合叠加”,赋予徐汇中城这片原本产业留白的区域新的活力与生命力。
审校:徐耀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