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演讲 | 刘爱明:窄门之路 践行渐宽

观点网

2022-04-12 16:54

  • 房地产发展到今天,它的问题可能更多的是究竟什么是房地产,你做的是什么玩意,这个我们要有清晰的认知。

    刘爱明(中城新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谢谢,观点论坛每年我都参加,大家知道后来我只有出来做产业,6、7年我一路都是讲窄门,因为这条路没那么好走,就要很坚定的走下去,每年我们都不断实践,不断有一些新的体会,业务上不断也有一些新的结果,今天利用这个机会跟大家汇报一下。

    前面我在论坛当中说了这个观点,2015年我出来创业的时候体会非常非常深,从销售为主转为运营为主。我觉得房地产永远是一个黄金行业,这个在中国来说至少二十年,三十年都是这样一个行业,我们做的模式要跟原来不一样,原来可能以销售为主,这就是制造业的模式,买原材料,买生产产品,然后把它卖掉,但是今天没有多少可以卖的住宅,量已经非常少,所以接下来就是运营为主,持有一个项目进行运营,从城市不断增值到资产不断增值,我们要有这么一个过程,所以接下来就是运营为主。

    所谓运营,不是普通房地产所说的,更多是空间的运营和商场的运营,酒店的运营,写字楼的运营,产业园的运营,文旅项目的运营等等,它是这样一些运营,这个方面能力的要求就很高了,大家比较熟悉的商业运营在中国两只手是可以数得过来的,如果运营做得不好这个商场就不赚钱,如果做成像万象城这样的,运营就非常值钱。比如万象生活有一千多亿的市值,实际上万象生活就是住宅的物业管理+商业运营,因为它的商业运营做得非常好,所以市场会给予比较高的估值,所以我觉得未来是要变成这么这样一个为主。

    我是做产业的,产业园的运营是做什么呢?我们拿智能硬件园区行业来说,我们做一个智能硬件园区有什么服务呢?我们有一个智能降本的服务,比如说在手机前期设计阶段通过设计降低成本,这是一个很专业的服务,这儿就不细讲了。我们还做了一个智能硬件加速器,快速的资源对接,是全环节供应链的一个平台。我们还有分析中心,这是解决市长的问题,就是你能不能帮助硬件企业打开销路,打造订单。还有传统的金融服务,还有一个中城金服技术服务,这方面我们能力很强,在机器视觉、动态稳定性、智能测试能力都很强的。

    围绕智能硬件这个企业,我们解决它的设计成本的问题,解决订单的问题,解决金融服务的问题,解决技术问题,这个称之为产业服务,围绕这个行业内的产业服务。还有传统的企业服务,比如说物业管理,企业管理、知识产权、工商税务,把这两个加起来是一个园区的运营服务,这个原来讲过了。实际上谈到这些事,就跟我们房地产运营相差太远了,今天我利用这个机会也说一下窄门之路,践行渐宽。

    我们跟华润成立了一个重资产的业务,叫华城,做产城融合,产业园区的项目。我们还做了一个全流程业务服务,这都是跟华润成立的合资公司。还有一个是轻资产业务,但实际上是中资产,这一块大概有一百多万的规模。我们走窄门之路背后都是一套专业的产业运营服务体系。这三个业务现在都有规模,有盈利,我们可以看清晰看到它未来得发展和市场需求,这一块作为我们来说就是在市场变化当中处于有利的位置。

    下面我简单把这三个业务跟大家简单汇报汇报。

    跟华润置地那边的合作,我们希望打造一个华润置地的产业平台,重的侧重于产业载体的开发,轻的侧重于产业生态的运营,大概是这样一个逻辑。对于这个平台我们有一个定位,希望做成专业产业运营服务商,服务中国制造转型升级,这是我们创业最开始的初心。我们现在聚焦两个领域,一个是健康领域,还有一个是智慧领域,智能制造、智能制造硬件、智慧城市等等这些。几大产业,我们做了很大的服务平台。

    具体到这两个公司,因为我们现在运营的大概有300多米的规模,我把这个公司说得稍微具体一点,再通过一些项目跟大家说一说。

    我们跟华润这个平台希望打造全链条的服务,华城是全流程的服务,我们从最开始的产业定位到产业体系的建设,到招商咨询业务,实际上我们招商是前置,然后到产业生态的构建,建立一套服务体系。然后才到设计,产业园区开始设计,在甲方建造阶段提供产业招商。我们希望以产业生态可落地为目标,产业调研微机室,产业政策为支持,产业运营体系构建为路径,产业联名资源链接和导入为策略,行业影响力打造为招商及服务抓手,我们现在比较多的是跟地方政府取得一些合作,当然跟开发商也有合作,这个主要是围绕智慧产业和健康产业,打造的“润慧”系列。

    因为大家总在说产业地产,我觉得今天在这个时点说我们做一个新的领域产业地产,我觉得还是要初心要正。大家问我为什么要跟华润合作,我体会最深的是除了华润作为央企的品牌、资源这些之外,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你真的是做产业+的过程,这一个很重要,如果真的做产业那就是刚才说的那一套产业服务体系要不要下功夫,这也是我刚才在圆桌论坛说的观点。我们房地产发展到今天,它的问题可能更多的是究竟什么是房地产,你做的是什么玩意,这个我们要有清晰的认知,如果认知上有模糊,有片面,有扭曲未来就会出这样那样的问题。

    我举几个例子,第一个是广州润慧科技园,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服务体系,我们也拿了很多奖,当然最重要的是背后有这样一套服务体系,是以电子信息为主的产业服务体系,你给产业园的客户提供什么样的专业服务,这可能是根本,在这儿也没有时间细讲,如果大家有兴趣了解可以后面再交流。这个项目已经建成了,我们从头到尾服务到尾。这里有一个很深的体会,传统的开发商比较直接,你帮我招商,我想说的是前端你不让我参与,后端让我招商是很难的,武功都废了一半,所以核心是开始就要参与,甚至在设计之前就参与,不能把设计定完了再谈招商,这个逻辑上不对,这是一个体会。这个园区第一期已经开发完了,招商的结果也非常好,基本上就是规上企业。

    这个是华南生命健康科技产业园,这个产业园的产业纯度在惠州排第一,80%都是医疗企业,也是一个规上企业。实际上从投资回报来看,各个方面的指标都是不错的,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业务,满足了政府对产业园区的需求。我们产业地产商不要利用产业跟政府谈判,政府卖产业永远都是亏钱卖的,它希望你作出产业特点来,如果做不出产业特点建议你别做,它一定会有矛盾,政府要的东西你不给他,你想要的东西必须拿到手,这个玩不下去,大家应该有这样一些思考。我们打造这个模式以后,我觉得是一个持续的模式,我就是纯做产业的。

    最后还有一个项目就是深圳坪山的医药产业园项目,是全持有的,我们做的就是制药。这个行业的特点就不细说的,它更多也是体现产业的特点,从供给系统、配套、废水处理、危化品仓库,一直到四废排放等等这一套东西都有。建设完了还要运营,核心是运营,能不能把这个租满,能不能把产业特点做,因为REITs的产品大家看重的是长期稳定的收入,否则大家很难相信你有长期的未来。

    刚才举的几个项目都是盈利不错的产品,并且是可持续的,我觉得这个是我们产业地产的正道。

    今天利用这个机会跟大家做了这些汇报,谢谢!

    审校:劳蓉蓉



    相关话题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