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大讨论之一:商业与互联网融合的共享时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15-12-08 11:32

互联网时代的潮流早已不可阻挡,新的商业模式正在成为主流,传统商业的转型已经迫在眉睫,唯有主动融合互联网思维,真正掌握互联网思维的精髓,才能在新的竞争中赢得发展。商业大讨论

主持嘉宾:合富房地产经济研究院院长龙斌先生

讨论嘉宾:广州万科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卫东先生、飞凡副总裁董小玲女士、五矿建设有限公司商业副总经理申智灵先生、大地影院集团总经理于欣女士、天津希乐城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谢军先生、正大集团卜蜂莲花超市事业发展部南区总经理陈斌先生、铂涛集团希岸中国创新开发部总裁、华南大区市场开发部总裁战明娟女士

龙斌:谢谢主持人,今天讨论商业过冬的问题,离不开互联网,有人说是互联网的冲击,更有人说互联网带来了很多发展机遇。这一场研讨,我想在座的各位嘉宾,各个业态,各个企业都有他们独特的地方,我相信应该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义的观点,甚至是很好的借鉴。

我就直接进入问题环节,首先我想请教万科商业管理公司广州总经理杨总,万科是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前是专业做住宅,后来它转为城市运营商,最近又提出很多新的业态,大家都熟悉的八爪鱼等等各种各样的业态,应该说也在适应市场的变化,包括需求的变化。我想请教杨总,你怎么看待互联网+这样一个时代对我们商业地产的影响?或者说作为开发商,怎么来应对?

杨卫东:我认为互联网+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而且这个趋势不可逆,我们只能积极去融入它,去拥抱它,正如前面很多嘉宾讲到的,我们要用开放的心态去拥抱互联网+,这是一个趋势,这是我的第一个观点。作为万科而言,您刚才也说到了,万科现在已经在转型去做城市配套服务商,城市配套服务商一定要跟城市里面很多的业态发生关联。作为万科而言,我们现在从集团到区域,到一线公司,都在积极探索八爪鱼战略。这个八爪鱼战略其实就是把我们城市发展里面相关联的业态作为业务的一个类型,我们在积极地尝试和探索。广州万科在广州这个城市已经发展了将近20年的时间,拥有将近10万户业主,这些业主都是我们宝贵的资源,未来我们也可以积极地在这一块去探索我们的商业地产,同时我们也会积极地把互联网+或者是+互联网融入到商业地产的探索中去,真正地为这个城市做好配套,做好服务。

龙斌:谢谢杨总。不可逆转的趋势要适应。接下来请教飞凡网的副总裁董总,刚才您也在开幕的时候做了一个很好的诠释,飞凡网是万达、百度和腾讯合作的这样一个互联网的平台,我昨天特意上了一下,我发现很有特点,万达是国内房地产商业最大的开发企业,到去年有110座万达广场。

董小玲:现在是129座。

龙斌:是不是房地产进入到互联网时代非要做网呢?或者说我们商业地产怎么和互联网融合?我相信万达之所以要做这样一个东西,应该是都有考虑的,这个应该会给我们业内有一些借鉴。在这样一个商业、互联网融合的时代,怎么去融合,这一点很关键,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董小玲:非常感谢观点给我们这次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飞凡的一些想法。互联网已经来了,我觉得互联网没有给我们任何人留下机会可以去回避,但是我觉得互联网也不是洪水猛兽,虽然说马云在网上做了一些大面积的商业化的运营,但是它仍然是商业。我想融合肯定是一个更让大家欣慰的词语。实体商业要做什么呢?首先我们想一下,互联网带给了我们什么,大家知道互联网是一个平台化的思维,去中心化的思维,另外一个,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是它在网上信息数据的沉积,它有着更快速、更精准的数据化营销的能力。

另外一个,互联网给大家更多的感受是它给了所有人参与到这个社会和商业环境中的机会。从这个角度我们再回归到商业实体里来,我们看到,我们的用户其实已经在广场里了,不管各位朋友说我们的广场面临什么样的状况,但是我们的广场里面有产品、有用户,这些东西都已经在那儿,这是商业的本质。我们有互联网来做一些什么呢?飞凡开放平台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也是在不断地探索,我们想首先要用互联网的技术,我们要在广场里面有创新的技术和部署,我们要能够像互联网一样了解我们的用户,了解用户关心的是什么,了解商家在我们的广场里面,他们销售的状况是怎么样。我们先要有一个互联网技术的基础平台,让我们能够帮助大家,基于互联网技术,在广场里面更好地了解你的用户,快速、精准和你的用户以及广场里的商家互动。

另外一个,飞凡平台也在尝试透过我们这样一个用户前端,能够有机会让实体商业环境下实现大家的互动,我们利用广场这样一个实体商业环境,给大家提供实时、快速、精准的运营平台。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了,没有机会去讨论你要不要拥抱它,我觉得大家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抓紧时间行动起来。

另外强调一点,互联网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是开放和共享。这个时代已经来临了,我觉得每个广场的用户他就是用户,他既是马云的用户,也是我们所有广场的用户,这些数据、这些用户只能共享,不能争夺。这个时候如果大家都是开放的心态,有一个开放共赢的环境,一起参与进来,你的会员也是我的会员,我的会员也是你的会员,你的数据是我的数据,我的数据也是你的数据,有一个大的数据环境,我相信在这种互联网+的时代来临的情况下,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涵洞,而是一个所有实体商业人脱胎换骨、破茧重生的好时候。

龙斌:董总也阐述了他们对这个商业时代和互联网大数据平台的开放,应该说这是一个趋势。我们之前也研究过,全世界最大的一个不动产商是西田,它其实就专门做了一个互联网技术的研究院,而且在它的全世界各地的商场进行推广,我们都看到它的研究,很多都运用到商场了,包括停车、吃饭,客户进去以后马上就可以通过手机定一个位。我相信这对商业地产突出用户、突出体验,以用户为中心有很大的帮助,我现在看到我们的商家还没有采用,这个时代变化确实很快。

下面我想请教五矿建设商业公司的副总申总,我们也知道五矿是一个老牌的央企,现在也在对商业做一个探索。我们会发现,现在讲的房地产转型升级,很多企业会从住宅转到商业,甚至转到旅游、养老、休闲,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想听听您的看法,怎么对房地产企业应对这个时代转型升级?

申智灵: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做一个分享,刚才杨总在开幕致辞上说了一个“跨界”,五矿地产也是一个商业地产的新军,我们也在做一些积极的尝试,不管是跨界还是拥抱融合,还是适应互联网,我们觉得首先互联网是一个技术,这个技术既然已经来了,我们就要很好地用,使它成为我们的商场或者是住宅里面的标配。但是在这个标配的基础上,场景、长期、品质、服务是非常重要的,大家也提到这几个,我们非常认同。

五矿在惠州做了一个特别有意义的尝试,我们是受到K11的莫奈展的启发,我们在惠州有一个哈施塔特小镇,这里面门票收入也是我们很重要的一环。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第一个是做场景,我们这个是极具奥地利风情的,甚至比它原汁原味还要更上一层楼的一个小镇,然后我们在里面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吃喝玩乐的一体化,我们在之后的品质服务、其它的增值服务方面也会有提升。回到最终的一个观点,人是群居动物,有很多线上的东西可以实现,但是社交化、情感的诉求还是要在场景里面得以完善,在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互联网最终还是关注一种用户体验,我来到线下,我是关注我的消费诉求的体现。我们在长沙有一个项目就是这样,我们依然依托场景,但是要打造社交化的需求,好好打造这种产品,用心经营。这是我们目前已经做的两个项目的一些经验,后面还有更多的尝试正在进行中。

龙斌:谢谢申总的分享。确实互联网跨界这一块,包括用户体验,以用户为中心,这个确实做到了。下面想请问大地影院的于总,跨界应该说使得商业地产的产业链条越来越长了,现在几乎是每个大的商业体里面必备有影院,而且增加人气,体验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我们讲商业过冬,但是影院还是增长非常迅速的,我想请您谈一谈,在这个互联网和商业地产融合的时代,您跟大家分享一下对这一块的一个趋势的看法。

于欣: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觉得互联网最大的挑战其实不是来自业务的本身,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对经营者心态和对一个企业思维方式的挑战。这个心态的挑战,刚才董总也说,是不是一个开放的心态、合作的心态,整个企业是不是能够很快的转变,以互联网的思维去拥抱这个时代,迅速地以互联网的思维进行经营思路的调整,这个转变的快与慢其实是很多企业实际的竞争力的差异所在。

在互联网下,其实并没有改变本质,我们做商业,做零售的本质还是体验。虽然说现在加入了很多的体验式的商业,但是这只是商业业态在互联网下的调整,其本质仍然是客户整个购物过程中的体验,所以在互联网下对体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整个购物中心的运营者以及购物中心品牌商家的运营能力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大地影院在互联网的思维下进行了迅速的调整,今年我们提出了电影+的概念,我们提出在互联网的手段下进行跨界的尝试。我们提出的电影+是电影+餐饮、电影+创意零售、电影+互联网。之所以提出这样的理念,是今年已经有超过7000万人次的观影量,明年将会超过1个亿,正是这个基础,使我们有了跨界的前提。电影+餐饮,我们提出打造4种自有品牌的餐饮。电影+创意零售,我们现在正在英国收购一家相关的护肤品公司,将会引入到公司。创意互联网是说我们会把这些不同的业态共同打通,使得他们的积分共通,营销共通。比如说电影院看过电影之后拿着电影票的积分可以去护肤品店换护手霜,护肤品店在推销它的套装的时候可以送电影票,可以送咖啡,我们未来布局在一层设咖啡厅,二三四层设餐饮,五层设一个餐饮和电影院,这样把我的各个业态打通,形成人流在购物中心的自循环。电影院在购物中心的使命是带来人流和客流,我们希望这个人流不是到了最高一层看完电影,下到一层就走了,我们希望给购物中心创造更多的内循环,同时我们的会员交易平台和电商平台是开放的,我们跟购物中心的平台是开放的,我们希望能够接入更多的平台进来,大家共同经营大数据,实现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会员营销,带来更好的消费者的体验,这是我们未来的构想。

龙斌:谢谢于总,确实给我们更多的启发,以前我们只是去商场看一场电影就走了,现在电影也可以加,这一个业态都可以无限的省长,有无限的空间,有客户,有平台、有技术,还有模式,确实很受启发。接下来是天津希乐城的谢总,你们应该也是跨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你们是做儿童成长、儿童培训的一个业态,我们看到凯德也提到,他们必备的一个业态是家庭、儿童,请您从您的角度谈一谈商业和互联网这样一个融合时代有什么样融合的方向,或者你们的做法能给大家什么样的借鉴?

谢军:我非常赞同董总和于总的观点,现在的实体商业和互联网,更多的是融合、共存和共赢,这里面在于我们观念的转变,如何去拥抱互联网。另外,对于儿童业态,随着中国商业地产的发展,如何做差异化,使儿童业态被成为主力店,由以往的小体量,变为现在的大体量,对于我们希乐城而言也是这样的,原来有一两千平米的店,三四千平米、五六千平米,七八千平米,再到上万平米的店,对我们而言,儿童业态跟商业是共存共融的。国内的儿童业态不同于日韩,日韩的孩子下午没有课,日韩的家庭是全职太太为主,他有大把的时间,对于购物中心而言,缺少的人流是周一到周五,如何解决周一到周五的问题,如何带来人流的,所以说我们接触很多商业地产同行,在沟通和交流的时候,都提到要增加体验业态,体验业态就是增加餐饮和儿童业态,如何增加餐饮业态,跟我们的整个业态形成互补,这时候我们的问题就来了。

目前希乐城在做的分为两大块,一个是线下,一个是线上。线下这一块,目前我们的线下实体店有12家,主要是体验、游乐为主。第二个是希乐儿童中心,主要是幼儿园、早教和培训,这是线下的部分。当下互联网经济思维来临,我们也增加了线上希乐城,我们专门成立了公司,这一块更多的是基于实体店孩子的体验课程、流程,孩子的信息,基于这些数据,我们来分析,更好地支撑我们在实体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购物中心而言,周一到周五如何解决,单纯的游乐,我们家长是不赞成的,单纯的游乐,家长不愿意买单。体验和教育又有一部分是融合的,对于我们现在来讲,我觉得就是要结合、融合,最终我们的体验业态、儿童业态,和我们的互联网,还是要回归商业本质,消费者需求什么,我们做什么样的产品,这就是我们的核心。

龙斌:谢谢谢总的分享,确实各个业态都有它的探索,我觉得应该是丰富了商业地产,更多的向更好的可能性发展。接下来有请卜蜂莲花的陈总分享。现在商业地产冲击最大的是购物中心,超市和它还是不太一样的,我看到广州很多超市还是人满为患,生意非常好,当然也有的会比较差,我们看到有的都要撤场了,也想请陈总和我们分享一下,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我们的商业地产该向什么方向去发展,或者说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经验,也跟大家推广一下,在这种结合过程中,有什么好的方向可以考虑?

陈斌:超市其实是一个比较传统的行业,电商对我们的影响,除了百货之外,比较大的冲击就是超市。因为超市一直做的和电商的共性是比较多的,都是提供一个购物的平台。超市目前的人流还是可以的,但是真正的销售,特别是今年来说,这个寒冬还是有的。我特别喜欢今天提的“融合”这个概念,电商和我们有供应,有竞争,但是也有融合。这个概念超市怎么理解呢?我来说说我们自己超市的做法。我们超市提供的商品有4万多种,里面每一种商品我们在网上都能找得到,所以我们的差异化就是一个购物平台的差异化,做零售特别是超市真正的核心是两种东西,一种是商品,另外一种是服务,所以针对我们的零售,特别是超市的这个特殊性,我们超市这边有特殊的一个经验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自从电商发展起来以后,我们给超市的定位是做一个实体店,但是我们一定会触网,我们从集团的高度来进行资源上的分配。我们集团有建立一个“见见面”的电商购物平台,那是跨境的平台,还有一个“莲花购”,这些都是通过电商平台,能够买到超市里面的商品,就是我们其实也是做了一部分的电商。但是融合那一块,在超市里面我们的实体店怎么来体现呢?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公司非常注重,也有专门的部门来研究这一块的融合。首先我们跟尼尔森进行一个数据上的购买和数据合作,我们超市商圈定位是3到5公里,我们非常注重顾客群在晚上买什么商品,这些商品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数据分析。我们每家店都是比较灵活的配比,通过这个数据配比之后,我们知道我们的顾客群晚上消费的主要是哪些商品,然后我们在网上进行一些商品的推荐。我们有4万多种商品,在每个店只配一万到两万种,这是我们的数据分析出来,非常有针对性的,不同门店,每一个顾客群的特殊性,这一点对我们超市的贡献还是蛮大的,以前我们只是开一家超市,但是现在是经过不同的商圈,我们开出合适社区的超市。所以整体来说,电商冲击之后,我们的销售是下降的,但是我们的利润是增加的,竞争力是增加的。

超市除了陈列商品之外,它还有一个特殊的功能,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是一个仓库。我们也是非常开放性的,我们除了有自己的一个网站,能够点击购物商品之外,我们现在也跟淘宝有合作,尝试利用不同的渠道,把我们的门面推出去,顾客在上面买了东西,我们直接门店就有配送。我们现在新开的门店都有这项新的功能、新的服务。这样就可以通过网络销售我们的生鲜。所以电商对我们虽然有冲击,但是我们觉得更大的是机遇,目前来说它对我的销售有影响,但是我的利润点相比其它超市来讲还是比较高的。

超市里面除了商品,还有服务,我们现在新开的门店更加注重体验,我们没有购物中心那么大的体量,我们只有一两万平米,我们怎么把它打造成一个顾客过来既能购物又能体验呢?这是非常考验我们功力的。我们目前生鲜区的改造,我们有一个定位,你不只是像去菜场买菜一样,你现在进去之后,它相当于是一个厨房,你可以在这里买了菜,在里面加工,然后在里面吃,如果你不想在里面吃,你也可以打包之后带回家吃。现在很多年轻人不一定在家里煮饭,他也不一定喜欢在外面餐厅吃饭,但是通过这一点,我们可以给他一个很好的服务。另外,每个家庭的构成有老人家,有年轻人,还有小朋友,逛购物中心不是每个阶层都喜欢的,我们推出了一个微信的短视频,鼓励大家去多逛超市,一家老少一起逛超市,特别是过年、过节的时候,超市里面有很多商品,老人家也适合,小朋友也适合,在超市里面我们会提供不同的服务,不同组合的促销和体验,能给他们带来家庭温暖的体验。

龙斌:谢谢陈总的分享,也是很有启发的,从融合的角度来看,在服务的角度来看,我相信都会给很多商家提供可借鉴的东西。

接下来想请问铂涛集团的战总,大家知道铂涛集团最著名的是7天连锁酒店,现在经济型酒店确实在中国发展得很快,包括资本并购也很活跃。从互联网融合,或者说互联网+的角度来看,您觉得在这一块有什么跟大家可以分享的?

战明娟:首先业内人士都了解铂涛集团的前身就是7天连锁酒店,今天我讲一下7天为什么能够快速地遍布全国各地。

我们在10年前就已经将互联网思维运用得非常好,我们用互联网进行了大规模的会员发展、复制,减少会员的运营渠道,通过互联网也进行了成本的控制,比如说经济型酒店怎么样才能进行成本的控制,也就是我们的会员可以通过互联网选择洗漱用品要还是不要。所以在过去10年,铂涛已经将互联网产品运用得非常独到,用互联网进行了传播,拥有了会员,也进行了成本的控制。

同时业界也知道,铂涛集团也是创新能力非常强的,过往的10年,我们的消费群体的增长,消费能力的增长,消费品类的增长,以至于到今天我们铂涛集团推出的酒店品类也是很多样化了,目前铂涛集团最新的一个酒店品牌就是希岸,我们在推出之后怎么样利用创新和互联网思维,在未来发展的10年,我们这个希岸酒店能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我们在前期产品研发的时候,已经将互联网思维融合进来了。

比如说现在很多物业的租金很贵,很多零售业受到店长的冲击,目前中国中端酒店的品牌是一个风口期,所有的投资转向都在转型做中端酒店,因为我们的物业租金比较高,经济型酒店已经很难承受得了。希岸品牌在设定的时候,也在设定为中端酒店,我们有自己主打的设计理念,我们结合香奈儿的设计理念,跟时尚走得比较近。

我们每一间房只能卖500块钱的情况下,怎么通过互联网把它卖成600块,也就是说我们希岸品牌的想法已经不是通过互联网思维简单地进行,运营、管理、成本控制、会员发展,现在希岸酒店这个产品的诞生,一定要通过互联网增值。增值的部分是如何增值呢?我们从整体的产品研发就贴近一个美业的跨业,所以我们采用香奈儿的设计理念,我们主导客户群体可以在酒店内体验所有的线上的产品。现在我们已经落地的分店,已经跟中国国内很多线上美业产品的网站,以及美业产品的厂家进行了联谊,所有他们的产品小样在我们希岸店可以体验到,体验之后可以在网上下单,在我们分店拿走他们的货品,这是美业的跨界。同时我们将周边商家的跨界合作做起来,比如说我的会员通过网上预定,可以直接定一个美甲,或者定一个美容,到了店之后,我们就会把旁边的商家引进过来为我们的客户服务。所以希岸酒店现在的思维导向,从产品的原开发设计,到今年落地的酒店产品,已经是将互联网思维融合到一起了。

龙斌:谢谢战总,互联网可以使我们这个行业实现增值。还剩下三四分钟的时间,我也不总结了,我想请在座的7位嘉宾做一个总简洁的总结,您觉得在商业地产和互联网融合的时代,应该怎么去突破?

杨卫东:积极拥抱、积极探索。

董小玲:我觉得我们还是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共享所有的数据会员,采用技术手段,插上一个互联网的翅膀。

申智灵:认认真真用技术,踏踏实实做产品。

于欣:我认为在互联网时代要专注、专心、专业。

谢军:做好服务本质。

陈斌:了解我们自己的本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资源。

战明娟:我们已经把互联网思维落地了,我们就把它专注地做好,让我们的消费者都能真正地体验到。

龙斌:我发现各位嘉宾都从互联网的本质和商业的本质这两个方面相结合,来探索在各自的业态怎么实现突破。互联网+是一个国家型的战略,是一个趋势,不可逆转。商业地产除了要过冬,可能更加需要注意的是怎么去披上围巾,要更暖一点,实现自己的创新。互联网对商业地产来说很难总结,因为它一个是业态长,另一个是它正在进行,它可能到明年又变了,整个客户的需求不断地挖掘出来,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

我们这个环节就到这里,谢谢各位。

审校:劳蓉蓉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