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广平:现在是出海的好时机
来源: [ 观点网 ] 时间: 15-04-13 19:40
评论
“中国企业和个人集中投资的欧美区域,经济正在逐渐恢复,单纯从投资的角度,这个时机非常好。”
“我现在没看到负面的因素在里面。”竹凌开发咨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苏广平在跟观点新媒体谈及海外投资环境时如是强调。
曾任美国托尔兄弟以及西蒙集团中国及亚洲区高管的苏广平,拥有丰富的商业、住宅以及综合项目的投资及开发国际经验,他现在还是兆华斯坦等跨国地产公司在中国的顾问。
在苏广平看来,中国企业和个人集中投资的欧美区域,经济正在逐渐恢复,“单纯从投资的角度,这个时机非常好。”
另一方面,从企业自身的角度,苏广平认为,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本身也是有海外投资需求的。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我们好像是从一个比较落后的位置往上赶,很多企业都还是有提升空间的。我们总说跟国际接轨,不应该只是一个口号”。
在海外投资后,学习国外优秀经验则成为企业收获的一部分。综合来看,对于许多企业来说,海外投资是既可以分散风险,又能够获得收益,同时还能够学习经验的的事情。“哪怕是政府的态度,都是支持和鼓励的,这个大趋势非常好。”苏广平总结称。
饶是如此,中国企业在海外进行投资时,仍然问题频繁。在苏广平看来,这些企业最大的通病是过于盲目,或者说准备不足。
“这件事情不是今天想了明天就可以做的,还有很多功课要做,毕竟是到一个新的国家,去一个新的市场,对市场的理解、团队的搭建都是需要时间的,包括合作伙伴的选择。”
相比之下,国外市场最大的特点是遵守程序,因此企业在进行投资前,务必需要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同时,在决定投资前,企业还需要对项目进行充分了解后做出正确的判断。“举个例子,很多企业在拿项目的时候并不在意项目是否拿到开发权。没有拿到开发权的项目肯定会便宜很多,但是后续在办理程序的时候会较为困难。”
在模式上,苏广平较为推崇万科的做法,万科在海外的投资多是跟当地企业进行合作,并且均由本土企业操盘。
在3月31日万科香港业绩会上,郁亮向包括观点新媒体在内的媒体介绍了万科海外投资的路径:“万科的做法是,第一,公司会在海外(不包括香港)跟别人合作开发,并都争取跟当地最好的发展商合作,因为只有跟最好的人在一块才能学到东西;第二,公司希望能够和愿意在中国共同拓展业务的公司合作,这样可以把全球资源带到中国市场里来,万科帮助他们发展,也成就自己的事情。”
“万科几年后在美国如果自己操盘了,我一点都不奇怪,我觉得这是非常对的思路。”苏广平认为,企业去到一个陌生的市场,必须要先搞清楚当地的规则和玩法,跟当地企业合作,就是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中国也有不少企业是这样的,我觉得这种是属于比较稳妥的。”
对于近期市场较为关注的人民币贬值预期问题,苏广平认为也会影响到海外投资。国外的企业最近对中国的投资热情大幅降低,一方面跟中国房地产市场软化有关系;另一方面也跟人民币开始贬值的预期息息相关。
“这个肯定也是有影响的,但是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我觉得不需要考虑这么多。在国际化的过程中,中国企业跟国外企业从成熟市场到新兴市场投资的心态是不一样的,往外投的必要性更强。”
此外,企业并非每笔投资都是要当时拿回来,因此一时的汇率问题不应成为阻止投资的门槛。
“美国很多企业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是抱有一种投机的心态,他们会更重视汇率的问题。中国企业不应该是带着这种心态出去的,因此不应该因为汇率问题止步。”
远洋一季度协议销售57亿元 三月斩获3地块深耕华东
2015-04-14 20:33
首三月合约销售327亿港元 中海系称“今年很多新推楼盘”
2015-04-14 19:07
收壳金六福 新华联不动产布局海外融资平台
2015-04-14 01:48
首创文化地产进退 歌华首创文化置业四成股份挂牌
2015-04-14 01:49
壳公司迪康药业正式更名 蓝光地产七年上市路始成
2015-04-14 01:36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