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于2013年初首度发布了洛阳市商圈指数,该指数由洛阳市社科联主导、洛阳市经济社会研究中心和洛阳商报联合发布,并定期发布更新数据。目前除了全国一线城市选择定期发布外,二三线城市非常少见。洛阳市商圈指数观点中立,相对客观,可以说是独立于政府、商圈和消费者之外的“第三种声音”。
洛阳市商圈指数的商圈样本为王府井-新都汇、中央百货、南昌路丹尼斯、万达广场、老城八角楼和新区宝龙城市广场6大商圈,分别从商圈人气、规模、环境、价值和服务满意度5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进行调研,内容涉及商圈营业面积、店铺数、店铺利用率、适停性、业态布局以及环境等。
从以往的数据看,六大商圈中客流量最大的是中央百货商圈,其次为王府井-新都汇商圈,而新兴的宝龙城市广场商圈则处于追赶者的地位,但这一态势正在发生悄然的变化。
最新发表的洛阳六大商圈商业指数调查报告显示,今年6月,洛阳六大商圈的客流量和核心商场人气较5月有明显上升,辐射度也有所增强。其中,6月份洛阳宝龙城市广场的客流量以涨幅81.1%位列6大商圈之首。
探寻宝龙城市广场“逆袭”的秘密,可以从中国消费结构的演变和洛阳普通市民的消费心理,得出一些结论。
“小太阳”主导家庭消费
从2012-2013《城市儿童生活形态研究报告》中获悉,目前我国每年出生新生儿达到1600万人左右,儿童逐渐成为家庭消费的核心。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用于儿童的直接与间接消费已经占到了家庭日常消费的60%以上。
近来洛阳商家中最吸引孩子目光的,无疑是洛阳宝龙城市广场。在“六一娱乐嘉年华”活动引进了大型儿童户外游乐设施,让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之后,为了继续促进儿童消费,宝龙城市广场又在周末接连举办了别具特色的“宝龙梦幻气球展”,让大量的孩子沉浸其中。现代都市三口之家中,由于夫妇平时工作繁忙,无暇和孩子培养亲情,宝龙城市广场这种精彩的周末主题活动,让洛阳家庭周末直奔宝龙消费娱乐已然成为惯例。在独生子女主导家庭消费的中国,宝龙城市广场抓住了儿童的喜好,与千篇一律的其他商圈拉开了差距。
停车易,逐渐成为商业优势
停车难已经成为中国各大城市的话题。截至2012年末,洛阳市区机动车保有量超过93万台,其中,2012年新增12万多台,平均每天新增300多台。平均每7户人家就拥有一辆私家车。
因此,对于洛阳的汽车族来说,谁都不希望一个美好的周末之旅碰上找不到车位、停车不便等麻烦。据6月洛阳六大商圈商业指数调查报告显示,从适停性指数(适宜停车的指数)上来看,王府井-新都汇商圈和宝龙城市广场商圈的适停性有所下降,其他4个商圈的适停性则有所提升。而从空间指数上看,适停性最高的依然是宝龙城市广场商圈和八角楼金街商圈。从易达性指数(交通便捷的指数)上看,宝龙城市广场商圈的易达性有所提升,其他商圈的易达性则没有太大变化。在规划上具有后发优势的宝龙城市广场,交通直达,停车便捷。非常吸引平时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在购物休闲时不想耗费过多精力的人群。
女性消费是商业永恒的主题
据洛阳市统计局数据,2013年一季度洛阳市食品类销售额为46422.09万元,同比上涨18.9%,服装类销售为31791.2万元,同比上涨27.99%,鞋帽类销售为9566.15万元,同比上涨43%。可见,以女性为主导的服装鞋帽类消费一直是消费的生力军。
对于三口之家来说,除了陪孩子来玩,出于爱美的天性,妈妈们当然也希望逛逛服装品牌店,为自己和全家购置一些衣物。从洛阳六大商圈商业指数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到,六大商圈中只有宝龙城市广场商圈的顾客人均消费额比5月增加了16.8%,其他5个商圈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原因是宝龙城市广场商圈正在积极主动转型。据了解,目前,宝龙城市广场的服装销售营业额已经取代餐饮销售营业额成为其第一赢利点,这一种业态转化完全对应了广大女性消费者的需求。
几组数据可见,真正能够掌握消费者心理需求,并结合良好的业态和硬件规划,才能在城市商圈的博弈中突围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