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讯:4月17日,国土部召开的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成果发布会透露,2012年一季度的土地市场延续了2011年全年土地、房地产市场逐步降温和地价增幅逐季放缓的基本态势,全国主要监测城市地价环比、同比增幅进一步收窄,住宅用地更是出现了量价齐跌的回落迹象。
数据显示,2012年第一季度,全国主要监测城市地价总体水平为3057元/平方米,环比增长率为0.26%,较上一季度下降0.03个百分点,增速连续五个季度回落;同比增长率为3.53%,较上一季度下降2.41个百分点,经过连续三个季度深度回落,同比增长率已转入中低位运行。
分用途看,主要监测城市商服、住宅、工业地价分别为5705元/平方米、4516元/平方米和654元/平方米;环比增长率分别为0.91%、-0.04%、0.31%;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74%、3.70%、2.39%。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全国住宅平均地价环比增幅为-0.04%,自2009年二季度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全国重点监测城市各项指标均高于全国主要城市平均水平。综合、商服、住宅和工业地价水平分别为4217元/平方米、7268元/平方米、6167元/平方米和810元/平方米;环比增长率分别为0.37%、1.28%、0.03%和0.36%;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78%、6.05%、3.87%和2.60%。以2000年地价水平值为基期的综合、商服、住宅、工业地价定基指数分别为194、205、224和157。其中,住宅和工业地价指数与上年底基本持平。
从区域看,2012年第一季度,三大重点区域主要监测城市综合地价水平均高于全国总体情况,呈稳中略升态势。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综合地价水平分别为4583、4171和3335元/平方米。
从环比增长率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自上一季度出现负增长后,本季度有所回升,分别较上一季度回升了0.7和0.24个百分点;环渤海地区较上一季度下降了0.13个百分点,以0.17%的增幅高于其他两大重点区域。
从分用途地价同比变化态势看,地价增速回落程度略有差异。其中,长江三角洲地区商服、住宅、工业地价同比增幅分别为4.88%、-0.21%和2.29%;珠江三角洲地区商服、住宅、工业地价同比增幅分别为2.24%、4.86%和2.38%;环渤海地区商服、住宅、工业地价同比增幅分别为4.44%、2.72%和1.58%。三大重点监测区域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商服、住宅地价同比增速回落最大,分别较上一季度下降了18.50和6.97个百分点,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住宅地价同比增长率为-0.21%。地价的变化侧面印证了在近期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动及调控政策的多重影响下,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反映更为敏感,变化相对显著。
另外,受持续从紧的调控政策及供地季节性调整等多重因影响,2012年第一季度,全国主要监测城市土地供应总量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为5.17万公顷,同比增长0.15%,环比下降38.09%。
其中,商服、住宅、工矿仓储用地和交通、水利基础设施等其他用地分别供应0.4、0.89、1.7和2.18万公顷;环比增长率分别为-21.39%、-45.99%、-14.37%和-48.35%;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0.40%、-45.92%、-9.27%和103.33%。商服和住宅等房地产用地供应大幅下降。
同时,2012年第一季度,住宅地价水平下降的城市继续增多,环比为负或零增长的城市有58个。其中,降幅较大的城市有温州市(-5.88%)、新乡市(-3.75%)、柳州市(-3.02%)、北海市(-3.0%)、杭州市(-2.49%)。同比负增长的城市增至19个,温州市(-18.59%)、芜湖市(-11.06%)、深圳市(-5.91%)、杭州市(-5.41%)、廊坊市(-5.17%)、南通市(-4.16%)的降幅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