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梁嘉欣 3月13日,万科正式公布2011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万科实现营业收入717.8亿元,净利润96.2亿元,分别同比升41.5%及32.2%。实现结算面积562.4万平方米,结算收入70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4%和41.2%。
此外,2011年,万科共实现销售面积1075.3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21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8%和12.4%。
公告另披露,截至2011年末,万科合并报表范围内已销售未结算资源面积合计1085万平方米,对应合同金额1222亿元,较2010年末分别增长59.6%和49.0%。
毛利下降
2011年万科房地产业务结算毛利率28.79%,较2010年下降0.96个百分点,结算净利率15.01%,较2010年下降0.51个百分点。
万科董秘谭华杰指出,2011年结算资源大部分为2010年底的已售未结资源以及2011年上半年所销售项目,当时市场价格尚未出现明显调整,只是随着市场调整的进行,销售的困难程度增加,公司的营销费用和管理费用占销售金额的比重较2010年有所上升。因此利润率虽有小幅度下降,但并不明显。
但他同时也认为,2011年下半年后,市场景气度下滑,企业打折促销行为增加,住宅销售的毛利率亦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公司的结算毛利率和净利率相对于2011年将有所下降。
万科总裁郁亮于当天香港举行的业绩发布会上表示,预计今年万科的毛利会回到2009年的水平,可能较2010年的时候要下调,“过去我们毛利率平均在25%到29%左右,现在可能会到22%到25%。”
毛利率下降,也会导致净利率的下滑。郁亮表示,希望可以提高费效比,加强成本管理的方式,降低毛利下降对股东回报的影响。同时,希望通过加快资金周转,能够带给股东回报。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万科并没有缩减开工量的计划。郁亮表示,2012年公司预计开工量约为1380万平方米,基本与2011年持平。
数据显示,万科2011年实现新开工面积1448万平方米,相比年初计划的1329万平方米增长9.0%。
实现竣工面积659万平方米(其中合并报表范围内项目竣工597万平方米),相比年初计划的729万平方米减少9.6%。万科指,去年竣工低于年初计划主要由于装修房比例高、土地拆迁争议、项目合同调整等等因素影响。
不过郁亮亦指出,开工计划会跟随市场情况的变化作出调整,而开工量的大小并不代表万科对后市的信心与否,“拿这个指标来衡量我们的信心与否不是很准确。”
“这是一个似曾相识的冬天。”在年报致股东部分,万科如此开篇。还没进入2012,郁亮与万科就已经早早抛出“过冬论”,并启动过冬预案。
加速销售,是万科过冬守则之一。尽管一直坚持快速周转,在当前疲弱的楼市形势下,万科同样也面临存货上升的压力。
去化率下调
数据显示,期末,万科各类存货中,已完工开发产品(现房)72.4亿元,占比3.5%;在建开发产品1380.0亿元(其中包含已售出未结算产品),占比66.2%;拟开发产品(对应规划中项目)629.9亿元,占比30.2%。
而实际上,令万科压力感直线上升的,不止是逾2000亿的存货,还包括不断下滑的去化率。
过往,万科一直坚持新盘当月60%的销售去化率,然而,在调控当下成交萎靡的楼市,万科多月的销售去化率已接近60%的临界线。
“以前万科奉行5986,即是拿地5个月动工、9个月销售、第一个月售出8成、产品必须6成是住宅,但现在得改成5946,开售第一个月卖4成就很不错了。”王石日前曾表示。
而郁亮亦承认,万科60%的去化“及格线”将下滑,今年新盘推出一个月内去化指标为55%。
同时,郁亮亦指出,万科仍将继续贯彻积极的定价策略,但积极定价不代表不考虑成本,且公司去年并没有亏损项目,最差也有录得1%至2%的低净利润率。
“每一天都是万科卖楼的好日子,我们都会积极卖楼。”
与此同时,万科在成本支出上已经采取收缩策略。从2011年开始,万科在项目购置方面就一直体现审慎态度。
公告披露,2011年万科新增加开发项目52个,按万科权益计算的占地面积约416万平方米(对应规划建筑面积约922万平方米),平均楼面地价约2707元/平方米。
此外,万科还参与城市更新改造类项目6个,根据当前规划条件,相关项目按万科权益计算的占地面积约69万平方米(对应规划建筑面积约227万平方米),预计平均楼面综合改造成本和地价约2010元/平方米。
截至报告期末,规划中项目按万科权益计算的建筑面积合计3547万平方米,基本可满足未来两到三年的开发需求。
但郁亮指出,这并不代表万科不缺地,因为还有结构上、地理分布上的问题,有的城市可能多一点,有的少一点,所以万科还是要买地。
郁亮透露,万科仍有300亿左右的土地款要支付。
同时,郁亮亦指出,万科一直都等待并购机会,但从来没有等到过,现在也不抱希望,也不准备各个方面特别关注。
“因为大家都学到了很好的过冬技术,冬天的时候能够存活下来,政策的管理能力也加强了,开发的自救能力也提高了。所以,我们看不到有大规模并购的机会,这方面也没有列入我们的目标和计划。”郁亮称。
借钱壮胆
而手持342亿的现金,多少还是令万科在寒冬之下,显得游刃自如。
数据披露,截至报告期末,万科持有货币资金342.4亿元,远高于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总额235.7亿元。
此外,截至报告期末,万科净负债率为23.8%,因预收账款由2010年底的744.1亿元大幅增长至1111.0亿元,资产负债率相比2010年同期有所上升至77.1%。
剔除预收账款后,万科其他负债占总资产的比例为39.6%,相比2010年底的40.2%有所降低。而有息负债占全部负债的比例仅22.1%,且有息负债中,长期有息负债的比例为53.2%。
而就在不久前,万科才向大股东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申请总额达30亿元的信托贷款。
“我们一年要销售一千亿的房子,钱总是要借来借去,有借有还的,所以融资方面的动作我们还是会继续有。当然,现在我们需要点钱,但是我们也不会借太多钱。”
郁亮指出,今年前两月,万科销售了190亿,这个成绩尚属不错,但万科仍要借钱买地。
“为什么要买地?钱还不准备花,觉得更好时机再买地。为什么还借钱?手里还有钱,为了准备买地,所以看机会。但是,我们今年买地的态度还是很清楚的,我们宁愿错失机会也不去冒险。所以,我们是拿钱来壮胆,等待好的机会。”
郁亮透露,2011年万科平均融资水平在8%到10%左右。“前段时间说四大行要支持普通商品房企业,但落地的时间我们不太清楚。听说银行想把整个房地产的融资贷款比重逐步下调,当然对于万科这样好的企业会给予支持。但是力度有多大我们还不太清楚,所以我们没办法预计我们会怎么样。”
但郁亮续称,从目前整个社会的资金情况来看,比过去稍微宽裕,至于融资成本是否还会下降,仍需再观察。他更称,不排除基金等融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