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讯:3月9日上午,住建部在北京召开“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房地产市场调控”记者会,住建部副部长齐骥在会上透露,今年完成1000万套的保障房建设任务大概需要1.3万亿建设资金。其中,中央政府和省级人民政府以及市县政府将通过各种渠道筹集5000多亿元,剩余8000亿元需要通过社会机构投入以及保障对象或所在企业筹集。
齐骥表示,1000万套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包括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其中有一部分通过社会机构来开发运行,按照相关的政策去配售给保障对象,比如说经济适用住房,还有一些城市今年要大规模地建一些两限房。根据各地报上来的计划,这两块加在一起,有近200万套,所需要的资金投入大概在5000亿元上下。
齐骥称,经济适用住房和两限房的建设资金,主要由社会机构通过市场运作方式来解决。但在建设经济适用住房的时候,市县人民政府要无偿地划拨土地。
在这100万套的保障房中,有400万套左右的各类棚户区改造将由中央政府、省级人民政府、市县人民政府拿出一定补助资金,今年中央将提供400亿元左右的资金支持,省和市县也要拿出一定的资金,来补助和支持棚户区改造。除此之外,剩余资金将由工矿企业和被改造职工筹集,大约有3400亿左右。
齐骥强调,今年要严格执行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比例不低于10%的规定,资金缺口大的地方,还要进一步提高比例。
最后,齐骥还表示,住建部正在研究制定金融机构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特别是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的中长期贷款政策。政策的设计是通过政府补助、注入资本金或者贴息,然后再通过商业银行贷款,提高保障房建设的融资能力。
齐骥认为,通过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这样一个模式,以现有的资金渠道和政策支持,今年完成1.4万亿的保障房投资是完全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