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

观点时评 >

>

>

正文

观点时评:当借壳上市变成了上市卡壳
作者: 周静怡     时间: 2010-07-15 01:51:05    来源: [ 观点网 ]

本来步骤就显得繁琐的借壳上市,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下,看来变成了上市卡壳。

  观点网 周静怡 港股IPO还是A股借壳,这曾经是个让企业纠结的问题。如今看来,这样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选择题那么简单,它似乎更多的是无关企业选择的难题。

  在港股IPO,拼土储并不是最重要的,如何用独特的商业模式吸引投资者,才是成功的王道。卓越地产二度赴港折戟,或多或少吃了这样的亏。

  2009年第四季度,欲在港IPO的卓越再度“暂缓上市”,理由是发现“国际认购情况并不好”。但显然,同期上市的“土储王”恒大却获得超额认购。

  有分析指出,卓越的硬伤在于其准备上市时公司积极开发的商业地产并没有占主力。卓越的商业地产面积比较小,出租回报率也远远没有满足条件。同时此前获得的估价偏低、甚至有贱卖资产的嫌疑。

  事实证明,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在联交所分得一杯羹。所以卓越似乎“痛定思痛”,决定弃港回陆。有深圳业内权威消息透露,卓越最近已彻底决定瞄准A股,将寻求在深圳或上海买壳上市。

  A股或许对卓越地产而言是不二的选择,但显然对于整个市场的融资而言,是最后的选择。明显地,这一段时间来,房企申请借壳上市或再融资,都像是大军在挤独木桥,成功的从来都是少数派。

  最近一例要数金科,ST东源发布公告称,该公司董事会通过了新增股份吸收合并重庆市金科实业有限公司延期一年的议案。

  去年11月30日,证监会正式审核通过了ST东源的资产重组方案,历经半年之久的金科借壳上市案终于迈出了最为关键的一步。今年3月,此次重组方案获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有条件审核通过。

  按照房地产企业借壳的审批流程,上市公司待股东大会通过后,将申报材料报到证监会,由证监会上市部预审,预审过关后,企业才能上会,将材料报给并购重组委,并购重组委通过即“过会”后,最后一步是等待证监会批文。

  根据ST东源的公告,就是因为证监会核准还没有结果,公司才决定将重组计划延期一年的。

  本来步骤就显得繁琐的借壳上市,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下,看来变成了上市卡壳。

  有不完全统计,自2009年以来,43家发布了重组预案尚未实施的企业中,拟注入房地产资产的有19家;其中,6家企业通过证监会审批,但是没有获得批复文件。有券商甚至透露,其手上仍有去年11月就已过会、至今尚未拿到上市批文的房企重组项目。

  也许金科并不是最郁闷的,至少按照ST东源的公告,推迟重组计划一年的前提也是建立在重组资产后续评估价值不低于2010年1月同意的标的资产评估价值。

  至少那个时候市场还是火热的。而有的还没有“过会”的地产企业则可能陷入两难。

  如果迟迟未能“过会”或许将要重新评估资产,在目前这种市场下,评估价几乎已经确定不可能如去年那么高,再者,今年市场惨淡的形势必然做不出一份靓丽的报表,这意味着这部分还没“过会”的企业面临着放弃借壳、前功尽弃的局面。

  或许目前能够选择的不是企业,而是政府机构。无论是卡在过会这关,还是卡在等待批文这里,都不是企业能够选择的结果。

  有业内人士戏言,目前选择借壳上市已经是过气的做法了,本来就繁琐复杂的过程在目前的大势下更加显得经不起折腾。也许经过去年的IPO潮后,2010年的地产企业不仅仅与IPO无缘,也很难通过股票市场与融资结缘。

24小时热点>>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info(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