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武瑾莹 昨日,奥园地产宣布,从南洋商业银行及中国银行澳门分行手中获得了5亿港元的贷款,以用作一般运营。数额虽然不大,却是奥园在2007年上市后少有的境外融资行为。
在银监会收紧银行信贷通道说法四起的当下,奥园此举似乎更印证了内地融资的艰难。
借贷5亿港元
6月28日奥园发布的公告显示,这笔5亿港元的有抵押定息定期贷款融资将主要用于奥园的的一般营运资金。
按照协议,奥园应就所有未偿还款项按固定利率向贷款人支付利息,于首个提款日期后3个月起每季结束后,按一年365天的基准向贷款人支付;及向公司股东宣派或派付的股息,不应超过任何财政年度的综合税后净利的60%。
贷款协议的约束性条款称,郭梓文继续作为公司董事会主席行事;郭氏家族将作为单一大股东实益拥有公司,及公司应于任何时候均受控于郭氏家族。若违反有关条款,公司须即时偿还全部未偿还款项,连同应计利息及所有其他应付金额。
这算得上是奥园自2007年上市之后首次正式公布的境外融资。
今年4月,奥园地产也曾通过公告表示,与SunrisePartners于2010年4月15日订立协议,奥园地产及SunrisePartners同意提前赎回总额约为502,000,000港元可换股票据。奥园地产利用内部资源及/或银行融资支付了相关款项。
这笔债券并不是奥园在上市之后发行的,公告透露,这笔5亿港元的债券的购买协议刊登于2007年9月的招股章程之中,换而言之,这笔债券是与奥园上市同期进行的融资行为。
项目模式求解
奥园高层在接受观点新媒体采访时表示,这笔向南洋银行融得的5亿港元资金主要还是投入项目的运作。
其举例称,今年奥园沈阳的两个项目于10月将先后推出市场,现在多拿点钱扩大开发总是好的。据称,除了沈阳项目外,在广州番禺的奥园广场也已经正式对外开放,今年9月底,该项目将正式对外销售。
事实上,奥园目前的业绩主要还是依靠广东、北京项目的支撑,除了广东下半年即将推出的项目之外,北京方面最重要的就是长安8号了。
但亦有分析人士对奥园的这种单一项目贡献业绩的模式表示了忧虑。“奥园单一的项目贡献让其业绩一直缺乏连续性”,辉立证券的地产分析师陈耕表示。
这在奥园的年报中得到了体现。奥园2009年年报显示,奥园当年的销售收入由2008年同期的6.199亿元增至23.645亿元,增长为281.4%,其中重庆项目的收入就达到了15亿元,占据了奥园整个集团收入的2/3强。
2008年年底,在全国楼市一片黯然之时,重庆奥园康城因价格调整销售得当而取得了不俗的销售业绩,曾经连任了数月的重庆销售冠军。
而在2010年,奥园年销售完成50亿元的厚望就放在了北京的长安8号项目上。至于沈阳苏家屯项目,陈耕预期,则将成为2013年奥园的主要收入来源。
但他同时也认为这一笔5亿港元的海外借贷或将为奥园今后的多个项目同时运作的尝试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