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邓敏华 沪青浦区工业园区岛区西侧地块的溢价成交似乎并未让上海卖地的心思完全落定。6月23日,上海再次推出了两幅位于苏河湾的商业地块,因担心地块遇冷,久未在上海出现的邀标出让方式再次重现江湖。
“邀标”重出江湖
上海这次推出的苏河湾地块分别为苏州河北岸东块41、42街坊地块,总出让面积为3.54191万平方米,其中41街坊位于甘肃路以东、曲阜路以南、浙江北路以西、北苏州路以北;42街坊位于文安路以东、曲阜路以南、甘肃路以西、北苏州路以北。
与前几天上海推地时采取的拍卖出让方式不同,上海对于这两块地采取邀请招标方式,按照综合条件最佳者得的原则确定中标人,只有取得投标邀请书的投标人应按招标出让文件的规定参加招标出让活动。目前,上海方面还未公布将邀请哪些开发商参与地块的竞标。
虽然该地块位于号称为“准地王”的苏河湾板块,央企华侨城去年以70亿元的高价击败群雄竞得的苏河湾1号地块正处于这两幅地皮的附近,但上海方面似乎仍然对这两地块的出让信心不足。
一名上海业内人士指出,上海此举应该是受到了08年那一次卖地的影响。这次推出的两宗苏河湾土地原本应该是在2008年时拍卖出让,然而08年上海土地市场的一场寒潮,使得这两幅地块出让计划搁浅至今。
目前上海土地市场的情况与2008年市场调整期甚为类似。此前不久上海已经终止了四幅地块的拍卖,因此,上海对担忧这两幅地块的出让结果情理可原,采取邀请招标方式或许确属不得已而为之。
事实上,采取邀请招标方式出让土地向来比以拍卖方式出让来的保险,唯一的不足可能就是成交价会比较低。08年上海市曾通过邀请招标的方式成功出让了位于核心地段的衡山路12号地块,该地块以4.87亿元的低价成交,楼面价不到2万元。
质疑与无奈
作为土地出让一种比较保守稳妥的方式,邀请招标表面上看来并无特别之处。但多年以来,因其透明和公正性的欠缺,一直饱受诟病。
“邀请招标出让实际上给开发商大开后门,有些所谓的邀请招标,除了其中的一个开发商以外,其他实际是个陪衬,政府按照怎样的标准邀请的开发商,目前仍然是个疑问”,一名上海业内人士表示。
2009年9月份,上海市曾拟采用邀请招标的方式出让浦江镇143号地块,该地块出让面积达到63.6万平方米,为上海公开出让历史上单幅面积最大的住宅土地。
但消息出来后,引起了众多的争议,争议不仅针对于土地出让的方式,还针对该地块从挂牌到招标之间的短短一个星期时间。
迫于压力,在消息传出不到一个星期后,上海国土局就取消了那次土地交易,浦江镇143号地块的出让不了了之。
针对这次以招标方式出让的苏河湾两幅地块,上海一名行业人士预测认为,这两幅土地应该会底价成交,“因为很多邀请招标的地块的都是低价成交的。至于成交价格,可以参考一下华侨城拿下的1号地块楼面价,预期本次成交地价将还会比华侨城的便宜。”
资料显示,苏河湾1号地块地块挂牌起始价就已经高达47亿元,楼板价高达3.53万元/平方米。华侨城竞得该地楼面价已经超过5万元每平方米。
有评论人士指出,此乃上海市的无奈之举,在5月份,上海市政府推出104幅地块,然而真正进入预申请的只有十几块,目前还没有一块成交。上海市政府正面临着卖地的压力。
数据显示,在2009年,上海的土地出让金收入是1043亿,位于全国城市第二。今年的二月份,上海连连推出天价地,进账达300亿元,接下来几个月除了莘庄地铁上地块以外,并没有大规模的推地动作。
“土地不成交的危险,来自于地方债务的偿还,同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一部分来源于卖地。政府积极卖地实际上没有办法的事情。苏河湾地块地理位置优越,这是上海市最后一块黄金宝地。相对于其他地块更具吸引力。”上海业内人士指出,上海在把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