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陈小丽 现在的房地产市场犹如惊弓之鸟,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引起轩然大波,近期讨论最热门的“房产税到底出不出、何时出”的问题似乎已成为房地产界的“哥德巴赫猜想”。
不过,在经过近一个月的反反复复,来来回回的猜测及辟谣之后,国务院终于在5月31日表态:同意逐步推进房产税改革。
眼下调控的流行词是“逐步”,“有步骤”,“有方法”,逐步过程中到底会发生什么则让人难以捉摸?一个“逐步推进”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逐步推进房产税改革”,既不是“出台”,也不是“研究”,而是“推进”,何时实施?税率多少?实施范围如何?没有人知道。
有网友评论很经典,他说,口口声声称房产税要进一步推动,可是,倒是说说要怎么推动的呀,国务院谁同意了?把国务院这个人揪出来,问清楚为什么迟迟不肯改革,现在才来改革。
表面上看,国务院的声明似乎让人感觉第二只靴子落地了一样,不过,后期方案如何执行还不知道,执行效果更是未知数,大家都在观望。
猜想太累了,房产税征还是不征,政府喜欢上演“躲猫猫”,一会说要推出房产税,一会又说地方政府无权推出,说话一天一个样。而专家们的建言是,房产税扩征方案还只是设想,在大量基础性工作尚未完成之际,房产税扩征方案在短期内出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房地产开发商倒是很关注。在潘石屹看来,物业税和房产税一旦征收,对市场的影响会非常大。潘石屹表示,“社科院有个研究日本经济的学者说,日本征收房产税后,房地产立刻垮了下去,20年的时间内都没有再起来,经济也一路下滑。房产税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关系到全局的方方面面,我想,政府出台房产税政策一定会非常谨慎。”
为了进一步佐证自己的观点,潘石屹举了一个例子:“假设北京的一个退休的部长拥有180平米的二环内的房子,如果按照1.2%的税率缴纳房产税,那他一年退休的工资,不吃不喝可能刚够交,从这个例子就可以想象,这政策实施的难度有多大?房产税有可能实施的对象是第二套房子、第三套房子,尤其是被租出去的第二、第三套房子。”
实际上,抛开复杂的背景不谈,人们更愿意看到,出台房产税要跟官员的财产申报制度要联系在一起,只有在官员的行为被制度有效约束住了,才能从分税制的角度出台房产税制度,防止房产税被深渊般的“行政开支”所吞噬。
尽管新的房产税消息至今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但对股市的影响却还是显而易见,大盘的表现是“成也地产,败也地产”,地产股上午带领市场反弹,国务院的表态出来后地产股跳水,招商地产和金地集团跌幅超过4%,万科跌幅达2.96%,股民们又要受一阵煎熬了。
当天市场盛传的另一个传言是:上海房产税征收方案已上报中央,但征收面积界限说法不一,或人均超过70平方米征税,或以户为单位,超过200平方米征税。同时,针对投资炒房客设置门槛,无沪籍或无上海居住证,不能提供3年以上工作纳税记录,购房也将征税。
从前一阵子的流言来看,这很有可能也只是一个流言而已。无论如何,我们还是希望,最终出台的房产税政策何不会“误伤”普通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