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讯:标准普尔评级服务5月13日宣布,将中信泰富有限公司的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与此同时,标准普尔确认对该公司“BBB-”的长期企业信用评级以及对其未到期优先无担保债券“BBB-”的债务评级。
标准普尔称,此次展望调整源于此前中信泰富宣布Sino Iron项目的成本大幅超支。此前,中信泰富宣布,与该项目承包商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工程总承包合同的总金额由17.5亿美元上升至25.85亿美元。成本超支的原因是劳动力、设备和建筑材料成本的大幅上涨。
标准普尔信用分析师卢文正表示:“我们认为,Sino Iron项目的成本上升8.3亿美元,这反映了该项目日益增加的执行风险。中信泰富已经将投产时间由2009年上半年推迟至2010年底。如果出现任何进一步的拖延,将对该项目的盈利能力和经济价值造成负面影响。”
卢文正表示:“我们相信,此次成本超支将对中信泰富本已疲软的信用指标进一步施压,特别是在其杠杆指标资本负债率本就很高的情况下,这种风险更加明显。此外,由于澳大利亚政府拟征收资源暴利税,因此采矿业将面临税收成本上升的威胁,从而对该铁矿石项目的前景蒙上一层阴影。”
卢文正指出:“尽管我们目前的评级尚未反映该因素,但如果资源暴利税在2012年获得通过并顺利实施,则该项目的盈利能力将受到影响。”
标准普尔表示,中信泰富的企业信用评级是根据其“BB-”的基础信用状况和母公司强有力的支持而做出的。标准普尔认为中信泰富对中国中信集团公司(中信集团,BBB/正面/A-2)是具有战略重要性的子公司,并相信,政府对中信集团及时与充分的特别支持同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中信泰富。
卢文正表示:“因此母公司的支持推动中信泰富的最终评级较其不考虑外部因素的评级高3级。”中信集团目前持有中信泰富57.52%的股权,是其控股股东。
标准普尔认为,中信泰富不考虑外部因素的信用状况反映了其疲弱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激进的举债投资方式导致的较高杠杆性的资本结构以及周期性行业所带来的风险。尽管中信泰富的业务横跨多个行业,从而令其从多元化中受益,但公司核心业务(中国铁矿石、特种钢以及房地产开发)均具有较高的周期性特征,并且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很容易受到经营环境大幅波动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