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周静怡 在二线城市当中,南京的政策嗅觉向来比较灵敏。五一前夕,南京市住建委、南京市工商局、南京市物价局三部门联合发文,要求查处捂盘、内部认购、收诚意金等违规行为,一度被认为是南京地方细则即将出台的前兆。
成交量下滑
然而一组数据则让人对南京房价的高涨依旧无言相对:在统计局近日公布的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统计结果中,南京4月份的房价创下2005年以来的新高。
4月,南京房屋销售价格同比涨12.3%,新建住房价格同比涨14.5%,90平米及以上新建住宅价格同比涨18%,90平米及以下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25.1%,二手住房价格同比涨11%。
有南京业内人士对此表示,统计局统计的是成交均价,四月份销售的可能大多是价格比较高的房子,而去年同期买的,可能是价格比较低的房子,这只是一个参照。
“若以此为标准说南京房价涨了,我们并不认同。房价目前应该还是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但是大家目前都是处在一个观望状态,因此成交量下跌。”该人士表示。
事实上,在国务院414新政出台后,南京的楼市立马出现了成交量下滑的态势。
南京网上房地产公布的每日成交数据统计,5月1日-10日,全市商品住宅认购总计1080套,成交330套。而去年5月上旬,楼市却是另一番景象:10天共计认购3462套,成交2005套。
同时,部分楼盘的价格也开始松动,不少楼盘出现打折的情况。 “预期开盘价下调,这不是降价。”一位南京分析人士表示。事实上,这仿佛成了南京众多楼盘的官方口径,许多新开盘的项目,都纷纷调低了预期的售价,变相进行了一次“降价”。
争议性政策难再现
尽管新的新政尚未出台,但南京一向对政策“敏感度”极高,让业界好奇此番将会以何态势去面对这次楼市或将进行的价格调整。
万科在南京的“价格门”至今让人印象深刻。08年,万科的降价导致南京市政府认定,万科已售该楼盘商品住宅价格超过了核定的基准价加浮动幅度,违反了南京市政府指导价的规定。
这正是因为07年5月南京市物价局颁布了 “一房一价”政策,声称“目的在于抑制当地房价过快上涨”。据了解,该政策是在“政府指导价”的基础上,再对每套房子的上限价格进行了细化。
当年的新政引起了开发商极大的反对,业界也一片质疑,但在物价部门强硬的态度下,变得无路可退。时隔3年,又到5月,南京是否会再一次出台颇具争议的政策?
有分析人士指出,今年地方政府并不会像以往那样跟中央政府有博弈,主要是中央政府调控房价的决心很大,往年地方政府都希望能够有一定利益的交换,但现在这招并不管用了。
再者,国务院已经出台的政策,足以给各地的市场都形成比较大的打击,事实上中央政府给地方政府的空间已经不大了。因此地方政府在制定地方细则的时候,要不就是温和,要不就是正常执行。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此番南京新政的出台,估计还是会以稳定市场为主。“如北京般严厉的政策对于南京来说不太现实,主要是因为北京有特殊性,北京楼市新政的政治考量或许占据了主要因素。”该人士认为。
尽管目前看来,南京再度出台让人哗然的政策的几率十分小,但在预测新政对南京市场造成的影响之时,依然有分析人士提醒,解读新政有许多人还是“很傻很天真”。
“有很多误解,认为今天政策出来,明天房价就会跌下来,这很明显是很天真的想法。政策的传导本来就需要一个过程,政策一出来,肯定是先调节市场的预期,然后再调节市场的成交量,最后才会出现价格的下跌,这三步不可能一次就完成的。所以不能简单用某个节点上的房价来衡量政策的影响。”
因此究竟新政呼之欲出下,南京市场目前的下滑表现具不具备代表性,依旧需要一段时间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