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邓敏华 4月11日,距离绿城中国赎回其在2015年5月份到期的可换股债券还有7天。该笔债券在2007年发行,金额高达22亿人民币。
绿城偿债
对此,绿城总裁寿柏年在接受观点新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为赎回该笔可转换债券已经了做好准备,下周将会兑付。而评级机构穆迪的分析师曾启贤在接受观点新媒体采访时亦表示,绿城极有可能从其内部储备资源来偿付的该笔债券,预期绿城有能力支付该笔债券。
这是绿城中国发行的最后一笔海外债券,随着这笔债券的赎回,绿城海外融资暂告一段落。而在4月中旬的2009业绩发布会上,寿柏年就曾表示,绿城并没有新的发债计划。
今年年初,绿城已回购了一笔高息债,该债券是在2007年发行,期限7年,金额4亿美元。在2009年,该笔债券一度使得绿城濒临破产的状态。除了这笔高息债以外,绿城在2009年还赎回了其在2006年发行的可转换债券,该笔债券金额为1.3亿美元。
穆迪表示,鉴于绿城在1-4月强劲的销售,以及在年初持有的现金,绿城在有能力以内部资源来支付此次赎回22亿元可转债,如绿城在偿付可转换债券后,其流动性或财务状况没有大幅转弱,其评级将有上调压力。
根据绿城公布的年报,截止到12月31日,绿城尚持有118亿元的现金,同时持有应收预售款达到96亿元。今年1-4月份,绿城实现销售金额达到人民币14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70%,单在4月份,绿城实现销售金额达到65亿元。
融资策略调整
早前,碧桂园、雅居乐、佳兆业、恒大等与内地房企纷纷到海外发债融资,与此截然相反的是,绿城则斥巨资回购其发行的债券,并且没有发新债还旧债的计划。
种种迹象表明,绿城正在是对其融资策略进行调整。在2006年到2007期间,绿城共发行了3笔海外债券,然而频繁的发债导致绿城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财务危机。在度过危机后,绿城更青睐于银行贷款以及信托融资。
今年以来,绿城与平安信托以及中诚信托合作,为旗下的两个项目发行了两笔信托,融资额超过25亿元。
“这部分钱用起来可能比境外的债好用一些,募集时间也快一些。尤其是把境外的钱搬进来,这个非常麻烦,成本高。所以我们采取用信托的钱,而不用境外资本市场的钱。”针对信托融资与境外融资的比较,寿柏年曾表示。
然而,曾启贤指出,假如绿城赎回债券后,实际情况与预期有所偏离,对评级将有下调压力。
曾启贤最后指出,相对于项目在二三线、较低端的一些企业来讲,绿城在本次调控中受到的影响会大一些,尽管政策还没有影响到绿城5月份的偿债,但也将会在未来慢慢显现。穆迪会评估绿城偿付可转换债券后的整体信用状况,以及其业务和土地收购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