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邓敏华 4月29日晚间,世茂股份公布2009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9.94亿元,同比增长442.31%,其中净利润1.6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0.8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58.16%和2004.42%。
世茂股份表示,去年重组实施完毕之后,公司主营业务转变为专业从事商业地产的投资、开发和经营,主营业务规模迅猛增加,在报告期内,房地产项目结算收入同比增加导致业绩大幅增长。
可复制的商业模式
第一季度,世茂股份实现合约销售额10.1亿元,世茂股份表示,第一季度的销售较少,主要为公司一季度可供销售的项目较少所致。根据世茂股份董秘王东亮介绍,公司的70%的物业将用来出售,其中有30%的将用于持有。
为了弥补第一季销售的不足,世茂股份在本月10日推出了位于北京的商业项目--世茂.三工。该项目位于三里屯。与SOHO中国的三里屯项目相隔不远。项目开盘当天的销售达到了8亿元,于本月16日,有个人买家出价4.5亿元整购了当中的4层写字楼。
在持有性物业方面,世茂股份在北京拥有“北京世茂大厦”项目,可供出租面积达7.2万平方米,以及位于常熟的“常熟欧尚大卖场”,出租面积达4.3万平方米。
其位于绍兴国际影城将在5月1日开业,影城位于绍兴世茂广场,是世茂进军影线的第一座国际影城。世茂股份表示,2010年,除了绍兴世茂国际影城外,公司计划再开出至少3家世茂国际影城。
在5月份,世茂股份位于上海南京西路,面积约1万平方米的“世茂商都”以及位于绍兴市区、面积约18万平方米的大型商场产也将正式开业。至今年年底前,世茂股份还将在苏州,昆山及常熟三个城市开出较大规模的大型商场。
世茂广场之所以能够迅速扩张,世茂股份的“标准化+连锁+可复制”的模式功不可没。据悉,世茂股份在北京、沈阳、青岛等城市共拥有21个项目,统一采用世茂广场作为连锁商业地产品牌。商场的业态将主要包括超市、百货、影院、专业专卖和美食广场、儿童乐园等。
世茂股份表示,采用这样的模式,一方面有助于公司商业地产的产品标准化,从而可以实现异地复制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战略合作伙伴入驻新的商业地产项目确定时间较早,既有利于缩短招商时间和装修时间,又有利于在产品设计时,可以充分考虑入驻商家的建筑结构需要,避免后期装修时大规模的工程改造。很显然,此种发展模式很容易在异地连锁复制发展和扩张。
现金流趋紧
被誉为“拿最便宜的土地,卖最贵的房子”的世茂股份。根据其年报,公司的土地单价仅为1600元,然而项目的平均售价达到1万元/平方米。
背靠着大股东,世茂集团旗下的世茂房地产以及世茂股份习惯于“抱团”投资项目,早前,世茂房地产表示,计划在武汉蔡甸区投资400亿元建世茂嘉年华项目。
随后世茂股份开始进驻该项目,并以低价迅速拿走了两幅地皮,在3月份,世茂股份以1380万元的低价竞得武汉蔡甸2010-34号地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该地块总占地面积为4.6万平方米。而在4月9日世茂股份同样以5.66亿元的低价竞得武汉蔡甸区四地块,总共为85.66万平方米。
季报显示,首季世茂股份新增开工面积62万平方米,目前在建面积135万平方米,分别达到年度新开工和施工面积目标的29.25%和44.85%。
在公司商业地产扩大,投资规模扩张的同时,世茂股份的现金流呈现了收紧的趋势,截止到期末,世茂股份的资产负债率为57.39%,比上一季略微上升,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负的4.97亿元。截止到期末,公司持有现金25.04亿。
而根据世茂股份的计划,2010年公司同时开工的项目达13个,预计公司今年的资本性开支约需37.91亿元。
世茂股份也表示,公司项目每个的总投资额都比较大,加上公司开发出来的产品并非全部用于出售,因此对公司资金头寸调度安排要求比较高。
尽管如此,世茂股份指出,商业地产行业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公司对商业地产发展前景仍长期看好。除了手中的现金以外,公司还有大额的已批未发放的银行贷款及可收的销售款,这为公司业务扩张提供了足额的资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