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满旧上海浮华气息的临江会所里,金井政明点燃了一支烟,声音伴随着烟雾迫不及待地涌出来:“现在的社会太注重外表了,我们需要返璞归真的简单和朴素。”这话听起来有点决绝,却能让人猛地从窗外华丽斑斓的喧嚣中平静下来,想一想这繁华盛世之外的东西。当你在接受过奢侈名牌的轰炸,再闯入无印良品(MUJI)店铺时,不就是这样的感受吗?
金井政明正是无印良品的掌门人,你也可以把他视为“良品精神”的代言人,因为他浑身上下都渗透着这个日本品牌朴实的经营哲学。他语速缓慢,然而态度明确;他的表情有些古板,笑声却爆发力十足。
短短时间内,越来越多“MUJI” 标志出现在包括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及苏州在内的中国城市中。按照金井政明在2008年初成为良品计画社长时的计划,未来三年无印良品在海外的销售总额将翻一番,达到近200家店铺,而中国方面的数字是到2010年底将店铺扩张到30家。无印良品在加速,金井的计划堪称狂飙突进。这个以低调著称、没有 Logo(Muji,日文指没有花纹)、从不迎合潮流的品牌是否也有些急功近利?
不过,金井政明的话让人相信,他仍是无印良品理念忠诚的守望者。他表示:“我从不把无印良品当成一个赚钱工具,我更看重的是美的意识和良心感。”
世界需要良品
一到中国,52岁的金井政明就会一头扎进街头巷尾的市井生活,他知道,朴素的生活需求,只有在摊头小店里才能发现。“在这个消费社会里,一般人认为只要能销售出去的商品就有存在价值。但随着商品供过于求,为了让大家购买并不需要的东西,商家大搞设计、装饰及市场宣传,这对整个社会好还是不好?”在接受《周末画报》采访时,他不厌其烦地提出这个疑问,瞪大的眼睛里流露出少年般的神采。
“一般品牌发展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售卖同样的东西,追求价格便宜;另一个就是加大产品宣传力度,用广告增加附加值。但这两条路,无印良品都不想走。” 谈起公司发端,1976年就在西友工作的金井政明热情不减当年。那时,西友集团社长堤清二及名设计师田中一光希望站在使用者角度考虑,去掉没有必要的包装,只留下最本质的东西,这后来形成了无印良品的核心价值观。由于满足了消费者对于生活环境的需求及对创意产品的渴望,并且价格合理,无印良品很快独立出来,成为“良品计画”公司,它的产品都没有标签和牌子,以宣扬简单的生活方式而著称。
2001年,金井政明成为良品计画的常务董事兼营业本部长,开始接触到更多国外消费者。在无印良品工作16年,他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件事,“2003年我们到意大利米兰做展览。那一次展览给很多人带来强大的冲击力。”人们猛然看到无印良品时那赞叹的面孔,使他决心要让更多海外消费者领略商品的极简之美。 “中国也是如此,设计师不遗余力的传播,加上中产阶级的崛起,使越来越多中国顾客喜欢上了无印良品。”在金井政明看来,商品合理价值带来的满足感,正是中国消费者在消费意识日益成熟的今天,希望回归的状态。
中国特色的良品
2008年无印良品在中国所有分店都受到狂热追捧,“利星3楼像炸开了锅,杭州人排着长队等在新店门口,街道上到处可见拎着无印良品牛皮纸袋的人”。客观而言,涌动的人潮中有很多对无印良品并不熟悉的跟风者,但也不乏向往优质生活方式的成熟消费者,他们理解无印良品,对其产品理念充满热情。没错,无印良品在中国来得有些迟。1999年,当它向中国商标局申请注册“无印良品MUJI”商标时,遭到了驳回,一家在香港注册的公司已经抢注这个商标。此后,两家公司演绎了一场残酷的商标争夺战,直至2007年末法院最终裁定,香港公司注册商标的主观恶意明显。
好在这种遗憾正随着商标问题的解决,未来,除了完善商品调配及物流系统外,金井认为最迫切的事情,是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良品。无印良品从诞生到成长,简单原则固然重要,但在经历上一次危机后,金井政明意识到,只有商品开发更加精确,最贴近大众需求,才能获胜。他曾推出一些提升创意的做法,包括举办商品的网络投票活动,了解自己的优势产品及消费者对商品的想法,以及在门市设有“World MUJI”专柜,请世界各地的知名设计师帮忙改造商品等。金井表示,未来也会在中国推行这些做法,“现在,已经有很多无印良品的设计师来到中国,以寻找更多的本土灵感,很多中国的创意人员也对我们兴趣倍增,要求加入无印良品的开发团队。”
“我对设计师的惟一要求是—恢复事物最简单的样子,同时好用。”谈起自己的管理秘诀,金井政明显得轻描淡写,但他所言正是无印良品精髓所在。
两个有趣思考
A. 中国会产生像无印良品这样的品牌吗?
行家认为目前很难。首先,中国不是单一民族,做出来的东西就会变得多元化。其次,绝大多数中国人并不崇尚极简主义。恰恰相反,中国所推崇的,能向外炫耀的是它的复杂性。而且,中国受众其实是比较务实的,多数人需要解决生活上的问题,而不会有很多精神上的追求。设计师们必须关注中国文化的“原点和原型”,它决定了中国目前很难大量孕育出无印良品这种极简的基因,并衍生出有强大可持续发展的品牌力量来。
B. 为何无印良品在欧洲不如在亚洲受欢迎?
无印良品在欧洲开的店较小,比如瑞典分店就设在很大的广场旁边的一个角落,那里行人稀落。而且无印良品跟欧洲风情的产品相比,它的精致度稍逊。比如,我们常用的活动铅笔,铅芯容易断。但德国的品牌就不一样,它会在里面用金属加固。这样做固然会更有质量感,但成本会有所增加。而无印良品追求更高性价比,这似乎更符合亚洲人的消费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