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初Google宣布,明年将推出Chrome操作系统。
目前操作系统(OS)市场的竞争自然不嫌多,而且IT巨头交锋,用户往往能受益。不过,我对谷歌此举深感怀疑—实话说,是认为它非败不可。以下是5个原因:
一、要爱上Linux太难。
Chrome将基于开放代码操作系统Linux之上。IT界很多人对后者都推崇备至,认为它将是可以斩杀微软的白色骑士。很多工程师和企业家一直在努力提高Linux对普通人的吸引力,可惜效果有限,连界面最友好、被很多品牌电脑预装的Ubuntu版本也打不开局面。Linux的市场占有率小得可怜,且情况不会很快改观。
Linux为什么赶不上来?太多的软硬件原因。人们想用的很多程序和外设,要么和它不兼容,要么得花很多工夫修改。例如Linux不能运行Outlook、Word、Excel、iTunes、Photoshop等商界必备软件。
当然,谷歌的背书可能促使第三方公司开发出更多Linux兼容软件,但这需要长期的艰苦努力,谷歌要说服他人绝非易事。
二、网络还无法运行一切。
针对上述问题,谷歌的说法是:在不久的将来,所有程序都可在浏览器中运行;由于Chrome将对网络进行优化,可与互联网无缝衔接,它代表了未来方向。
不少人的确认为,互联网已成为一种操作系统。但很多人买上网本,只是用作第二台电脑—边看电视边上网、写邮件。网络运用仍取代不了我们依赖的桌面软件。
我用谷歌Docs写些与同事朋友分享的小东西,本文却是用Word写的。我进行的小调查发现,其他同事也是如此,难怪Docs虽然免费,普及率却远非Word的对手。
网络软件肯定会日益完善,或许不久后,多数程序都能在线运行。不过,由于Chrome基于浏览器之上,为它开发的所有程序也能完美运行于Windows或Macs,而后两者还能做谷歌OS所不能做的事—视频编辑、CAD等等。
三、微软太强大了。
近两年来,微软一直在推销的WindowsVista虽然广受嘲讽(有人甚至肯花钱降回XP),有损微软的名声,但照样十分畅销。据调查,这两年Vista的市场占有率上升了24%,远超任何一种竞争产品;各种版本Windows的占有率合计近88%,Vista推出前则为93%。今年10月,微软还将发布Windows7,这种非常棒的OS可望为它收复失地。
运行Chrome的电脑,还要等好几个月才会上市。届时微软已经甩掉Vista的包袱,谷歌拿什么作卖点呢?预装操作系统的成本每台只要50美元左右,与Windows带来的额外功能相比,这个代价不算什么。
四、谷歌也常打败仗。
谷歌不容小看,它经常以变革性产品震撼成熟市场,比如Gmail和谷歌地图,搜索引擎更不用说了。不过,该公司也常常没有明显理由,就发布一些新产品。它挑战维基百科的Knol百科几乎无用,虚拟世界Lively已经关门,社交网站Orkut只在巴西和印度人气旺。
谷歌的一些产品尽管很棒,但还是无法获得像搜索引擎那样的成功,谷歌视频就是一例—该公司后来不得不并购YouTube;谷歌Checkout也很出色,就是奈何不了PayPal;Chrome浏览器一枝独秀,而且是谷歌唯一打电视广告的产品,但目前占有率不到2%。
五、Chrome缺乏商业逻辑。
谷歌的产品几乎都是免费奉送,因为它只靠一种产品—网络广告就赚翻了。赚到的钱够它任意涉猎新鲜玩意,不必考虑潜在的赢利前景。
它的有些尝试符合逻辑,譬如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原因是能出色地整合手机和互联网的操作系统很少,而谷歌的未来取决于人们能否随时随地上网。
但Chrome项目缺乏存在理由。就算全球有20%的Windows用户改用Chrome,谷歌又能得到什么呢?Gmail和Docs的用户会增加,但Windows用户也可以使用这些网络软件啊。把研发OS的巨额经费,用在广告上会明智多了。Chrome操作系统诞生的唯一目的,只能是要和微软较劲。
如果你钱多,这样做自然无妨,微软做不少事也是只为打击对手。但把如此多注意力用在不大可能带来回报的事情上,谷歌只会害了自己。
·万科“找回”市场:巨轮转向加速开工 09/08/04
·华润曲线增土储 融资42亿发力内地 09/08/04
·世界海岸 精致生活-兰海·美丽新海岸组团隆重公开 09/08/04
·北京购地:京基10亿资金扩张背后 09/08/04
·发改委肯定各地上调水价 称符合改革方向 09/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