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衰迪拜正成为一种流行,迪拜政府即将破产的消息满天飞。
迪拜已经习惯上新闻媒体的头条了,这个中东酋长国在过去的十年中一直是媒体的宠儿,而它享誉世界的名声正是通过这些媒体传播出去的。不过最近媒体的表现让迪拜酋长谢赫·穆罕默德·马克图姆(Sheikh Mohammed bin Rashid al Maktoum)感到有点费解:唱衰迪拜正成为一种流行,迪拜政府即将破产的消息满天飞。事实上,迪拜萧条表现最为明显的仅仅是房地产业而已,而经济危机的年头,哪儿的房地产又不受影响呢?
穆罕默德酋长一向视迪拜为自己骄傲的作品,可他现在充满了挫败感。于是,一向包容开放的迪拜政府甚至出台了新的媒体法草案,将损害国家名誉列入违法犯罪之列。
萧条年代的酋长们
麻烦事还不仅仅是这些。虽然其贸易和旅游业并没有出现衰退的迹象,但这个在全球化中成长起来的酋长国显然无法置身风暴之外。迪拜整个国家的发展类似一个庞大的国有企业,这个企业过去几年的战略就是高歌猛进推进各种基础建设项目,因此迪拜的债务账本越堆越高。据穆迪所发布的报告:迪拜目前公开的债务是其GDP的1.03倍。
现在解决问题的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向一衣带水的阿布扎比求援。这个富裕的酋长国拥有阿联酋90%、世界10%的石油储量,它在油价一路飙升的过程中积聚了大量的财富,仅其主权财富基金,即便在当下资产缩水的状况下仍然高达7500 亿美元。
虽然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在成立时规定,阿布扎比必须为其他酋长国提供财政支持,但是穆罕默德酋长还是不太情愿向阿布扎比低头。在迪拜眼中,阿布扎比不过是个石油暴发户。二者的发展驱动力不一样,阿布扎比的繁荣依靠石油,而迪拜的成功则是新经济的神话故事。迪拜虽比阿布扎比面积小,但拥有更多的企业、公司及五星级度假胜地,是最吸引海外投资者和旅游消费者的中东明珠。而在阿布扎比眼中,迪拜就是个离经叛道的小弟。不过在私底下,阿布扎比非常羡慕迪拜取得的成就和声望,并暗暗以迪拜为学习的榜样,希望凭借巨额财富追赶迪拜,成为中东的另一个超级品牌。
由于对这种微妙关系的担忧,穆罕默德酋长担心接受阿布扎比的援助会影响到迪拜的自由和开放,并进一步影响到自己的权势。况且,两个酋长国私底下的竞争早已经开始。不过迪拜酋长最终还是妥协了,位于阿布扎比的阿联酋央行将购买迪拜新发行的200亿美元5年期债券中的一半,而阿布扎比就是阿联酋联邦预算的最大贡献者。迪拜政府会在未来几周内将100亿美元取出,资助急需资金的国有房地产开发公司。谢赫·穆罕默德是个充满梦想的人,也是个务实的人,他必须为迪拜赢得喘息的机会。
没有人记住第二
萧条带来的阴云似乎丝毫不影响本地人对迪拜酋长的尊重。在迪拜,谢赫·穆罕默德他是一个超级偶像,每一个人都在谈论他,每一项奇迹上都写着他的名字。他让生活在迪拜的人们赚到钱,实现每个人的“迪拜梦”。在迪拜市中心的谢赫扎伊德大道边,竖立着穆罕默德酋长的头像,眼神像沙漠中的猎鹰,头像附带着他的一句格言:“ 梦想没有极限,持续往前。”
梦想,这一直就是迪拜的发展故事中不断被强化的主题。迪拜从来都不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地方,石油这个中东的强力符号在迪拜却显得逊色很多,与其他的阿联酋的酋长国不同,石油财富只占迪拜GDP的6%。马克图姆家族自1833年获得这片阿拉伯湾西南部“黄金海岸”的统治权以来,便坚信“当第二名会饿死”的箴言,而天然优越的海港,遂助推成为迪拜向第一名冲刺的有力工具。此后的年月,宽松的自由贸易价格和合理的税制,吸引着来自各个地区的冒险家们相继来到这里寻求发展,迪拜城这个毫无资源的荒漠小镇自70年代开运河、80年代做贸易、90年代推观光到现在,终于变成中东地区的贸易中心、航运中心、信息中心和金融中心。
·拯救迪拜 09/04/08
·世联周报:3.30-4.5深圳房地产市场分析 09/04/08
·被误读的刚性需求 09/04/08
·美国教授拒绝时尚? 09/04/08
·新世界地产回A中断 S*ST星美重组搁置 09/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