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G30
开发商的自白书

  大家在骂房地产商黑心致使房价猛涨的时候,谁也没有注意土地现价早已涨过房价的涨幅了。现在地方财政就是土地财政,地方政府拼命要卖土地赚钱,中央想控制都控制不了,你看现在全国各地哪个城市的城区面积都在不断蔓延。房价的高低有无标准。答:房价乃政府能够忍受的价格,房产现象只是中国政治经济体系的一个表征。我有时觉得政府官员真的是很蠢,一块地,如果作为住房用地来卖,那么他所得到的税收只有卖房那么一次的税收,而一套房子可用年限至少有4-50 年,甚至70年也就是说政府这4-50年就收这么一次税。但如果作为工业用地,做厂房,做企业,那么政府可以年年向企业商家收税,所以对于政府来说卖地建房是下下策的方法。但是,为什么他们还要买呢?因为一个地方的一届领导做多干五年,他做事只管这五年自己的财政收入,至于五年以后,他都不知道调到什么地方去了,所以,一届又一届政府是只管现在不管将来啊!

  现在最搞笑的还是那个招挂拍制度。据说这个制度是向香港学习的,可是人家那是民主社会,法律多健全啊?可是在内地,这制度一出台就为政府官员游戏法律提供了更多的空间。没实行这个制度以前买土地,一般只需要出个10来万撑死100来万忽悠贿赂一下国土局的实权人士乃至一把手,那么土地譬如说本来价值 1000万的土地,一把手银子捞足大笔一挥也许2,300万就搞到手了,反正都是公家的地。而现在呢?实行的正规的招拍挂,一般人就不大敢便宜卖了,你要敢这样做,不是下台也得双规,官员们心里也是有点忌惮的。

  那么,价值1000万的土地可能就的掏出1500万银子才能摆得平,即使你有关系后台够硬那么最少也得7、800万才能堵上众人的嘴巴。因为能够搞房地产资质,能拿到土地的老板哪个是没有后台的,哪个是后台不硬的?你以关系拿到了,那我拿不到我可以利用我的关系在后面捅你一刀还可以名正言顺的把你身后的后台给拉下马。所以土地这块上多出来的价格是谁来承担?当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开发商不可能善良到自掏腰包,当然的把房价抬上去。制度是决定资源分配的根本原则,可笑某些人还在寄希望于宏观调控,根本的原则不调,怎么调都是空调!

  我问过一个规划局长,“作为一个规划局的局长,你从你的角度说说,政府能不能暂时不卖地?”

  他笑着说:“不卖地,哪里来钱养活那些公务员?” 在房地产行业,对于地产商追求高回报大家不能有过多指责,因为逐利是企业的本能。大家应该关心的是,一些地方政府特别是个别贪官不顾国家的一系列制度规范,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他们凭什么滥用公权利?用公权利牟利呢?在地方政府政绩观的支配下,特别是一些官员在金钱诱惑下,都能想出应对、变通的对策。

  比如说:招拍挂制度,很轻易地就被地方政府架空,当做摆设。另一方面,对于土地的违法行为,恫吓的多,实际上处理过软。国家确实处理了一批土地违法者,但是,轻描淡写地给省级干部、主管领导一个处分,起不了太大作用。一些受处分的领导干部,不但毫发无损,有些官帽子还越戴越大呢。以前我只是一个搞建筑的,现在做上了房地产,干什么吆喝什么,我现在就不得不研究国家关于房地产的有关政策,就不能不千方百计地和对我有用的各级部门官员打交道。

  作为一个做房地产的商人,我的脑子里一直有一个声音:“一套房子会压垮中国。” 为什么这么讲?因为我开始加入房地产行业的时候,正值香港经历亚洲金融风暴不久,香港很多老百姓正经历负资产的风暴。什么是负资产呢?我现在简单说一下:房价一旦提高,你要它降那是非常困难的,为什么?因为银行跟房价捆在一起呢,房价一旦升高,你买房子,如果你要做贷款,是不是要以市值做贷款?肯定不是拿净值做贷款吧?得,这就出现了问题,一旦房价大幅度下跌,就像97、98年的香港,遇到到亚洲金融危机,当时100万的房子只剩40万的价值,可是你的贷款是七成,也就是,这时候你借了银行70万,可是房子现在的价值只有40万!现在,你把房子卖掉还给银行,你还欠银行30万,这时候,你应该怎么做呢?你应该不还了,把房子给银行算了,我何必再赔30万呢。可是,香港老百姓当时并没有把房子给银行,为什么?因为香港有很完整的信用体系,你一旦把房子给银行,你的信用就完了,以后你找工作、创业、纳税甚至生活都会出现问题,你不能拥有私家车,不能到高级消费场所等等。所以,香港老百姓没有办法,只好硬抗着。

相关文章

·全球十大市值公司中国占其三 09/03/17

·大隐隐于市 09/03/17

·2008年房地产行业人才研究报告(上) 09/03/17

·郎咸平:李嘉诚怎么过冬? 09/03/17

·万达广场:购物中心业态组合分析与建议 09/03/17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