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聚敛了大量财富的教皇和意大利贵族们竞相建造府邸、别墅、花园及广场喷泉,他们化费巨资,争奇斗艳,建筑风气趋于豪华奢侈,富丽堂皇和标新立异。建筑上大量加用雕塑和绘画艺术。建筑、雕塑和绘画三种艺术紧密结合,三位一体,相互依存,相互衬映,这成了巴洛克建筑一个显著特色。
无论室外和室内,巴洛克建筑的墙面上使用许多珍贵石材和金、铜饰物。大量加用表现宗教内容的雕像和绘画。各色各样的天神、天使、圣徒、贤者,或站、或卧、或飞翔。这些装饰物有的与建筑部件如柱子、檐壁有所配合,有的完全无关,任意放置。大堂的天花板和穹顶更是用绘画和雕塑装饰的重点部位。许多天顶画成天国的幻景图。用透视图的画法和华丽的色彩,表现各种人物以各式各样的姿式、争先恐后地向天上飞去,又有的向下坠落,纷纷扬扬,充分表达激情和动感,令观者眼花缭乱,生出幻想与幻觉。
除了巴洛克建筑,还有巴洛克雕塑和巴洛克绘画。当时有的艺木家既从事建筑创作,又从事雕塑或绘画。乔·伯尼尼(1598-1680)是一个著名的例子,他既是建筑师又是雕塑家。他受教皇委托于1624年开始,用九年时间建造出罗马彼得大教堂内中心的青铜华盖,华盖高28米,四角各有一螺旋形扭转的柱子,顶部装饰华丽。圣彼得大教堂前的广场和柱廊(1656-1667)也出自伯尼尼之手。罗马《四河》喷水池也是伯尼尼的名作。方尖碑下部为假山及水池,假山四面各有一个巨人雕像,代表世界上四条大河。雕像群表现着人与自然的抗争,各种力量的较劲,整个喷水池极具动感。
特列维喷泉是去罗马旅游的人必去之处。也是一个著名的巴洛克风格的作品。喷水池背靠用华丽柱式装饰的建筑物,正中壁龛有海神雕像,两旁各有女像。水池中有两匹飞马在水中面奔腾,马与御马人的动作都极夸张。在这儿,建筑、人与动物的雕像、岩石、喷泉、静水、以及栏干等等组成复杂的、有强烈运动感的戏剧性场景。
巴洛克是17世纪及前后一段时间流行的一种艺术风格的总称。在当时,人们用“现代的”、“创新的”、“古怪的”、“狂想的”等词语指称那种风格的建筑和艺术,并没有一个公认的、确定的称号。“巴洛克”这个名称其实是后来才有的,它是18世纪古典主义的艺术理论家,给前一世纪流行的艺术风格追加的谥号,中文 “巴洛克”则是英语Baroque的音译。关于这个词的来源有不同的说法,一说Baroque源自葡萄牙语Barroco或西班牙语Barrueco,意指不圆的珍珠。也有人认为来自意大利语的Barocoo,表示古怪、奇特、变形的意思。冠之以“巴洛克”的称号,即认为那是次等的、低级的如畸形珍珠的艺术。 总之,“巴洛克”是从正统艺术观念出发带有贬意的称谓。
但是巴洛克风格的建筑、雕塑和绘画不胫而走,从意大利传到西班牙、法国、德国,奥地利,再传入俄罗斯和拉丁美洲。这些地区的巴洛克建筑装饰更愈加豪华,更无节制,有的堆砌重叠到了繁琐杂乱的程度。
从本文所附的图片可以看出一些地区的巴洛克建筑的实况,它们是巴洛克建筑盛期的产物,有“超级巴洛克建筑”之称。
于此我们可以归纳出巴洛克建筑的几个明显特点:
装饰华丽超常,争奇斗艳,有炫耀性;
采用曲线、曲面、凸凹、歪扭、波动、断裂等手法,不按常理出牌,极力形成突如其来、匪夷所思、奇特变幻的形象;
·易小迪“顿悟”:老潘教我卖房子 09/03/04
·上海经适房管理办法4月出台 09/03/04
·美国铁狮门:拟卖上海100亿地王 09/03/04
·首创置业:09年销售目标60亿 09/03/04
·巴洛克:不圆的珍珠 09/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