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前不久西安政策救市引发轩然大波之后,中房协再度上书国务院,建议中央政府允许地方政府根据自己区域特点出台相关产业政策。
中国地产业在政策与市场的夹击下左右为难。继前不久西安政策救市引发轩然大波之后,中房协再度上书国务院,建议中央政府允许地方政府根据自己区域特点出台相关产业政策。理由是当前市场仍旧处于不明朗时期,出台全国统一的调控政策比较难。
地方政府能否自行救市
9月23日,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朱中一对外透露,中房协日前给国务院有关领导上书了一份房地产政策调整建议,得到国务院有关领导的重视。同时他指出具体政策包括:允许地方政府自行救市;降低房地产交易有关税率;鼓励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强房地产预警系统功能等。
报告中还指出,房地产市场价格和交易量过度下降将从两方面对国民经济带来影响:一是对房地产上下游企业的影响,房地产开发规模下降将对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二是房地产市场萎缩将带来烂尾楼等大量社会问题,尤其对金融业冲击会很大。
事实上,中国楼市令人堪忧。据北京师范大学19日发布的一份关于房地产企业资金状况问题的研究报告显示,今年年底前全国房地产企业资金缺口约为6700亿元,明年将扩大到9000亿元,目前房地产行业遭遇的并不单纯是资金供求缺口问题,而是预期变坏。一旦房地产行业陷入中期调整,可能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不良贷款达上万亿元。对此,业内人士称,中房协的建议具有可行性。一旦房价和交易量出现大规模下降,房地产市场将发生“崩盘”。假如各地方政府能够根据当地楼市行情作出相应的调控,将对中国楼市大局起到稳定作用。
此外,中房协对于上书的建议十分乐观。朱中一表示,在去年同样的时间,中房协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向国务院递交了一份政策建议报告,随后该报告内容被政策制定部门采用。基于此,他同样有信心今年的政策建议会得到采纳。可见,以稳定市场为调控目标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有可能再次“变调”。
西安救市样本:激起千层浪
关于地方政府救市,西安前段时间出台的政策最具典型意义。9月7日,西安市《关于恢复房地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被公开。从2008年9月4日起至2009年12月31日,在西安购房者,将根据购房款总额,享受1.5%、1%、0.5%三个等级的财政补贴。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国家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远未结束的背景下,类似“财政补贴”这样的地方救市措施是否应该出台引发大讨论。
据介绍,西安市的这份补贴方案覆盖面非常广,从90平方米以下的小户型到144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从一手房到二手房,只要购房,都能享受补贴。此外,西安市对经济适用住房购买资格也作出了调整。原标准是全年家庭总收入不超过3.32万元的家庭可以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现在只要家庭人均年收入不超过上年度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就可以购买经济适用住房。
然而,对于西安地方政府的救市消费者却并不领情。一时间反对声音无数。“以财政补贴给购房者,好像是帮穷人,其实是在托房价。”“表面看是补贴穷人买房,实际上是拿纳税人的钱替房地产商托市!”
业内人士认为,政府这么做就是在目前的价位上,鼓励居民买房,如果大量居民在鼓动下加入购房队伍,开发商就能卖出楼盘回笼资金,缓解资金链紧张的局面。我爱我家房地产经纪公司副总经理胡景晖直言表示:“表面上看,西安市的这种做法是在补贴购房者,实际上却是在补贴开发商。”
此外,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看来,地方政府出台这些“救市”措施,主要是想透露给消费者、开发商一个信息:当地政府希望房地产市场稳定。陈国强说,这些年来,土地出让金在各地财政收入中的重要性都在提高,这肯定是地方政府要认真考虑的内容。
·王世泰:华尔街城门失火 池鱼无恙乎? 08/09/24
·中房协:允许地方政府自行救市 08/09/24
·特稿:政策微调中的差异化机会 08/09/23
·救市?上市公司回购无需监管层审核 08/09/22
·万科公司债成功发行的背后悬疑 08/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