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特写 | 林少洲讲述 从万科到阳光100的前前后后

观点网

2016-08-13 17:49

  • 林少洲依旧熟练,他了解媒体所想要知道的,因此在整个采访中,绝大多数时候是媒体在安静地听他述说,从万科,到厚土,再到阳光100。

    2016博鳌房地产论坛·特写 从做学问到做传媒,从万科再到厚土机构,进入职场的20多年间,林少洲的身份已有多次转变。

    今年初,林少洲迎来一个人生中的又一次新起点——成为阳光100首席运营官。

    8月12日,林少洲应邀来到观点新媒体博鳌直播间做客,这是他成为阳光100首席运营官后第一次正式接受媒体群访,在采访前,林少洲笑称:“好久没有接受过这样的'拷问'了。”

    但在采访中,林少洲依旧熟练,他了解媒体所想要知道的,因此在整个采访中,绝大多数时候是媒体在安静地听他述说,从万科,到厚土,再到阳光100。

    从万科到厚土

    “年轻的时候都想去治国平天下,觉得理想要很大,之后走向了房地产领域。在过去30年,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分量很重,虽然职业的选择与最初并不契合,但这符合我们要去当主旋律、当主角的追求。”采访的一开始,林少洲谈起了20多年前刚刚进入房地产,也就是进入万科的初衷。

    回想起在万科的那十年,林少洲感叹:“在万科我完成了职业训练,这个到现在为止都是受益无穷的。”他称,自己是练了十年的少年童子功,完成了一次在专业领域的精装修,“学会去做生意,去市场上接受考验,练了少林童子功之后做什么事都好,专业的标准都是至高的,恐怕从万科离开的职业经理人都有这样的经历。”

    林少洲肯定在万科中获得了重要的专业积累,然而在2000年他选择了离开万科,他的这一决定在当时引起了业内一片哗然。

    彼时,他接受媒体报道时称:“万科就像‘少林寺’,每一个人包括'方丈'在内都必须遵守清规戒律,而我更愿意像‘桃花岛主’、‘四大护法’那样自由挥洒。”

    事情过去20年后,林少洲再谈起离去的缘由,他说:“我在时候的万科,基本上是一张白纸,项目和万科周刊怎么去创作,怎么去走出一条路,都是自己去定义,是DIY的,前面基本没有先例可循,但是之后的万科进入一个大规模复制阶段的时候,我就发现规定的动作越来越多,给我留下的自选动作越来越少,再加上对公司未来方向有一些担忧,包括股权方面的担忧。”

    关于股权问题,林少洲在2016博鳌房地产论坛上就有公开谈到,他称,曾因股权问题和王石起码争论了4次,当时,以林少洲为代表的一批高管团队认为应该采用管理层持股方式,以此来维持万科持续的发展。

    林少洲透露,因争论无果,彼时万科陆陆续续地有很多高管出走,“当时就留下了一个治理结构的隐患,导致现在出现了万科股权之争的困扰”。

    离开万科后,林少洲在2002年3月创立厚土机构,这是一个专门从事地产投资、项目运营管理、项目策划、区域开发顾问、文化产业运作等综合业务的机构,期间在北京、合肥、重庆、西安、石家庄等地运作地产项目。

    林少洲加入阳光100后,厚土机构究竟有一个怎么样的故事结尾一直是业内所在意的。在采访中林少洲透露:“本来我已经不准备做地产,两年以前就首先把手上的地产业务股权都变现,设计公司什么的都给了我的团队。”

    阳光100执行董事、常务副总裁范小冲此前在接受观点新媒体采访时则提到:“他(林少洲)很有抱负,但是过去那个平台一直没完全做大。现在地产不是很好玩了,所以我们一拍即合,我就说你过来吧。”

    最后一站

    据林少洲透露,在去年年底,阳光100董事长易小迪找林少洲见面时,他们原本仅是想发起“一个银行的事”。

    “我们有20年的交情,老朋友,我们彼此是惺惺相惜的,正好我地产都已经脱开了,过去已经放弃了,他就说能不能‘来帮帮忙’,所以我年初就开始在阳光100的重庆项目‘帮忙’。”

    值得一提的是,林少洲在业内有一个“救火队长”的称号,这起源于他在万科的两次“救火”。

    据媒体报道,1994年底,林少洲接手了因房屋质量问题遭遇大量退房的上海万科城市花园,后扭转颓势;1996年底,林少洲赴北京万科出任总经理,同样成功地将已陷入重重危机的北京万科城市花园带出困境。

    而这一次,林少洲一开始加入阳光100确实也有“救火”的意味在。林少洲说:“年初阳光100重庆喜马拉雅算是有救火需求,它在阳光100里算难度系数比较高的,之前卖得不理想,那是重庆最贵的房子,位置地段很好,阳光100普宅做的多,对高端产品没经验,但这块我还算熟悉。”

    重庆项目经林少洲“救火”有了一定成效后,阳光100便开始在考虑与林少洲“合作得再大一些”。按照范小冲的说法:“刚开始他(林少洲)担任重庆公司的总经理,做重庆项目,包括喜马拉雅和巴南的项目。他的能力还挺强的,后来就把他弄到集团,他能多管点事就让他多管点。”

    林少洲说,这几个月一直在了解、熟悉阳光100的产品线,“现在基本上对不同的产品线,不同的项目慢慢地做了些梳理,对未来规划已经基本形成,每个项目的提升、升华、发展的路径也基本上设计好,在排兵布阵,人手也在进一步地优化和调剂”。

    此外,林少洲还提到,阳光100作为一个有历史的企业,也有一些不同程度的遗留问题,现在需要不断去消化。

    “比如天津一个快被遗忘的车库,我们重新将车库定位为汽车公园,对车库重新进行改造,现在要做很多这样的事儿,过去的历史你要去梳理,梳理完之后,要把现金流取出来,来支持我们未来的拓展”。

    关于阳光100的未来拓展,在产品线方面,阳光100将以商业街区综合体作为主要发展方向;而在区域布局方面,林少洲介绍称阳光100一线布局的比重会明显地提高,“我们不拿地王,对高成本土地持审慎态度,我们愿意开发估值不高,甚至被低估的土地资源,比如深圳的旧改我们是会参与的,北京我们也会选择一些比较破旧的街区和厂房进行改造,通过我们的商业运营、对产品的改造来切入。”

    林少洲还透露,阳光100已经在谈上海和北京的一些项目。

    另外,京津冀是阳光100重要的布局点,在京津冀阳光100主要是布局住宅项目,而商业街区则更偏向于南方,“因为气候的原因和南方有夜生活的习惯”。

    加入阳光100,林少洲说这其实是有些意外的,因为本来按照林少洲的计划他应该往互联网、文创的方向发展;但林少洲同时也说:“作为管理者,作为操盘手,做专业运营管理,我想阳光100就是我最后想做的,这是作为管理者的最后一站。”

    撰文:见习编辑 陈翠

    审校:武瑾莹

    致信编辑 打印
  •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万科

    阳光100

    博鳌房地产论坛

    博鳌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