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富雪道|隐秘独角兽 京东工业赴港上市挑战与机遇

观点网

2025-09-29 22:49

  • 根据市场消息,京东工业本轮IPO拟将筹集5亿美元,计划最快在10月底完成。

    观点网 历经两年半,京东工业继续赴港上市。

    9月28日,据港交所网站消息,京东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美银证券、高盛、海通国际、瑞银。若完成上市,京东工业将成为继京东集团、京东物流、京东健康、达达集团、德邦物流登陆资本市场后,京东集团旗下第6家上市公司。

    事实上,京东工业的港股IPO进程始于2023年3月,当时该公司首次向港交所递表,并于同年向中国证监会递交了备案申请,但此后招股书因未更新而失效。

    直至2024年9月,其IPO程序重启,并于2025年3月更新了招股书。

    如今,京东工业的上市征程已进入"临门一脚"的冲刺阶段。

    毛利率挑战

    作为布局工业供应链技术的核心资产,京东工业的主要角色为供应链技术与服务提供商,但也在加紧构建其数字化基础设施。

    据招股书,于2022年、2023年、2024年,京东工业营收分别为141.35亿元、173.36亿元、204亿元;毛利分别为25.4亿元、28亿元、33亿元,均呈现增长趋势。

    京东工业表示,公司主要业务为商品销售及提供服务,其2022年、2023年、2024年来自商品销售的收入分别为129亿元、161亿元、192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前的十二个月内,合计服务约11100个重点企业客户。

    于创立早期,京东工业一直没能走出亏损的漩涡。“2022年净亏损,主要归因于公司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因股权价值增加而持续增加。”该公司于2022年净亏损13亿元,直到2023年及2024年净利润大幅度增长,分别达到4.8百万元及净利润7.62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净利润达到4.5亿元;经营利润率分别为-9.8%、0%、3.7%;年度利润分别为-12.69亿、480万、7.62亿;经营利润率分别为-9%、0%、3.7%。

    产城园区评论还注意到,近年来京东工业毛利率数据有所下滑,2022年-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18%、16.1%、16.2%,分业务来看,其商品收入毛利率分别为11.0%、10.0%和11.3%;服务收入毛利率则分别为92.9%、97.0%和94.1%。

    上述数据可窥见京东工业当前存在的两大问题:公司商品毛利率低于预期,以及内部业务收入结构不平衡。

    “尽管毛利总额持续增长,但2023年毛利率略有下降,主要由于低毛利率的商品收入贡献比例上升所致。”京东工业招股书显示,2022年,商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为91.5%,到2024年攀升至94.0%;与此同时,较高毛利的服务收入占比则从8.5%下滑至6.0%,这一结构性变化制约了公司整体盈利水平的提升。

    在收入高度依赖低毛利业务的背景下,京东工业虽实现营收规模增长,却暂未扭转毛利率走低的态势。未来能否通过提升高毛利服务业务的占比,实现毛利率突破,是其盈利能力改善的关键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工业所面临的挑战不仅体现在毛利率失衡上,还反映在其客户构成中。作为京东系旗下重要的上市储备企业,京东工业近年来持续推动业务结构的多元化,以降低对母公司京东集团的依赖。

    从财务数据来看,这一战略调整初见成效。于2022年至2024年各年度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京东工业来自京东集团平台的收入分别为67亿元、75亿元、81亿元及37亿元。

    尽管绝对金额呈增长趋势,但从收入占比来看,该类关联交易在总收入中的比例已从2022年的47.1%,逐步下降至2023年的43.4%、2024年的39.7%,并在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36.1%。

    这一持续下降的占比数据表明,京东工业在不断扩大整体业务规模的同时,正逐步减弱对母公司的依赖,其依旧在尝试将业务“去京东化”。

    融资历程

    即便有重重挑战,京东工业仍受投资机构关注,有市场声音表示,其是京东系旗下"最隐秘的独角兽"之一。

    资料显示,于2020年至2023年间,京东工业先后完成了多轮融资,累计募资额超过6亿美元;投资机构包括GGV纪源资本、红杉中国、CPE源峰,还包括阿布扎比主权基金Mubadala、私募巨头EQT等知名机构。

    最早在2020年5月,京东工业品先获得2.3亿美元A轮优先股融资,由GGV纪源资本领投,红杉中国、CPE源峰等多家投资机构跟投。

    紧接着于2021年1月,该公司又完成1.05亿美元的A-1轮优先股融资,吸引Domking、GGV等第三方投资者。在这一年,京东工业升级为京东集团的一个独立业务单元。

    2023年,京东工业迎来B轮融资,由中东资本巨头阿布扎比主权基金Mubadala、阿布扎比投资基金42XFund共同领投,资管集团M&G、全球私募巨头EQT旗下亚洲平台,以及老股东红杉中国跟投。

    在这笔融资后,京东工业的估值攀升至约67亿美元。

    截至目前,京东工业的主要股东包括京东集团及上述部分投资者。据招股书显示,京东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持有京东工业约77.32%的股份;京东集团的创始人刘强东通过MaxI&PLimited持股3.68%;此外,阿布扎比投资基金42XFund和Mubadala各持股1.57%;红杉中国持股1.37%。

    在角逐上市的过程中,京东工业亦加速布局AI技术尝试拓展业务新打法。

    2025年9月25日,京东工业在2025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上发布了工业供应链大模型"JoyIndustrial",并推出覆盖汽车制造、钢铁冶金、能源电池等工业领域及机器人方向的场景解决方案。

    据悉,JoyIndustrial此次推出面向京东工业及供应链上游供应商的需求代理、运营代理、关务代理等AI智能体,以及服务供应链下游企业用户的商品专家及集成专家等AI产品。未来还计划打造汽车后市场、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制造、石油天然气、电力电网等垂直行业的工业大模型。

    随着JoyIndustrial大模型的发布及在多个工业场景的落地推进,京东工业拟将进一步强化以技术驱动为核心的供应链服务,为其在资本市场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根据市场消息,京东工业本轮IPO拟将筹集5亿美元,计划最快在10月底完成。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赵焓璐    

    审校:劳蓉蓉



    相关话题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产城

    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