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局局长甯汉豪指,每一季推多少地,推哪些地都要视乎市场走势和经济情况。
观点网 香港报道 7月15日,香港发展局局长甯汉豪公布新一季卖地计划。
港府维持保守的做法,仅推出一幅位于荃湾永顺街与德士古道交界的住宅官地招标,预计可提供约780个单位。
发展局局长甯汉豪表示,土地供应不能只看当刻的楼市情况,不过见到近期私人住宅市场持续向上,交易个案有上升趋势,租务市场亦坚稳,这些都是房地产市场向好的表现。
港府公布,今财年第二季度将招标出售一幅位于荃湾的住宅用地,可提供约780个单位,来自卖地表的住宅地连续6个季度仅推一幅。连同六宗地契修订个案,预计本季度私人房屋土地供应可支持兴建约4,950个住宅单位。当局预计本年度土地供应维持平稳。
该幅位于永顺街和德士古道交界的用地可建住宅楼面面积约3.9万平方米,包括约一万方呎的社福设施楼面,用作社工服务队和特殊幼儿中心等用途。
甯汉豪指出,该用地位于成熟社区,周边配套齐全,交通网络完善,社福设施楼面只属少量,料不会影响该用地的吸引力。市场对该用地的估值约12.1亿至17.4亿港元。
本季其他住宅用地来源包括需要地契修订的私人发展和重建项目,暂时有六个项目可在本季完成土地行政手续,合共提供约4,170个单位。项目之一为该局早前公布,在洪水桥第34B区加强版传统新市镇发展模式下的一宗换地个案,涉及约2,300个单位。
综合上述推售的一幅住宅用地和六宗地契修订个案,本季度私人房屋土地供应可支持兴建的单位约4,950个;而连同首季的供应,上半年度私人房屋土地供应预计合共提供约6,000个单位,达至全年供应目标13,200伙的45%,有关数字并未反映第二季度不需修订地契的私人土地个案。
发展局局长甯汉豪对于今年能否达标作出回应指,该局每年定下目标,都希望朝着那个目标进发,但始终每一季推多少地,推哪些地都要视乎市场走势和经济情况。现阶段来看,认为情况平稳。所以,如果这个趋势持续,她认为供应情况是审慎乐观的。未来会视乎情况可能推出较大型或者一季多推一幅土地。
她又指,地价方面,政府卖地会有个底价,而底价必定要与市场状况有所配合。所以现阶段较难估计全年地价收入,因为地价收入不只看卖地,还有很多地契修订的补地价,以及有一些豁免书申请,即如在农地建构一些构筑物都要支付豁免费用,这些加起来才会组成地价,所以不太适宜做一个揣测。
惟港府财赤严重之际,在缺乏地价收入下,政府要如何弥补这个缺口至关重要。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曾表示,政府不再希望特区过分依赖地价收入,要发展经济,利得税、薪俸税各方面的收入更重要。
加上政府把发债视为「收入」,令账面赤字有大幅改善。新一份财政预算案亦把政府发债上限由5,000亿港元增加至7,000亿港元,未来5年累计发债8,850亿港元。
就此,不少人将香港跟新加坡比较,认为香港的债务对GDP比率目标只有最高16.5%,远比新加坡的171%低得多,。但事实上新加坡政府债务中,超过90%为非支出债务,用于促进当地债券市场发展、CPF(公积金)投资及新加坡主权基金(如淡马锡)的投资,每年这些债务更可为新加坡政府带来高达20%收入(NIRC),只有约1%债务用于工程开支。
有评论指,早于1986年新加坡政府已决定把卖地收入作为储备的一部分,不可作为年度预算的政府收入, 至今政府收入亦主要来自薪俸税、企业利得税及销售税等,而非卖地收入,可见政府重视财政纪律,不依赖房地产作为经济增长动力,这亦有助长远提升国民的生产力。而过去5年新加坡成功发展生物科技作为新兴产业,延续过去数十年多次经济转型均成功的佳绩。
香港近年积极亦经济转型,争取在传统具备优势的金融业外,发展高科技成为经济新增长点,但期间难免会出现一些阵痛。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黄子慢
审校:劳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