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能否为2026年进入正常经营状态做好准备?既要看行业大势,也要看企业自身的努力。
观点网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碧桂园2024年业绩情况不是很好,录得总收入约2528亿元,同比减少约37%;净亏损351亿元,较2023年的2009.62亿元大幅收窄;归母净亏损同样自1784亿元收窄81.6%至328.35亿元。
销售方面,碧桂园2024年累计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为471.7亿元,累计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面积约为492.2万平方米。
2025年初,碧桂园董事会主席杨惠妍明确了2025年的重点工作:上半年以保交房为主,下半年保交房和保主体并重,为2026年进入正常经营状态做好准备。
保交房仍是“第一要务”,但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在下半年转向保主体,结合去年11月提出的发展规划来看,碧桂园或许已处于短期向中期转变的临界点。
如今2025年已过半,在政策面利好、行业整体环境逐渐回暖的情况下,碧桂园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
首先来看看该公司上半年的销售表现:7月4日,碧桂园发布2025年6月未经审核运营数据,6月单月实现权益销售额28.1亿元,权益销售面积35万平方米。1月至6月,碧桂园实现权益销售额167.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59.5亿元下降35.45%。
根据观点指数发布2025年1-6月房地产企业销售表现,1-6月,前100房企实现累计权益销售金额11821.94亿元,同比下降约13.23%。前100房企1-6月累计全口径销售金额16700.28亿元,同比下降约14.46%。
由此可见,碧桂园的销售下跌幅度仍然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024年度股东会上,碧桂园常务副总裁程光煜就表示,公司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销售节奏,预计全年权益销售额在300亿元至400亿元之间。
这也意味着碧桂园的销售还会延续下滑的趋势。当然,从行业整体表现来看,房企销售下滑并非个例。
全口径销售方面,观点指数发布的数据显示,碧桂园2025年上半年全口径销售金额207亿元,位居全行业19名。
保交付方面,碧桂园给自己2025年保交房定的目标是20万套,与2023年及2024年分别累计交付房屋60万套、38万套相比,今年的保交楼压力会轻松许多。
根据程光煜在2025年股东大会上透露,今年1-5月,碧桂园已完成5万套交付,而三季度是交付高峰期,预计今年内能顺利完成20万套交付量。
另外,碧桂园目前有超200个项目获批纳入了白名单当中,交付压力进一步减轻。
保交付需要稳定的现金流支持,该公司6月30日发布的公告显示,集团具备足够的财务资源以维持自2024年12月31日起计至少十二个月的持续经营。
债务重组方面,碧桂园早在1月9日就公布了境外债重组正式方案。据悉,若该方案能够落实,最高可削去116亿美元债务。
截止至6月30日,代表现有公开票据本金总额逾75%的持有人已加入重组支持协议,碧桂园正进行加入重组支持协议的内部程序,及继续与主要债权人磋商重组条款,以尽快达成协议并于2025年底前实施重组,包括发行强制性可转换债券及订立新债务工具。
土储方面,开年至今,碧桂园未在拿地方面有所动作。
对此,程光煜在股东会上表示,碧桂园目前土储充分,足以支撑一段时间的正常经营和发展,因此并不着急在总体行业都在去库存的阶段中,开展新增投资的安排。
据2024年财报数据,截至期末,碧桂园连同其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已签约或已摘牌中国内地权益可建建筑面积约为1.125亿平方米,其中已摘牌未施工有4650万平方米。
碧桂园总裁兼执行董事莫斌则总结指出,公司主要还是围绕保交房、稳资债、保经营三项主要任务展开工作,“如今,管理团队都在齐心协力,一起共度难关。”
至于能否为2026年进入正常经营状态做好准备?既要看行业大势,也要看企业自身的努力。
用杨惠妍早前的话来说就是:“如果你坚持的时间够长,就肯定会出现转机。”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黄建铧
审校:徐耀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