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行业正处于变革关键期,从政策推动到企业创新,都在为行业发展开辟新道路。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宏大叙事中,物业服务如同细腻的笔触,精心勾勒着居民生活的舒适底色。
近年来,随着宏观经济下行、居民收入压力增大、业主维权与议价能力提升、上游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行业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企业与业主间的矛盾渐趋频繁,物业行业营收增速进一步放缓、回归微利经营情势。
显然,传统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与向往,也成为了物业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掣肘。而破局的方向亦已明了——即回归服务本质、探索多元领域、创新服务模式。
早在2024年两会期间,住建部部长倪虹便明确指出,“今后拼的是高质量,拼的是好服务”;“谁能为群众建设好房子,提供好服务,谁就能有市场,谁就能有发展,谁就能有未来”。并且,强调“好服务”的核心主题便在“四好”理念,即“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
随后,行业迎来政策端对“好服务”具体内涵的一系列阐释。但总的来看,主要包括提升服务的标准与透明度、拓宽服务内容及服务业态、鼓励物企以科技手段赋能创新等。
当中,部分城市针对物业收费的系列政策成为了近一年多来市场热议的焦点。它们如同一根根琴弦,牵动着业主与物业企业间的关系走向,影响着整个行业的乐章。
有统计显示,去年重庆、银川、青岛和武汉四座城市的百余个项目成功实现了物业费的下调,降幅介于20%-35%之间。自去年以来实施物业费限价政策的城市,物业费的整体降幅大致在10%至50%之间;不同城市和不同项目的物业费降幅存在显著差异。同时,物业费收缴率也受到严重冲击。
“物业费降价潮”、“空置房物业费打折潮”席卷而来,这背后一面是业主方认为物业收费高却服务不到位,存在“质价不符”的情形;另一面,是物业公司面临人工等各类成本上升的客观压力,使得要在服务价格、服务质量和业主的满意度之间寻找平衡点并不容易。
现如今,万物云勇立潮头,掀起了一场关于物业收费的变革。
其在2024年12月创新推出了全新的物业服务模式——“弹性定价”,旨在通过“菜单式服务”和赋权业主来破解当下的市场挑战,在行业引起反响。碧桂园服务2024年业绩会上表示2025年推出菜单式服务方案;雅生活服务的2025年规划,将打造“菜单式”服务体系作为十大重点工作之一。
资料介绍,万物云的“弹性定价”方案包括95个服务空间、1530个作业对象和508项服务清单(其中158项基础必选项,350项可选服务内容),分门别类归属到设备(EQ)、设施(FA)、清洁(CL)、客户服务(CS)、安全(SA)、绿化(LA)六大类中。最终,根据业主自选的服务内容和频次,生成物业费。
该模式最大的特征在于,“服务由业主订,价格随业主心”。让业主真正参与进来,共同制定物业费和服务标准,万物云订服务“底线”,业主按需定服务“高线”。
在实践层面,万物云还可每月向业主公示“物业数字服务报告”,将作业过程透明化,促进客户监督与参与;每年结合客户满意度进行服务方案迭代,主动与业主委员会对话,实现价格的“弹性”调整。
6月13日,万物云向行业开源了“弹性定价”模式,希望与行业共同探索创新,提升整个行业的服务透明度和标准化水平,开创行业美好未来。
另外,随着政策对公共空间服务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推进,新的发展机遇还在于将视角从社区延展到广阔的城市公共空间,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管护、公共区域清洁等工作,提升城市整体服务水平,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当前,物业企业在管业态不断丰富,非住领域已经包括商业综合体、写字楼、购物中心、酒店、产业园区、物流园区、机场、高铁、医院、学校、政府物业、城市服务、公园、口岸、道路桥梁、公交场站及其他公共设施,不少物企亦纷纷升级定位,致力于成为城市空间综合服务运营商,抢占新的战略高地。
以关乎民生的城市服务来看,该业务面向政府刚性支出,长期发展与宏观经济短期波动关联不大,而是与国民经济长期走向、政策导向、环保要求及人们生活水平相关。随着“环卫市场化改革”和“城市大管家模式”的持续深化,有望释放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利润增长点。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城市大管家模式”全国落地项目超过700个,年服务规模近300亿元,千亿级市场已然成型,服务网络覆盖200余个区县,标志着我国城市治理现代化进入新阶段。
可以说,物业行业正处于变革关键期,从政策推动到企业创新,都在为行业发展开辟新道路。
8月12-15日,观点机构将在海南举办2025博鳌房地产论坛系列活动,其中,针对物业服务版块,将邀请物业公司、发展商、投资商、金融机构、服务商等,以“领航未来”为主题,分享交流关于物业行业发展的真知灼见。
值得注意的是,博鳌房地产论坛系列活动期间将发布《观点指数· 2025中国房地产全产业链发展白皮书》,其中将对物业服务行业进行深度解读,并且对标杆企业项目、产品模式进行综合探析,以给企业发展提供参考。
此外,观点指数研究院从多个维度出发,构建出客观、全面的“影响力指数系列”研究成果,并在博鳌风尚盛典上为过去一年在全产业链中极具影响力的企业、项目及人物进行授牌。
其中物业相关的研究成果包括:“2025年度影响力物业服务企业”、“2025年度影响力城市服务企业”,以及全产业链更多研究成果。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审校:劳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