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牌指引履行过半 中原建业还在争取更多“好消息”

观点网

2025-07-03 00:04

  • 中原建业肩上的“担子”变得更重。

    从2024年4月2日算起,中原建业已持续停牌16个月。根据香港联交所的相关规则,主板上市公司连续停牌达18个月,将面临被取消上市地位的风险,目前已接近该时限。

    事实上,自停牌开始,中原建业已经分别于2024年6月24日、10月15日收到联交所发出的复牌指引。两份复牌指引的内容略有不同,主要是第二份在首份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条内容,即“重新遵守上市规则第3.10(1)、3.10A、3.21、3.25及3.27A条”。

    据查,这条内容主要涉及对独立非执行董事等的要求。

    在今年6月2日,中原建业收到联交所发出的函件,其中载有该公司股份于联交所恢复股份买卖的额外复牌指引(第三份复牌指引),内容为“进行独立内部监控审查,并证明本公司已制定足够的内部监控和程序,以履行《上市规则》规定的义务。”也由此,中原建业的复牌条件达到了六条。

    一边是日趋临近的退市时限,另一边是尚未完全履行的复牌指引,留给中原建业的时间已经尤为紧张。

    不过该公司表示,已履行除6月2日函件提及内容之外的复牌指引,同时,正采取适当步骤遵守剩余的复牌指引,并将寻求尽快于联交所恢复股份买卖。也就是说,中原建业接下来的时间都将专攻最后一条。

    作为继建业地产、筑友智造科技、建业新生活之后,建业集团体系内第四家上市公司,以及国内第二家在港交所分拆上市的地产代建公司,无论是建业集团还是整个市场,都曾对中原建业寄予厚望。

    建业地产与中原建业“一重一轻”,按照最初的规划,在“大中原战略”下,省外项目将成为中原建业收入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大中原战略”的第一站,选择在西安。2021年的6月28日,建业地产、建业新生活、中原建业与荣华控股在西安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的战略合作深入至多个产业领域,其中就包括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与代建、装配式建筑及城市配套服务等。

    此时,距离中原建业5月31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还不满一个月,而随着之后市场进入下行阶段,并开启新一轮调控,双方合作的后续也未有更多细节公开。

    代建是继物业服务之后,房企们积极探索的“第二增长曲线”。其一方面能发挥房企们的品牌、管理和技术优势,继续扩大品牌影响力。另一方面代建作为一种轻资产运营模式,不需要大量自有资金投入,降低了财务风险和负债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更新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日益增多,同时,在房地产市场的深度调整过程中,一些资金链断裂或运营不善的不良资产也“暴露”出来,其中都蕴含了代建业务的发展机遇。

    大势之下,某种程度上来说,代建的空间甚至高于传统的住宅开发,尤其是对于建业集团而言。2021年,建业集团旗下四个上市公司除建业地产外都有不同的业绩亮点。

    据观点新媒体此前报道,年内,中原建业在管项目合约销售同比增长17.4%至402.75亿元;筑友智造科技合同总额增长29%至266.3亿元;建业新生活累计新增合约面积5026万平方米。

    而受疫情、汛情及行业宏观调控影响,2021年河南房地产市场整体趋冷。建业地产的全年收益约为419.59亿元,同比下跌3.1%;毛利润为68.1亿元,同比减少20.77%;在手现金59.02亿元,较2020年末的226.19亿元减少73.91%。这一年是建业地产的发展转折点,之后的大部分时间都承受着债务和“活下去”的压力。

    无论是从保留核心团队,还是继续巩固“建业”品牌等角度,中原建业肩上的“担子”也就变得更重。

    2022年12月,中原建业合伙人理事会成立,旨在通过信用和融资手段,为成员企业打通项目库、资金库,嫁接资源,整合双方资源,实现利益共享,推动成员企业间的合作,最终致力于推动中原城市化进程和社会全面进步。

    2023年9月,中原建业又正式推出代建C平台,希望借此在片区开发、资本代建、政府代建、纾困项目盘活等方面创新合作模式,形成平台合作优势,以合作创造价值,共同赢取业主、政府、资本市场、合作方、客户以及行业的信赖。

    一系列动作的加持下,从2024年数据来看,建业集团全年销售额235.12亿元,销售面积366.89万平方米。其中,建业地产销售额101.1亿元,销售面积149.47万平方米。中原建业代建销售额134.02亿元,占总销售额的57%;销售面积217.42万平方米,占总销售面积的59.26%。

    显然,代建已经“超越”地产开发,为建业集团创造更多的销售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商业代建是中原建业的核心业务,合作资源广、业务占比高、利润实现强。但随着业务的发展,该公司也已开始重点推进政府代建业务,业务类型涉及传统政府代建模式、合资平台模式、股权交易模式三大类模式,形成商业代建、政府代建、资本代建、管理咨询四大业务结构。

    目前,中原建业已与周口城投、郸城城投、伊川城投、南阳高新城投、上蔡县财政局、河南省机场集团等省内30家政府平台公司、8家国企达成战略合作,且有意向项目跟进。

    中原建业的业务增长,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对朋友圈的“扩列”,以及合作关系的巩固。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原建业代建项目分布在全国8个省份及自治区,136个县及县级以上城市,拥有合作伙伴237位,合作项目449个,累计在管建筑面积约5561万平方米,重复合作率达62%。

    与此同时,建业地产在6月30日发布业务更新的公告。其中提到,在获得必要资金之前,建业地产不会承担重大资本支出和土地收购。

    虽然建业地产目前仍有一定规模的土地储备,但这条信息仍释放出紧张信号。

    截至2024年末,建业地产拥有土地储备建筑面积约2817万平方米,其中权益建筑面积约2121万平方米。总土地储备中,在建部分为1325万平方米,占总土储比重为47.04%,其余部分将在未来开发。

    反观中原建业,今年前五个月,该公司拥有7个新签合约项目,新增合约建筑面积43.59万平方米。

    不过,停牌已经超一年的中原建业眼下还需聚焦于保上市地位。在近期迎来了复牌“希望”。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潘玲宣    

    审校:劳蓉蓉



    相关话题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房地产

    代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