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拓宽企业流动性的更多可能性,蓝思科技也在尝试发力其他新兴智能终端领域,其在招股书中透露,已在人形机器人、AI眼镜/XR头显及智慧零售等多个领域布局。
观点网 西方世界的夏娃忙着摘苹果,而东方大国里的周群飞手中,不只有一颗苹果。
6月30日,被苹果钦点的供应商蓝思科技带着一身功夫敲响了港交所的大门。
根据香港交易所发布的公告,蓝思科技将以每股17.38-18.18港元的价格发行2.62亿股H股,筹资至多48亿港元(6.06亿美元),预计其H股将于7月9日开始在联交所买卖。
国际厂商背后的女人
周群飞的成长速度惊人,1970年代生于湖南乡村,15岁辍学前往深圳务工,1994年苹果发布第一款配备电容式触摸板的笔记本电脑时,周群飞已经结束了在深圳澳亚光学工厂当厂长的时光,准备单飞创业。
2004年苹果开始研发iPhone系列的同一时期,这位年轻的企业家将自己的公司命名为蓝思科技,“公司的名字英译lens(镜片),就是方便客户来搜索我们。”
接下了摩托罗拉的手机屏幕大单,将手机玻璃镀膜与印刷术相结合,交易期间虽有风波,但最终渡过险境,该手机上市后累计共卖出了1亿部,打响了蓝思科技在国内外手机厂商间的名气。
截至2006年,蓝思科技已经成为了摩托罗拉、诺基亚的供应商,夏普、索尼等日系品牌也成为其客户。
有了多家品品牌合作经验的蓝思科技正在走上坡路。一年后,大客户苹果的出现再一次让市场注意到这家供应商,从一代iPhone到iPad系列、Mac系列、Apple Watch等多条产品线,双方几乎深度绑定,苹果选择全权使用蓝思制造的玻璃屏、玻璃盖板、金属壳等配件,而在成为“果链”企业的几年间,为扩大生产布局,周群飞成立了“蓝思科技(湖南)有限公司”,并在浏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兴建生产基地,又分别在深圳市和苏州市也投资兴建了生产基地。与此同时,蓝思科技的营收数据开始大幅上涨,这让周群飞动起了上市的心思。
2015年3月18日,蓝思科技于深交所创业板上市,首发融资15.49亿元;2016年5月10日,增发融资31.68亿元;2017年,通过发行可转债融资48亿元。后于2021年1月22日,定向增发融资150亿元;2023年10月16日,又增发融资6180.22万元。
蓝思科技与苹果的深度绑定在上市初期为其带来最直接的利处便是营收上升:2010年-2015年间,苹果手机的全球销量从1162万台增长至2.3亿台,蓝思科技的营收也顺势从2011年60.3亿元涨至2015年的172.27亿元,截至2015年,其净利润已涨至15.43亿元。
硬币具有两面性,2016年苹果手机首次出现销量下滑,直接影响到蓝思科技的盈利情况,营收降至152.36亿元,净利润降至12.04亿元;到2018年时,其净利润已下滑至6.37亿元。
回归国内市场
转机从2019年开始,时年9月,“果链”企业之一欧菲光与苹果结束合作关系,有市场声音称,欧菲光被苹果剔除供应链名单后,其部分触控业务订单已归蓝思科技,但并未直接承认这一消息是否可信。
直至2020年年报出炉,蓝思科技实现营业收入369.3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9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达98.32%。
流动性指标同样在上升,2020年,蓝思科技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到75.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72.5亿元增长4.55%。在2025年披露的赴港招股书中,这家企业如此描述2019-2020年的发展:“将功能模块、3D玻璃及智能B柱应用于全球首款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并开始与全球知名汽车客户探索智能座舱领域的合作。完成对外投资收购,通过整合成立蓝思泰州,精密金属结构件业务规模大幅提升。”
此时,这家企业已经开始在为自己摆脱“果链”标签做准备了。
先是销售方向的变化,2017年之前,苹果、摩托罗拉等出口国际大客户几乎主导着蓝思科技90%以上的销售比例,而自2017年以来,蓝思科技国内销售的比重逐步上升,2019年,蓝思科技的内销比例超过了外销,占比达到55.03%。
数据来源:企业公告、观点指数
为了巩固国内市场,蓝思科技先在金属件领域进行发力,于2017年成立了蓝思精密,开始从事消费电子金属结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准备拓展金属件业务;三年后,蓝思科技又收购了金属机壳加工及组装企业--可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两家公司,并将两者合并成立了蓝思精密(泰州)有限公司,正式切入金属机壳大盘市场。
另在2016年,蓝思科技进行了一次定向增发,其中有16.24亿元投入了彼时较为新兴的3D曲面玻璃项目,并于此后成为华为等开发5G新产品企业的主要供应商;2017年,蓝思科技成为特斯拉的车内显示屏供应商,在2019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已经启动试生产之时,按照特斯拉的计划,上海工厂每周将生产至少1000辆Modle 3汽车,即每月至少要使用约4000块蓝思科技的显示屏。
“以2024年收入计,我们是全球中高端智能手机品牌玻璃盖板的主要供应商;及全球第一大纯电动汽车品牌(特斯拉)中控屏和智能B柱的主要供应商。”在加深与特斯拉的合作联系之外,市场还注意到蓝思科技待解的债务问题。
截至2025年3月底,蓝思科技的货币资金99.7亿元,但其1年以内金融负债合计规模却达到了214亿元,流动性风险已然存在,短期偿债压力激增。
为拓宽企业流动性的更多可能性,蓝思科技也在尝试发力其他新兴智能终端领域,其在招股书中透露,已在人形机器人、AI眼镜/XR头显及智慧零售等多个领域布局。“我们与头部人形机器人公司合作,提供核心零部件量产及整机组装。在AI眼镜/XR头显领域,我们提供覆盖镜架、镜片、功能模块到整机组装的各种产品和服务。”
此外,2024年蓝思科技还联合支付宝共同推出了碰一碰支付智慧零售终端,切入移动支付领域,前者主要负责整机组装、ODM能力支撑,目前已完成整体交付。
30年的时间,从手表玻璃到折叠屏,再到AR眼镜,周群飞完成了从代工厂到技术方案解决商的蜕变。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赵焓璐
审校:劳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