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鑫:中海康养探路银发经济实践和思考 | 2024博鳌康养文旅大会

观点网

2024-08-15 14:49

  • “养老是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结合,在中国看养老问题一定要两者结合起来看,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民生问题,不能分开,要以养老事业的思维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为郭鑫先生在2024博鳌康养文旅大会发表的演讲。

    郭鑫 (中海企业集团康养公司总经理):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再次来到博鳌房地产论坛。接下来我把过去一年对这个行业的观察、思考和中海的实践跟大家再做一些交流。

    这个题定的有点大,因为银发经济政策出来之后,发现银发经济的范围还是非常广的,简单来说就是围绕55岁以上老年人群体所有生活行为的经济总和,它涵盖了方方面面。

    中海康养在这里面选择三个方面:

    第一是聚焦城市核心的养老机构和社区,

    第二是聚焦55岁到75岁的旅居,

    第三是布局未来的人形机器人到家养老服务。

    2019、2020年的时候国家在养老产业有四个划分,今年1月份国办1号文关于银发经济的文件又把它进行了延伸,当然今年最大的变化是银发经济产业提出以后,拉开了银发经济的宽度。大家一直在说这个产业的市场很大,都说有几十万亿,但说实话这几十万亿是所有经济行为的总和,并不代表企业都可以做到很大的规模。中海把21个城市的市场规模看了一下,我们总结只有上万亿的市场规模,我们能做到多少还要再讨论。所以当我们做投研的时候,我们看这个产业,要看细分的城市和细分的行业,我们真正的产业规模到底有多大。

    从2000年开始,养老事业被提出来,到2013年首次提到养老服务业,2019年是养老产业的元年,2024年是银发经济的元年,这个过程当中大家看得出来,中国的养老是养老事业向养老产业的结合,而养老产业又经历过从2013年到2023、2024年有3到4个节点的融合。到底过去10年中为什么大家做得不好?可能有些天时还不具备,政策、市场客户的天时还不具备。但是为什么今年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银发经济的元年?最重要的代表就是养老公募REITs的出台。

    从政策面来讲,康养社区早期是民政、卫健、医保负责,这些是养老事业的组成部分,它作为产业前面有住建、规划、消防提供地,后面有税务和金融提供钱。土地和金融就相当于这个产业的任督二脉被打通了,2022年北京出了全龄友好社区,住建部也出了15分钟生活圈,土地的政策开始出来了,只是在全国还没有大面积的推广,但我想趋势已经在路上。

    第二是今年资产证券化的政策,大家也知道7月26号的1014号文,资产证券化的政策出台之后,本质的逻辑就是给养老资产给了一个大的通路,因为这里面有一个很关键的盈利模式的问题,过去这段时间我们学了美国的会员卡、高押金的模式,但在中国为什么受限了?原因就是在中国,养老不仅是一个经济事业,它还是一个民生事业。所以当高押金和会员卡这个模式在中国把所有的风险转嫁给C端客户的时候,政府一定会插手管理。所以我们最近看到各地政府说,现在会员卡是可以做的,但不能超过押金的4倍或者12倍。当这一块受限之后,怎么解决资本退出的问题呢?所以1014号文出来了,这是我们康养细分产业中真正最大的天时。

    lightbox image

    在中海内部我们是客研、产研和投研三研合一,首先要研究客户是谁,75岁以上的客户的需求是医疗和康养社区,55岁到75岁的需求,第一是旅居,第二是抗衰老及保健品,第三是老年大学,第四是适老化改造。我们一直说养老是什么?其实你要问谁是你的客户,如果你的客户是55岁到75岁的,你的市场就是旅居、抗衰老、老年大学,如果是75岁以上的就是养老机构、医疗,我们把它细分之后就知道我们的需求。

    目前我们主要聚焦在城市核心的养老机构的原因是什么?平均养老机构的入住年龄是83岁,我们认为50后才是这个市场的主力,50年的到83岁要到2033年,所以这个市场一直觉得还没到时间,就是因为客户本身没有到。旅居市场是否已经到了?去年开始就已经到了,因为62后已经退休了,他们去年已经62岁了,所以这个市场已经在加码扩大。从客户群体的角度来讲,我们研究客户画像的时候,知道我们的产品怎么对应,也对应出企业的投资战略。

    从康养社区的角度来讲,目前行业内还主要是这几类参与的公司:第一类是保险系,主要是经营高端的市场,第二类是地产企业,部分的品牌民营企业,是做中高端的。第三类是地方国有企业,根据国家普惠政策的要求,他们在普惠和中高端中选择。第四种是专业的企业,他们主要做普惠和中高端,未来市场参与者是多元化,定位差异化的。我们目前主要选择的是中高端的产品。去年我们在北京拿了一个项目,明年会开两个在城市核心的高端产品。

    通常大家比较关注到底养老社区的盈利模式或者收费模式是什么。从这张图可以看到,销售产权、共有产权和押金制是政府鼓励的,会员卡制、租金趸交、长期对赌这种是在政策上受限的。过去很多企业在做投资模型的时候,可能用会员卡、租金趸交这种方式去做投研,政策受限之后对IRR就有影响。这里面销售产权、共有产权和押金制跟地产都有关系,所以地产叠加康养的属性是天然有优势的。

    简单分享几大趋势:第一是康养为内需的三驾马车。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将改善性住房、新能源汽车和养老服务作为未来的三驾马车,最近国务院在加强消费型内需政策当中也专门提到了养老这件事情。

    第二是55—75虽的需求是旅居、抗衰老老年保健、老年教育、适老化。过去一年中我们发现整个赛道中做旅居的也有头部企业慢慢出现。旅居和旅游最大的区别有两个层面,一是居住时间长度,第二是对健康管理的需求,相比一般的旅游是有增加的,所以在旅居产品设计中,中海内部有5个要素,把居住、安全、文化、健康管理都融在其中。

    第三是智慧养老向机器人转变。智慧养老这件事情在银发经济当中特别提到,过去10年时间,科技+康养加速了这个行业的发展。本来科技需要新增长点,它加了养老,由于养老产业当中的人力资源整体的水平受限,所以科技过来以后,会解决很多问题,主要是降成本,因为在康养住区当中,我们的人工成本占到百分之六七十,人力资源是养老场景中唯一的生产要素。所以智慧养老在加快,随着去年ChatGPT的出现,我们看到很多具身智能的机器人都要进入到这个赛道,最近大家可能在抖音上都看到很多的信息,机器人进到居家养老场景里面。

    我们的判断是,大概5到8年时间可以下场。康养机器人的出现可能是未来居家养老最大的一个赛道,因为在居家养老场景当中,从专业的角度来讲,它必须要懂得医疗、康复、照护、营养健康和社工等多维度,单靠一个保姆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她的专业度不够。康养机器人的发展,未来就要解决居家养老场景的事情。但这里面大脑底层平台、具身智能身体和ChatGPT为主的神经系统,这套系统需要5到8年时间成长起来。

    另外一块则是需要我们这种类型的康养机构,把我们所有的运营场景给它塞到这个大脑里面去,这样中长期来看,康养机器人的赛道是比较好的。第四个趋势是保险系都从CCRC转到CB。为什么会转移呢?最主要还是入住率的问题,郊区的CCRC从产品的角度来讲,学习的是美国的模式,好山好水好地方,配套也很好,但入住率确实一直受限,它不是刚需,我们的客户的消费行为比美国晚10到20年,所以没到时间。

    CB就是城市核心,75岁以上的人群,他的需求第一是医疗,第二是离子女近。当然,CB型的入住率就会好很多,所以我们现在可以看到保险系又纷纷转向CB型项目当中。地产系由于整个市场的影响,都慢慢地在退出这类资产,但我相信因为资产证券化政策的出台,可能大家用另外一种视角来看不动产,所以大概率康养住区资产会等同于写字楼、Mall、长租公寓、酒店类型的资产,相信地产公司在未来一两年时间会看这个事情。第五是收费模式,会员卡及高押金模式受限,这对我们来讲就是我们的投资模型当中,也许我们就要考虑得更加谨慎一些。

    最后一个是从康养运营视角反观地产这个视角,房地产现在确实是在下行阶段,但是它是普通住宅下行,养老这个场景当中,他依然需要居住场景,所以地产本身的属性,不管它是销售型还是持有型,居住场景是需要的,房地产公司就是有机会。另外从地产的角度来讲,从传统的销售型,只关注空间,到关注空间和场景两者融合。未来我们的客户需要什么?我们觉得科技、大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艺术的生活方式会切入到这个赛道里面来,所以地产+康养、地产+科技、地产+艺术也许是未来的方向。

    从我们的角度来讲,我们当然希望大健康+居住的场景,触动整个中国康养社区的发展。 这是过去一年时间我们观察的一些趋势。 第二部分说说中海怎么理解我们的运营,因为大的天时已经给出来了,接下来就是地利和人和的事情。 中海康养是中海集团旗下唯一的康养平台,我们把它的战略定了15年,从去年开始我们叫策略驱动主动运营,就是可以再买地了。行业中的朋友知道我们去年在北京勾了一块地,住宅地价本身也相对低,康养地价也相对低,这样就达到了康养协同主业的这样一个很重要的业务协同。

    这是康养业务6+1产品体系,虽然是7个产品,但是最核心的是3个,一个是康养社区,75岁以上老年人的用户。第二是55岁到75岁的旅居产品,第三个是人形机器人,这是未来5到8年会爆发的产品。 我们说自己是新中式养老生活创造者,这是我们的项目特点,这是核心城市、核心地段的康养机构,入住率还可以。这是去年我们在北京跟住宅完成勾地的项目,旁边地价溢价15%,住宅地价溢价6%获取的这样一个项目。

    这个项目的出现还是比较有意义的,就在于地产系怎么去做康养社区,这是一个很好的模式。我们从前期就把这个地块进行了分拆,养老是养老的地块,住宅是住宅的地块,但是捆绑一起进行拍卖的。这块地价只有7800,住宅地价5万多,所以就解决了资产今后退出的问题,如果我们前期不解决资产分割问题、成本分摊问题,今后还是会把大的成本留给康养资产或者是不动产,在资产证券化出来之后也解决不了退出的问题,因为回报率不够。所以这个项目我们在前期就进行了策划。

    中海理解的运营是两个层面的,一个运营是资产运营,一个是内容运营。

    这张图是中海内部对资产运营体系康养这个板块的理解,从投资、产品、成本供应链到建设,左边这个板块是地产比较熟悉的,要利用我们的成本优势获取。右边这个板块从经营驾驶舱进入到运营端口,客户计划、101运营体系和资产退出,这是投建运退的8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控成本、提收益,特别是前面的4个是重点要控成本的,5到8是要开源节流的,重点提高产品溢价、降低运营成本。今天都在讲资产证券化、投资回报率的问题,今天我们看到首创奥莱的投资回报率是5.64%,资本市场如果是这样的需求,康养市场要达到这样的回报率是一个大的挑战,所以我们要控成本、开源节流。

    内容运营方面,这个赛道都不缺刚才讲的资产运营,最缺的就是运营体系,这里面由服务体系和管理体系两个方面22个子项组成,养老是空间+服务的产品,服务体系当中我们把健康、医疗、康复、营养、照护、认知、心理关怀都融合在一块。养老为什么很难?它包括所有的板块,投资建设有,医院的要素也有,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健康管理中心,也是一个西医诊所,也是一个中医诊所,还是一个心理支援中心,还有餐厅。五星级酒店的要素它也有,因为它有大量的居住场景。物业公司的要素也要有,因为这个空间我们要运营。它还得像一个居委会一样,你还得解决他的七大姑八大姨的事情,因为他把生活最后一段都交给你。

    当房地产、医院、酒店、物业公司和居委会的要素都融在一个团队里面的时候,这对运营来讲压力是非常大的。再叠加目前整个行业里由于客户的支付力不够,整个行业收益不够的情况下,高阶的人士不太会选择进入这个赛道里边来,这就是现在的问题。

    但是可喜的是,我们觉得随着房地产进入到下半场,功能性地产的出现,大量高阶的地产人士慢慢地转向康养地产赛道的时候,也许就有很多的机会了。所以在这里也发出一个邀请,如果大家希望进入这个赛道,也可以跟我们联系。 服务体系除了内容之外,客户、人力、风控体系都是比较难的,过去这些年我们大概经历过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19年开始学习日本、美国,先把基础体系建起来,我们在天津第一个项目是跟日本合作的。后来转到台湾,最后我们自己建一套体系,叫锦年101长者守护体系,新中式养老创造者,我们用这个品牌,就是因为整个行业都在学国外,但是没有中国的品牌。

    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客户是中国长者,中国长者有自己独特的心理、生理、社会参与、财富保值增值和孝道文化的五重需求。可能国外对孝道文化的理解和对财富保值增值的需求没那么明显,但在中国必须得考虑。所以我们在客户运营的时候,如果是事业单位、公务员系统下来的客户,我们会按照他的退休金打8折的定价,因为他本身还要留一点钱给下一代,他不会超前消费。

    财富保值增值这个问题会衍生出养老金融这个话题,就是对B端来讲是资产证券化,对C端来讲,就是怎么把3+3的支柱、长护险建立起来,这是一个非常长的话题,今天不过多报告。但是这个问题必须解决,如果不解决,C端支付力偏弱,进而就会影响收益,进而影响行业的发展。 我们对全人康复的理解,内容层面是空间体系、健康管理照护体系和生活价值体系三位一体。空间体系就是我们通常知道的适老化设计,健康管理及照护就是医疗体系,生活价值体系就是对中国长者心理、生理、社会参与特点、孝道文化的体系。

    从房地产角度来讲,我们通常情况下对空间体系是很理解的,现在需要叠加健康管理、照护和生命价值体系的内容运营,就能完整做这个事。 这是我们对全人康复里面围绕老年人的身体情况,做了除了国家民政部的身体机能评估以外,还要对他的专项、认知、睡眠、疼痛做相对应的评估体系,进而把空间、照护和医疗给长者提供更高品质的康养生活。

    人力是比较困难的一个事情,过去一年的趋势是国家对于康复人才和照护人才在增加投资,在持续推动康养产业人力资源底座的发展。

    整个行业目前是三段,第一段是高能级的,做投资、投研这个层面的。第二是院长到运营总监这个层面的,过往都是从这个赛道或者是医疗赛道转过来的,还有地产赛道转过来的,第三是中底层照护为核心的员工,这三个层面现在看起来是倒三角的关系,就是底层不稳,所以需要社会各界,包括国家、企业共同努力。

    国家除了从大学教育体系中增加人力资源之外,还增加了人户、增加补贴的方式来补充人力资源的发展,除此之外还应该有康养机器人的助力。

    这是中海关于养老体系的理解,我们叫三横三纵:第一是资产运营体系,8个环节要把所有数据打通。第二是机构运营的场景,包括空间场景、内容运营场景,在我们的运营系统里面,最后还有C端的界面。第三是康养大模型,基于人形机器人本身。我们的规划是今年到明年做中间段,康养大模型和机器人是3到5年做的事情,它的核心是中间的101照护体系,把空间场景、照护场景和生命价值场景融在一块。

    时间关系我就简要汇报到这里,从中海的角度来讲,养老一定是一个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结合,在中国看养老问题一定要两者结合起来看,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民生问题,不能分开来看,我们以中央企业的角度,我们希望以养老事业的思维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撰文:郭鑫    

    审校:劳蓉蓉



    相关话题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康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