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会:回归与升维 | 2024博鳌物业大会

观点网

2024-08-14 18:00

  • 多元化与数智化的时代背景下,坚守长期主义,回归服务本质,扩展增值服务,思考物业企业赋能物管的价值,共同探寻行业升维之道。

    主持嘉宾:

    李长江 碧桂园服务控股有限公司高级顾问,原执行董事、总裁

    讨论嘉宾:

    袁鸿凯 金茂物业服务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

    沈一欧 彩生活服务集团社区多种服务部总经理、百龄帮彩生活养老董事长

    贺国良 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黎振伟 世联行首席技术官

    lightbox image

    李长江:我刚才说接下来的对话要不要取消,他们说取消不了,我说现场就几个人,我们在桌子上聊一聊就行了,他说不行,他说我们线上还有在听的,在看的,还有媒体朋友,我一想也对,现场少,线上很多人,不管怎么样,今天到现场来的企业和个人,都是勇敢者,都是对未来抱有希望的,除了是来学习的,实际也是以行动来支持的。

    我刚才讲了,行业本身有这么多的问题,社会、政府也有困难,业主也有困难,当下我们不谈股市的话,谈服务、谈企业的话,讲升维,今天可以听到各位的真知灼见,首先听听律师,行业外的意见,我希望是有观点的。

    贺国良:谢谢长江总,我是很认真听了所有嘉宾的分享,特别是长江总分享的语重心长,听得大家很抑郁,我觉得长江总讲的所有内容,都是有支持的,虽然我是圈外人,但是我是有依据、有理由来跟大家做点简单分享的。

    长江总所讲的四个问题,是如何构建物业的新体系,如何进行升维,作为一个圈外人可以从什么角度给大家什么不同的建议和看法,我的建议就是读“两本书”,一本书是全国法院、省一级、中级、区县级法院他们都会发布涉物业纠纷治理白皮书,大家可以想想,长江总和谭总讲的问题,其实已经在司法层面得到体现物业服务不仅仅是社会服务问题,还是一个社会法律问题,例如有一个省高院发布的白皮书,在2022年到2024年6月,整个省法院新收物业纠纷是15万件左右,大家觉得多还是少?

    lightbox image

    在2022年到2024年6月,整个省法院新收物业纠纷是15万件左右,大家觉得多还是少?在法院不愿受理、拒绝受理的情况下有15万件,其中有500多件是业主撤销纠纷,200多件是业主知情权纠纷,剩下的99%多都是物业公司和业主之间的物业纠纷。

    那我们谈提高品质、提高服务、数据赋能,为什么所做的一切的运营,一切技术的支持,达不到很好的收费效果?业主为什么不缴费?这就是一个白皮书,如果在座各位想提升企业,我希望你们跳出管理看问题,因为最终你的管理好与坏,有可能在法律争议层面可以得到一个体现。

    第二个书是法院向主管机关、行业协会甚至物业公司都发出过司法建议书,这种司法建议书完全是针对物业服务企业在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所以我们讲有3P服务,最终是通过司法实践得到体现的,在司法建议书中间,他们对政府部门提出的建议是要加强地方立法,所以才有最近大家看到的重庆、四川各地,要么是地方性法规,要么是地方规定,是不是比以前更细?

    第二是鼓励成立业主委员会,为什么?以前我们政府在管控中,对于业主委员会的成立是持一种,我不能说他不支持的态度,因为它涉及社区治理,是一种新型业态,这种自治组织是否对社区、街道、居委可能构成一种民意代表,一种不同的声音,所以当时对业主委员会的成立持相对中立的态度,而目前是鼓励成立业主委员会。所以业主委员会是很好的对话交流的窗口。

    第三,大数据中间,发达区域、人口多的区域是属于物业费纠纷高发地段。

    第四,在白皮书还是司法建议书里都提到了,要加强物业服务的量化,物业服务品质量化、物业服务数量量化,因为如果没有量化,业主打官司告物业公司,法官都是酌情调解,你说我这个不好那个不好,法院很难判断,他提议协会和头部物业公司,你们应该尽量使服务标准化,所以做数字赋能,但是那是后台,前台怎么体现呢?

    从我的角度来说,这两本书是比较重要的,一是我们在内部升维,内部服务体系构成中,我们可以通过最贴近这个社会实践,反过来看我们的过往哪些做得不好。所以长江总讲的对我有很大启发,各位的主题是新质生产力、守正创新,是不是说我们不看过往做得怎么样,司法实践恰恰是对你过往创新的一个检验,你这个创新最终业主认不认可,因为所有物业公司经营最终落实物业费,99%的争议都是物业费纠纷,如果你所有创新不能解决物业费问题,那你这个创新是值得思考的。这是我对升维的看法。

    李长江:谢谢,是要多看案例,多学习,通过法律的手段看一下,这些根本点是要自身硬,法律毕竟是出现纠纷以后的判决。我问沈总一个问题,你在彩生活负责增值服务以及养老的,你能告诉我做增值服务会不会影响对业主的服务?为什么?

    lightbox image

    沈一欧:这个问题我觉得是非常一针见血,我想先回答一个问题,刚刚您在台上问了大家一个事,您的分享很精彩,问到为什么物业从业人员上台讲的都很精彩,但是要跨出一步到业主那的时候就那么困难。以及刚刚贺总提出的99%都是关于物业费的纠纷,我想这其实用四个字是可以面对它,叫“科学有效”,我98年毕业进的物业行业,一开始在中海,虽然过了这么多年,但是这个行业确实从彩生活第一家上市到现在,时间并不长,需要有一个科学沉淀的过程,怎么叫科学有效?

    长江总刚才给我们说出了一个现状,我看到我们有一个具体的项目,用很简单的方法解决,这个项目在三线城市,那里的清洁工是两千块钱的工资,保安是三千块钱,但是这个社区你进去之后会发现,那个阿姨远远看到你就会把扫把拿下来,然后跟你点头微笑。保安如果看你正面走过来会跟你敬礼,这个不是特别要求的,原因也很简单,第一是他们有培训,第二是他们的绩效工资当中有一部分是量化给他的,例如你敬一个礼,你填报了,这个月就能拿多少钱,例如1.5块-2块,这个制度听起来很简单,但是这个制度延续下去了,员工非常相信这个事情,他就做到了。这些动作做完之后产生什么反应?当有一天业主拿着很重的东西的时候,员工就会抢着帮忙扛上去,当你得到表扬信的时候,你又可以得到一个奖励。

    我想讲这么一个例子,这其实在管理学当中很多行业都有,并不是物业很特殊的东西,就是激励,但是我们自己在标准化当中是否已经把它做到了非常科学,嵌入到工作当中去,这是刚才您讲这个事,我自己在思考的,请长江总再指点。

    刚才长江总问了一个问题,关于增值服务和传统物业之间有没有影响,我想用八个字来说“心手相连,并肩同行”,这两个东西切开是有很大问题的,我听过很多次长江总的分享,也学到很多东西,比如碧桂园的楼下服务——洗衣,我经常跟我的同事说,你不要认为这是一个单独的增值服务,跟物业关系很大,比如你要铁粉,开展第一项服务的时候,大多数我们会筛选合作伙伴,那你拿了,合作伙伴怎么办?你总要检验一下服务的,这时候你找几户打板,这些客户慢慢就成为你的铁粉了。

    但你如果单独切割开来,这就是增值,这个就是收费,员工就会很撕裂,我刚才只是举了很小的例子,我们现在可能会有这么一个问题,物业同事说,你那个是增值,我要先完成收缴和利润,要么脑袋没了,这个算了,砍两个手指头,不干了好不好?这就跟地产一样,以前拿地测算的时候,把商业和地下车库测算得极高,20万一个车位,卖完住宅之后告诉老板OK了,车位一卖,市场只有8万,当时怎么测算的?那现在怎么办?有些企业就会这样的,这一块比例可能利润不高,但是如果你没完成,这个项目结算利润是没有的。

    我们是不是也要这样思考,彩生活是行业最早第一个做社区商业的,现在我们管理层明确提出,我们不可能做到像天猫、淘宝、拼多多的水平,但是我们做物业的同时给业主提供一些有特色的社区商业,这是可以的,因为现在的专业能力可能达不到。

    所以长江总您刚才问的这个问题,我认为这两个必须有机结合,养老方面我觉得这是需要走一个很专业的路,这一块我们也有一些实践,以后有机会的话也希望跟大家一起分享。

    李长江:很多的物业企业都要做业主满意度调查,过去是85%的,现在变成了75%,请问是增值服务带来影响的原因还是他本身基础服务做得不好,会不会出现扯皮?你说的新手相连是不是都差?还是我本来就好?你怎么面对这样的问题?

    lightbox image

    沈一欧:物业满意度调查,这真是问到非常核心的地方,我觉得这是相对的,叫质价相符,例如我们今天走进了一个酒店,我们走进一家五星级酒店和经济适用型酒店,还有火车站的大平板,他提供的是不一样的,但是最基本的东西要有,最基本的安全、清洁,我们提供的最底层的东西,那是应该要有的,所以我们提满意度,这里面要对他有重新的认知。

    要做好这么一件工作其实非常复杂,它就是有科学性的,但我们可能很多很简化,因为我们现在在高度简化,各个行业都叫降本增效,人员精简,以前ISO国际管理体系一大帮人,现在都是越来越简单,搞一帮神秘顾客结束的。如果我们不尊重这个科学,科学就是经过实践验证再积累试错总结出来的东西,我自己是质量管理出身的,最早做高级质量管理评审员,这个满意度测评非常复杂,有时候我们要对项目进行分级、进行评价,对项目的阶段进行分级和评价,太多太多的东西。但是有一件事我是相信的,如果说因为增值服务影响到了满意度,我觉得这是把一件事情直接割裂开来的,它不应该是最大的那个权重。

    李长江:做增值服务的时候,不知道彩生活,如果总部只是负责下指标,你那里要做多少万,然后就不管了,事实上在做业主满意度调查的时候,又不会将增值服务拿到调查里面去,矛盾了,比如我家里面搞卫生,是沈总派的人来搞的,我不满意,结果那边业主满意度调查来了,其实他们做的挺好的,我就是对你那一块不满意,所以我写不满意,实际我要说的是,很多的基础服务是被冤枉的,是受增值服务牵连的,你明白我意思吗?所以沈总你是负责这一块的,增值服务的满意度要放到一起,不然那帮兄弟要受牵连。

    我接下来问一下主持人黎总,现在物业服务的模式从80年代有第一家物业企业开始,到现在30年40年不变,清洁一个团队,绿化一个团队,保安、客服等等,一直到现在都是这个模式。因为我们讨论升维、新体系,如果是你的话,你是拍板者,你想怎么改?

    黎振伟:因为我本身不是具体做物业管理,我是做开发或者顾问,但是对物业管理我是很关注的,因为我最早学香港就是从物业管理学习的,看他们怎么做的,中海当时这么优秀的物业管理也是学香港的,我们题目叫物业升维,我从几个角度来讲,因为讲升维会讲到我们怎么提高IT,怎么提高服务,这些东西都是末端的。

    我觉得到了今天中国房地产从80年代到今天已经经历过这么多发展,我们还在讨论这个问题是不行的,第一个升维应该是认知的升维,很重要的是要意识到我们的社会如何回归物业的本质,我们的服务对象如何懂得尊重人,这很重要。

    现在一讲服务就说你们服务公司不对,物业管理如果又要既要还要是不行的,投入是要成本的,这一点政府也要提高认识,总之就是要对物业管理这个东西要提高认识,这点很重要。

    第二是要经验的升维,我今天问陈先生怎么样学香港,他说香港跟我们不一样,其实不对,我们的地产最早就是学香港的,物业管理也要学习,当然也包括要学习新加坡、日本,现在说的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现代化,但是物业方面我们真的要向发达国家学习,说这么多还是要回到服务和以人为本,西方就是这样做的,所以经验升维,要从别人身上总结更多的经验。

    lightbox image

    第三是制度升维,如果制度不解决,企业里面想做,做不到,政府也有这个问题,所以政府的制度、企业的制度还有小区业主委员会的制度,都要升维,如果不升维就没得做。

    第四个是实践升维,很多嘉宾说如果没有通过实践,闭门造车那就完蛋了,我们要从实践中,客户的感知中哪些要提升,哪些要改进。

    第五是技术升维,IT是要投钱,如果你没有实践和制度可能是白投的。

    第六是硬件升维,我做房地产顾问,也做开发,我发现很多物业管理后续的负担,比如会所是负担,园林是负担,当时只是为了卖楼,没有考虑后面的实践。很多问题是因为前面的不合理,造成了后续物业管理的负担,所以不谈硬件也是错的。

    所以升维是先远见后硬件,先认知再行动,在中国的今天大家这么困难,我依然认为不解决这些认知的话,是很头疼的。

    李长江:对,先解决认知问题,坐我旁边的袁鸿凯总,6月份离开的碧桂园服务,8月我离开,结论是因为他离开了,所以我才离开的,过去我们是搭档。你离开了民企,现在到了金茂是央企,你觉得央企的服务跟民企的服务有哪些共同点?有哪些不同?你在碧桂园服务舒服一些还是在那边舒服一些?

    袁鸿凯:我先直接回答一下去了央企之后,成体系学习了我党的建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像我今天跟大家做的分享,三大法宝是我对以往工作的思考,我用最近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还有原来好多理论的升华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刚才所有人都提到了理论联系实践,原来我的认知是实践为主,当时在碧桂园服务经常干的是摸着石头过河,我党的要求是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但是随着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这个逻辑也在升维,理论联系实践到底是理论在前还是实践在前?国企最大优势就是理论在前,我一定要把这个事情想明白、想透了,然后再去做相应的实践,前面我们做了很多是通过踩坑发现的坑,但我们其实有更好的方式,我们的理论提升之后,再去指导实践工作,这时候效率有可能也会提升,就像长江总刚才提到的龟兔赛道,有跑得快的,但是方向跑错了,有可能被后面的人追上。

    所以理论联系实践,这是致胜法宝之一,也是我最近思考比较多的。因为原来实践特别多,但是没有做到统一的认知和规划,甚至思维认知提升的时候,有可能导致后面很多动作是错的,不一定很快,这是大家不太一样的第一点。

    第二,这次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破和立的问题,我们做很多事情之前,原来是先破再立,还是先立后破,这是一个挑战。现在提出的是你没有立起来之前不要破,你还是要有新的业务模式,新的发展方向,立起来之后再打破原有的,不能大破大立,不能把吃饭的碗先打破了再去创新,这是不行的。

    lightbox image

    像这次重庆的事情就是这样的,突然间重庆市发了物业费的限价,导致的结果就是好多小区业主说不行,我们原来服务标准也得降,也得按照这个服务标准来执行,你先把碗砸了之后,就不一定能竖起来了,所以在国企,先立后破,这是不太一样的,不是大开大合那种推进的方式,这是之间的差异。 共同点还是强调服务的满意度,强调客户的体验,这一点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现在央企一直在讲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渗透在各个行业的,叫HSE,就是安全生产部门,对于现在的物企尤其是民营物企应该是管理红线,但是执行得可能不太到位,但是对于央国企来说是特别要执行到位的。包括我们做市场拓展的时候,你的消防没有水,我手里拿到的项目都要退掉,违反了HSE红线规则的时候是不能接受的,所以执行的力度和从上到下执行的强度都会远远高于服务、设备设施这些维护保养的要求,所以这是有差异的。

    要说工作起来舒服还是不舒服,两边都很有挑战。不同体系内有不同的挑战,大家关注的方向和关注提升的阶段都不太一样。

    李长江:我觉得你离开我以后,有很大的进步了,可以跟我讲政策了,这是过去跟我在一起的时候没有过的。你在民营企业干了,国企也干了,时间也不短,你觉得现在要升维,如果要改模式的话,比如我们有包干制,酬金制,还有香港模式,美国公寓也是这种,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而且你又做技术,搞数字化,中小物企哪里有钱搞数字化。

    袁鸿凯:我们做数字化也好,做其他工作也好,近一年来养成的习惯,我们会发现自己行业的发展是一方面,我们也得去跨行业看别的行业的发展,离开碧桂园这一年多我也思考很多,物业新的增长点在哪里?怎么继续升维?我有一次去万达商城,我发现卖衣服的少了,都是餐饮。我就想餐饮行业为什么发展速度这么快?

    因为数字化是解决快速复制的问题,我就发现他们的服务架构就是这样的,他们也是服务行业,属于经营性的服务行业,他们能够快速复制,而且不同类型的东西都能快速复制的原因是什么?是两头大,中间小,就是它的升维是整个组织架构升维,原来餐饮行业没法上市,自从海底捞上市之后发现他们打开这扇门了,就是一线的服务和中央厨房的配套支持了他们的快速增长,所谓中央厨房配套就是切成很多专业的条线,我有生产调料包的,有生产餐食的专业化公司支持,而且是区域性支撑,就能支持店面快速扩张,店面只需要做好服务,所有基础品质都能控制,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服务行业的升维。

    所以我就在想,如果去采访香港或者国外的同行发展是一种方式,中国有中国的模式,中国的餐饮模式跟国外的餐饮模式正好不一样,不是麦当劳那种餐饮模式,我们的卖面条像马永记这种,基本趋同,而且餐饮行业复制特别快,包括奶茶店也是一样,所以我觉得物业公司以后的升维也应该是这样的,所有的专业条线应该形成专业的供给,然后一线只需要做好服务,他只需要做好服务个性化就可以了,基础我们人看不见的服务,就是所谓的后台服务,类似餐饮这种食材等等控制,可以通过中央厨房形式进行相应的补充,看得见的服务就像管家服务,要提升个性化,这样的话整个物业服务才能升维。

    说到数字化,整个餐饮行业的数字化远远高于物业行业,远远高于地产行业的数字化程度,它的生产过程完全可以看得见,这是现在物业无法做到的,所以要想整体提升物业新的增长点,头部企业也在试了,比如说万物云的蝶城模式,也在切专业条线的专业运营能力,前台只提供前台服务,这可能是中国模式,也是中国物业一种发展模式,因为前面其他行业没有哪家物业公司有我们的管理面积大,所以我们要有这种升维的尝试才对。

    李长江:律师也是业主,享受着社区的服务,站在你的角度,能不能说一下,你所发现的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贺国良:这就是物业上市公司董事长来问一个小业主的问题,他刚刚说他是不敢问的,他说他去社区去不敢动手也不敢动脚,我的物业公司在上海有两个地方,确实不一样,一个是在市区的,是国有的物业公司,虽然员工年龄不是很清楚,但是服务细致度还是非常好的,有人性化的,所以很多物业同行说要通过技术赋能服务,但是我很赞同长江总的观点,物业就是个人对人的服务,如果人消失了,物业服务怎么得到体现?

    还有一个社区是别墅社区,它的服务更难得到体现,因为本身业主就少,如何使别墅社区的品质得到体现?所以长江总说以前他们在碧服的时候,增值服务是修剪树枝、带宠物等等,业主接不接受?如何提供这个服务?因为业主可能还有保姆,有阿姨,他也会做这个事情,所以不同的业态,有不同的需求,但整体来说,餐饮数字化做得好是因为主动消费,而物业数字化是被动消费,根本不知道你做了什么东西,而不是你给我搞了一个小时卫生,我给你50块钱,还可以看到这一个小时的量化结果。

    所以从业主身份来说,物业公司确实发展是任重道远的,但这也是一个很大的机会,至少没有物业公司肯定是不行的,这是绝对的,所以我跳出业主,回答长江总一个问题,在为很多头部物业公司提供服务中间,有很多机会你们可以抓到,但是没有抓住。

    第一,物业公司通常强调它的数据,数据量很大,物业公司有大量的用户数据,有大量的业主数据,怎么进行变现?至少在目前来看我没有看到一家上市物业公司,将他们的数据资产入表,反而在一个偏远的国有企业,只有80万方的物业公司,当时我们配合他们去做,他说做数据资产入表,因为我们有物业费、停车费等等一系列数据,这些数据如果根据财政部的数字资产入表的办法,我们的数据是可以作为无形资产记录在财务报表的。

    袁总你们现在开发的费用是成本,没有形成资产,也就是你有两个问题没有解决,一是公司投入这么多去开发软件系统,但是没有形成资产,只是扩大了成本。第二,这种数据资产从法律上来说是无形资产,与商标权、专利权一样,你可以到各地,有数据的交易所,可以挂牌,可以转让这个使用权的。所以我建议物业公司有大量的数据,但是这个数据并没有变现,至少在财务角度,无形资产可以增加。第二是国家鼓励这个无形资产作为融资工具,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你们确实是要做,为什么头部不做?

    目前物业服务行业发生了很多变化,第一是保交楼项目做不做?保交楼查验和承接可能与正常交付的项目是有区别的,我觉得这是有解的,但是你们以安全是第一问题来否定这个案子,我觉得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你们进入热门赛道产业园区公建项目,因为物业费都很高,但是产业园区遇到什么问题?开始成立业主委员会,也就是这个细分赛道中间,这些产业地产非常好的项目,他们成立业主委员会,他们要改选物业公司,那如何在这种情况下提高自己的服务?稳住比较优质的盘?

    第三,我们在实践中间,公建项目是优质的,但是依赖于当地的城市合伙人,但是有上市公司获取当地项目的时候,有可能发生廉洁问题,如何规避总裁和直接外托人员的关系?你不能说这个项目确实拿下来的,我的报价、投标是合规的,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因为我的城市合伙人在中间做了手脚,做了公关,结果把上市公司的老总给留职了,这种情况也是有的,所以从我的专业角度看问题,我建议你们可以探索一下数字资产,我们的数据这么大,我们要入表。

    其次是在新形势下,如果有好的楼盘,目前这种开发状态下,是要创造性去承接这些项目。

    李长江:我来回答一下,物业行业的物业企业数据价值入表的事情,因为我们自身没有实现它的资产化,这是最大的问题。第二是关于保交楼项目接和不接的问题,接,并且是争、抢,袁总是站在央国企的角度,所以他们不接。

    最后说能不能做到承接查验等等,你说应该是有解的,这样的场合就不谈,应该是无解的,我们下来再聊。我再问一个小问题,从你住的小区物业公司也是要做业主满意度调查的,你是业主还是你老婆是业主?房产证上的。

    贺国良:老婆。

    李长江:那就是找你老婆做调查?

    贺国良:谁在家就找谁。

    李长江:谁在家多一些?

    贺国良:应该是我老婆。

    李长江:如果老婆不在家,调查上门问到你,你怎么回答?你如果替别人说不满意,会不会不公平?还有社区里面做活动的时候你参加吗?你爱人参加吗?

    贺国良:不参加。

    李长江:你们家保姆参加?

    贺国良:有可能。

    李长江:所以真正体验做得好不好是保姆,这就错位了,满意度调查问这些不参加者,他根本就不知道物业在干吗,最后还要让他们给物业打分,我不是说不对,所以我们做满意度调查的时候,说物业做得好和不好,公允性和科学性是要打问号的。谢谢贺律师。

    贺国良:如果找到我,我还是比较能理解物业公司的,通常我不会跟他们很低分,因为我很能理解他们。

    李长江:我最喜欢这种,不了解和不熟悉的时候,我很理解你们,你们很辛苦,你们很累。所以我带着同情的心给你打高分。

    贺国良:也不对。

    李长江:而不是你们这个月做得太好了,我太满意了,物业听了以后走路都是挺胸抬头,终于听到一个业主的肯定。

    袁鸿凯:我也打断一下,说到评价的升维,对物业公司满意度评价这个事情是由地产传下来的,它是另外一种评价方式,对于服务行业,服务行业的评价方式应该是净推荐,我推荐出去别人的服务,我是金茂服务的,我会给别人推荐金茂服务做得很好,而不是80分,90分,因为现在满意度评价有大量的沉默大多数,有幸存者偏差问题永远解决不了,有可能你发了100份问卷,有70份问卷没回来,这种情况很正常,所以以后物业公司能不能不用这个满意度来做评价?

    李长江:这是线上的,我们只是提醒一下,现在可能带来的一些影响。

    黎振伟:我补充一点意见,我也是业主,我觉得这里头不能用AI,不能用线上,其实物业管理是有感情的东西,如果管家服务经常跟我沟通的话,我怎么会不提意见呢?如果从来都没见过,突然来个表让我填,肯定就是这样了,这就是物业管理很重要的东西。

    李长江:根据我的经验和教训,通过线上不见面的分数,它的真实度,而不是高度,真实度要高一些,但是有时候就很悲哀就是这样,像贺律师所说的,很多时候找到他,他就是凭感觉,这个小伙子不错,我就填好。

    所以你说要鼓励线下,但是站在企业的角度,我当总裁的角度,线下几千万户,怎么整?并且最后可能科学性不够,满意度达到了87,我记得好多年以前,我物业负责人在年终汇报的时候,说我们的满意度99%,并且有表可以查,最后到了老板来讲话的时候,刚才说99%的人给我站起来,说你如果真的做到99%的话谢天谢地了。所以他会怀疑你的数据真实性,最后再问一下沈总,你是一直在彩生活吗?

    沈一欧:老兵了,近10年了。

    李长江:整个行业的增值服务严格意义上讲,1.0版除外,2.0版的增值服务是从彩生活开始的,彩生活不仅仅是第一个实现物业企业上市的,你觉得做了那么多年的增值服务,做得好吗?这是个真实的命题还是个虚假的命题?

    沈一欧:彩生活的增值服务做得好和不好,我想说彩生活真的是一家非常优秀的企业。

    李长江:我希望你站在行业的角度说,而不是说彩生活。

    沈一欧:大家都知道我们平均物业费两块多,也有管北京文华东方酒店这样的物业,但是绝大多数是两块左右的,甚至有一块多的,包括我去过一些地方,六七毛都有,这种情况下,这些年大家都知道,如果增值服务做得不好,早就活不下去了,第一波地产救了我们的是机动车持有,第二波马上新的就是新能源,两轮车的充电桩,现在已经开始做储能,还有就是四轮车的布局,我们跟国家电网已经开始十个项目直接投放自营,这些可能在行业内没有太大声音,我们没有一次性喊出我增值服务的收入就要跟物业管理费1:1,我觉得凡是都要有过程,有孵化。

    就像养老,我们刚刚开始进入这个领域,它有它的专业性,我们孵化它,我觉得我们走的这个非常好,做得也很棒,但我们还是需要跟行业不断学习。这些东西并不是我们自己去创新,也是跟着国家的政策走的,比如国家的方向,未来大家的就业怎么办,可能大多数人不能都做美团外卖,可能就走到新能源这个行业,所以我们会在这方面重点布局,之所以没有在业内有声音,我觉得这是一个过程,就像养老,但我们的试点,我们投入了,比如我们拿项目的时候,就因为离成都的春熙路只有1.1公里,所以我们的集团马上就决策拿下,当年就盈利了,做得还是不错的。

    李长江:你不需要解释为什么,你刚才讲的是增值服务和基础服务新手相连,是要放在一起的,你作为增值服务的负责人,你是更愿意增值服务是一个独立的团队,还是就像现在的混在一起好?

    沈一欧:毫无疑问,增值服务本身有它的专业性,应该有它的专业团队,像养老就有一个专业团队。

    李长江:你支持专门的独立团队去做更好。

    沈一欧:术业有专攻。

    李长江:我们现在面临的是很多媒体朋友在听,不管怎么样,现在房地产遇到了困难,本身物业企业不应该有困难,但是就是沈总的讲的心手相连,带来的问题就是位置不高,地位不强。

    今天谈了升维,不管是增值服务角度,还是数字化角度,其实这些讨论不仅仅是今天我们在讨论的,好几年前就在讨论,只是在这个时候讲这些更有现实意义,最后我们一起感谢观点机构,感谢诗涛总,谢谢各位。

    审校:劳蓉蓉



    相关话题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物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