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云:困难是肯定的,但产业发展是向前的 | 2024长三角产业论坛

观点网

2024-04-23 15:12

  • 长三角区域加强科技创新,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大战略的发展,所以在今天探讨长三角经济的发展,可以想到科技创新和产业的深度融合,这样才可以催生新产业、新模式的诞生和市场整个发展的趋势环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想产业发展肯定是美好的,社会总要向前发展,困难是肯定的,但产业发展是向前的。

    本文为蔡云女士在2024长三角产业论坛发表的致辞

    蔡云(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商业文化旅游地产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研究员):尊敬的各位来宾和同行: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在这个具有活力的长三角明珠上海与大家相聚,共同探讨产业周期下行下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未来。我代表中国房地产业协会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首先谈到产业的问题,要看到当今的经济形势,最新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我们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同比增长了5.3%,但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以及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一季度我们的经济运行确实是延续了回升向好的态势,经济的增长也超出了预期,经济的结构也在持续地优化,质量效益也在提高,就业、物价都基本持平。那么市场预期总体来讲得到改善,社会大局也是稳定的,经济社会出现了一个良好的开局,这是我们现在的一个形势,这是国家统计局的数字。

    当前尽管在经济运行中有很多积极因素持续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看到外部环境的极其复杂,世界如此纷繁复杂被我们赶上了,严峻性、不确定性确实越来越大了,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经济稳定向好的形势基础不是很牢固。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知道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但是我们现在确实有利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再看我们区域的经济发展,北京有京津冀协同发展,南边有粤港澳大湾区,加上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重大国家级发展布局带来了我们的新使命,也就是产业地产在做布局的时候,一定要沿着国家产业布局去布局我们的产业和方向。

    长三角区域加强科技创新,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大战略的发展,所以在今天探讨长三角经济的发展,可以想到科技创新和产业的深度融合,这样才可以催生新产业、新模式的诞生和市场整个发展的趋势环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想产业发展肯定是美好的,社会总要向前发展,困难是肯定的,但产业发展是向前的。

    分析长三角地区可以知道,它是我们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对支撑制造强国的建设,以及引领区域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2020年对工业信息化部印发的长三角制造业协同发展规划以后,引领了长三角的强引擎。下一步需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沿着科创+产业的发展,回头看看我们的产业园区是不是沿着这样的途径去发展。可以说未来建设区域性的发展共同体,长三角会永远在路上,我们的改革发展也会永远在路上。中央对长三角最大的期望,就是通过一体化的进程发展,能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具体而言,长三角就是在整个全中国经济环境情况下,下好一盘棋,同时连成一条链,算好一笔账,从顶层设计开始,产业链、创新链这种强链稳链的作用,这是长三角重要的区域发展。

    所以长三角一体化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体化促进城市之间的发展,同时交通网络的发展、人才的发展等等是长三角地区发展最重要最具特点的现象。接下来长三角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一个地方,在最活跃的地方可以看到,我们是在快车道上发展的,长三角已经提出来很多年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判断长三角地区铁路网总长是1.3万公里,经济总量占全国的21.4%,研发费用占29.8%,将近30了,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等在中国的比重占到30%以上了,可以细思我们所在的产业园区导向是什么,是不是与国家的脉搏与企业契合了。长三角一体化更重要的是在快车道上行驶,要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创新能力最强的发展区域,我们的角色是什么?是我们更要思考的问题。

    近日来,长三角一体化再迎来利好政策,到2025年长三角资源要有序的自由流动,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基本建立,在这种情况下区域发展水平和效率不断提高。从城市化的角度去分析,包括两个不同的层面需要深刻理解,一个是大都市圈的层面,这个功能是中心城市的功能圈、通勤圈和生活圈的构成。第二个是大都市圈的构成,主要功能是多元化和密集平台。根据我以上所说的内容,江浙沪地区不仅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又经济基础和地理条件,还有丰富的自然条件和文化遗产,更需要政府提高大力支持的力度,同时促进整个地区的核心繁荣发展,未来希望看到江浙沪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当中起到重要的引擎作用。

    我相信在高质量理念的影响下,长三角地区这种协调发展将会走向更美好的明天,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这次论坛,我没记错的话是观点首次对产业地产的深入研究,希望在各位同行的努力下,能研究出更新的、更快契合中国发展的路径和方法,将更长线的思维注入到市场当中去,注入到产业地产发展当中去,为中国城市提供更高更快的增长极,明天会更美好。

    谢谢大家。

    撰文:蔡云    

    审校:劳蓉蓉



    相关话题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