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伟明为其子潘浩然铺好的“康庄大道”,也没能扛过地产行业的第一轮风暴。
观点网 7月26日晚间一纸公告,似在向外界宣告潘氏家族正式离场。
最新消息显示,福晟国际发布消息称,潘浩然已辞任福晟国际执行董事以及董事会薪酬委员会,而金子博士则获任为行政总裁、执行董事。
不仅如此,福晟国际原有的董事会班子“一夜之间”溃不成军,接踵而来的是带有顺安背景的钟浩为等人。
作为地产“二代”的潘浩然,自2019年接下其父交接的权杖之后,正式进入福晟国际董事会,但在行业调整、市场下行、债务危机情况下,似乎不得不放弃了家族企业的控制权。
一代人来,一代人走。经历了一轮大换血之后,潘浩然退场,潘氏家族也将淡出董事会。
这是潘氏家族蒙眼狂奔所带来的后遗症,也是福晟国际跨过低谷必须付出的代价。
潘氏退场
在福晟国际最新披露的董事会成员名单当中,已找不到潘浩然的影子。
7月26日晚间,福晟国际发布公告称,潘浩然已辞任福晟国际执行董事以及董事会薪酬委员会,而金子博士则获任为行政总裁、执行董事。
同时,原本的董事会成员当中,利锦荣已辞任公司执行董事,江宇、邱伯瑜及郑桢辞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
紧随新一轮成员的进驻,公司董事会名单变更为一名执行董事,即金子博博士;一名非执行董事,即钟浩为;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即黄忠全、邓映心及夏诗韵。
也就是说,潘浩然等人辞任过后,福晟国际原有的董事会班子正式瓦解。
不过,资本市场对于本轮董事会换血并不感到意外,不少分析认为,此轮变动,真正意味着福晟国际控制权的移交。
2022年,为缓解债务危机,福晟国际计划通过股本重组及定增的方式,向认购人“顺安基金开放式基金型公司–顺安机遇1号基金”发行13.07亿股新股,代价1.68亿港元。
上述股本重组完成后,顺安机遇1号基金将持有福晟国际92%的股权,而福晟创始人潘伟明之子潘浩然,持股比例将从56.45%降至4.52%。
彼时福晟国际便表示,计划生效后,其应付债权人所有债务及负债将获悉数解除及免除。
实际上,潘浩然以福晟国际的控制权来换取“重生”机会,这一次交棒不过是上述重组的“番外故事”。
当然,潘浩然淡出所代表的是背后整个潘氏家族。
过去,福晟国际一直被诟病家族化气息浓厚,2017年底借壳登陆港交所时,董事会名单包括8名执行董事,其中潘氏家族成员便占了5位,分别系潘伟明、陈伟红、潘俊钢、潘浩然以及吴继红。
紧随2019年潘伟明、陈伟红交班“二代”,潘浩然正式被推向公众视野。彼时,其因受让潘伟明所持福晟国际全部已发行股权,成为公司最终控股股东,并代履行主席职务。
权利交棒之后,潘伟明、陈伟红从董事会退出,董事会成员中仅剩三名为潘氏家族成员,包括潘伟明之子潘浩然、潘伟明胞兄潘俊钢、以及陈伟红弟媳吴继红。
2020年3月,吴继红与潘俊钢离任,福晟国际董事会中只剩下潘浩然一人为潘氏家族成员。
最终,潘浩然也不得不在这次股本重组中退场,福晟国际亦将易主。
福晟后传
短短几年时间,这个起步于广州、发展于福州的企业,走向高光,完成二代交班,又走向下下坡。
潘伟明为其子铺好的“康庄大道”,也没能扛过地产行业的第一轮风暴。
潘伟明的经历与胡葆森等“92派企业家”有点类似,最早是广州从化的乡镇级官员,1993年趁着地产东风下海经商,与哥哥潘超文创下了广州云星集团。
十年之后,潘氏兄弟“分家”,潘伟明走向福州成立了福晟集团,逐渐在行业崭露头角。
从过往的报道看,潘伟明擅长并购,曾于2015年亲自组建拿地王牌军——飞虎队,自己亲任总司令下设区域、支援以及机动大队。
公开数据显示,自2015年底至2017年底两年时间,福晟共签下了107个项目,总建筑面积达5500万平方米,项目货值达到8100亿元。
那是福晟集团的最高光时刻,规模实现了迅速扩张,公司知名度不断扩大。
翌年1月初,福晟借壳佑威国际于港交所上市,随后改名为福晟国际;同年3月,福晟集团宣布2018年实现销售额600亿元,2019年900亿元,2020年1300亿元,并在2020年进入行业前30名。
扩张、上市、冲规模……潘伟明梦想着一条阳光明媚的大道,但世事难料,紧随地产调控、行业下行,2019年福晟集团陷入流动性危机,拉开闽系房企爆雷的序幕。
同年8月,福晟集团与钜派投资共同发起的“钜福光晟并购专项基金”逾期未付,金融机构要求福晟方面提前还款,福晟的债务压力陡然增加。
为缓解债务压力,福晟曾拉来世茂合作,据观点新媒体了解,2020年初福晟集团和彼时的白武士世茂集团召开发布会,世茂集团宣布介入福晟集团,帮助盘活销售,处理债务危机。
但直至去年年初,曾经的白衣骑士世茂也爆出流动性危机,而福晟集团的压力更甚。
从高光到暴雷,福晟集团只用了五年;而二代潘浩然从亮相到退出,也不过短短四年时间。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几经沧桑。新一轮董事会成员已经进驻,福晟国际的故事还在继续,只不过潘氏家族之名已无从寻踪。
撰文:龚丽欣
审校:徐耀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