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数字化观察:业态分化显著

观点指数研究院

2023-07-26 18:16

  • 上半年内,不同业态企业的数字化发展情况依然分化明显。如住开企业数字化进程较缓慢,而物流、产业这两个业态则在二季度加快智慧项目的布局速度。

    住开企业数字化建设仍处初步阶段,字营销总体效用不高

    对于住宅开发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首先赋能企业内部治理,提高运营效率。此外,将数字化技术融入智慧建造中,在房地产行业项目投资、规划、设计、建造、销售、运营、拆除的全生命周期上,实现过程和决策的高效、准确、可控。 

    实际上,统览整个住开的样本企业,近年来多家企业均成立了专职的数据治理团队抑或数字化转型委员会等,均有涉及数字化转型的相关实践。 

    观点指数在与企业的调研中,发现企业多运用数字化技术赋能内部治理中的业财一体化建设。业财一体化实际上是企业由粗放式管理转入精细化管理的手段,将项目实际发生的业务数据录入系统,财务匹配后形成财务数据,达到业务与财务的信息共享,完成房地产成本管理的全过程信息化。 

    从大多数企业目前的发展来看,业财一体化的建设仍处于初步阶段,因业务与财务两个部门之间仍存在着无法达成一致、员工信息化水平不高、技术限制导致数据更新不及时等情况,企业可以通过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优化系统的功能,加强对员工定期的技术培训管理、加大对数字化人才的招聘等方式,以加快业财一体化的进程。 

    对于智慧建造方面,企业主要是运用了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创造建筑物的三维模型,进而提供精确的建筑物信息,控制施工成本。 

    例如碧桂园旗下全资子公司博智林设计了建筑机器人并投入商业化应用。据其官微披露,博智林机器人智能建造指挥系统,利用BIM数字化覆盖项目全周期,通过导航路径、构造信息、材料用量、任务工单等,实现建筑机器人多机调度自主施工,同时实现建造过程自动化、数字化的精益管理。此外,博智林建筑机器人已有33款建筑机器人投入商业化应用。 

    截至2023年5月,建筑机器人服务覆盖31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超650个项目,累计交付超2100台次,应用业态包括住宅、学校、办公类、市政公建项目等。目前建筑机器人已在华润置地总部中建五局商建等项目中有所运用。 

    但是目前的智慧建造依然面临着人才管理体制与智慧建造人才不适应、房地产行业整体信息化水平不高、建筑机器人的大部分技术专利还在研发阶段,并未在市场上规模化应用等问题。 

    而数字营销方面,住开企业如碧桂园通过线上直播卖房,越秀地产购房平台“越秀房宝”的不断技术更新迭代等触达客户。然而目前这个版块网络营销投入多,有效度却不高。此外,还面临着VR看房等模式流量多,但线上客户转化率低,房企意向客户流失度高等问题。 

    智慧产业园、物流园偏好江浙沪与湾区,部分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一季度,共录得4起智慧产业园与1起智慧物流中心的新增项目信息,少于二季度的相关项目信息,因此可从二季度观测其相关项目的选址情况。

    二季度,共录得11起产业、物流新增项目信息,样本企业如中集产城、普洛斯、深国际物流、万纬物流等均公布了新增数字化项目信息,已披露的投资金额共计102.3亿元。

    期内录得的11起项目中,可观测到智慧产业园、物流园选址在长三角地区的有5个,选址在广东的有3个。物流业是这些区域的重要支柱产业,自然也希望借助智慧物流达到更为有效的资源匹配以及精准对接供需,进而促进智慧城市的发展。

    以物流端进行分析,以下区域颁布的智慧物流以及相关政策提及“智慧物流、智能物流”等词的频次,并不及浙沪粤三省市,可以看到长三角与大湾区对引进智慧物流的重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点指数整理

    从研发费用来看,观点指数监测的产业、物流样本企业中,2022年同比增长率大部分为正,说明企业逐渐重视研发,也表示需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以保持市场竞争力,进而满足市场需求及扩大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wind,观点指数整理

    在数字化的巨潮中,企业都以哪些方式探索生存之道?观点指数研究院在长期跟踪企业动态、市场发展、行业经济的基础上,采用企业访谈、数据收集的手法,结合专业的数据分析和深度的研究,全方位多维度地剖析应用变革下的数字化行业发展,并在2023博鳌房地产论坛现场隆重发布《观点指数 · 2023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白皮书》,与各方企业共谋划,同成长。  

    撰文:吴丹怡    

    审校:陈朗洲



    相关话题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