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我们会怎么做?就是低碳及资源高效组合数字化,还有通过环境绩效约章提高租户参与度、不断发展绿色金融来源。
许志忍(太古地产(中国内地)技术统筹及可持续发展总监):大家下午好!我是太古地产的,今天很荣幸来到这里参加这个论坛,也是我第一次参加,接下来谈谈ESG。
今天早上吃早饭的时候看到《哈佛商业评论》发布了中国企业ESG战略与实践白皮书,调研的结果就是中国企业未来5年都把ESG当成重点关注,比数字化转型还要重要,所以ESG是现在很火的一个议题,接下来用十来分钟跟大家分享太古做了什么工作。
首先说说太古地产在内地的业务布局,目前我们在北京有两个项目,也就是三里屯太古里和颐堤港,其中颐堤港二期正在发展中,将是一个以写字楼为主导的综合体,三里屯太古里北区北项目仍在筹备中。在上海也有两个项目,即兴业太古汇和前滩太古里,还有一个管理合作项目张园仍在发展中。在广州有太古汇,在荔湾区还有一个聚龙湾项目仍在筹备中。在成都有成都远洋太古里,今年开业已经七年了。
太古集团有超过200年的历史,当然太古地产只有50年的历史,我们的主题是创流不息,把原创的概念体现在每一个项目。
我们有四个价值:诚信、原创、品质、远见。这四个价值就是我们从1972-2022年的核心价值。
2016年我们又有创新衍变,从四个变成五个支柱:社区营造、以人为本、伙伴协作、环境效益、经济效益,这五个就是我们最主要的基础。
我们有一个愿景,想到2030年成为可持续发展领先全球同业的开发商,并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
ESG最难做的就是“G”(管治),我们没有用ESG的概念,而是用的可持续发展概念,有董事局,还有可持续发展督导委员会,下面还有5个工作小组,其中有100个员工,大部分都是管理层,都在这5个小组里面。
我们还有一个委员会,就是对外对内的沟通,还有怎么样参与策略,定了一个很好的结构。有了这个结构就比较完整了,比如我们定策略就从董事局一直定下来,到每一个小组,每一个前线员工,同一时间每一个小组成员发现了什么可以做得更好,也可以提到管理层,一直提到董事局,做一些决策,从而做好我们的工作。
其实我们在2020年的时候做了一个回顾,有超过80个KPI已经达标。2021年又另外设定了40个目标,为2025、2030年定了一下新的目标。
我们过去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也有一些成就,这里显示的是我们拿到的认证,做到了全球领先地位。
特别要提的是道琼斯可持续发展世界指数,我们从2015年开始就是成员了,2021年位列全球第七,亚洲首位,这是我们做得比较好的一点。
从2017年开始,我们是全球房地产可持续标准全球业界领导者。在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里面我们从2015年就是首位的,也是AAA评级,另外几个就不一一说了。
怎么去实践在这方面的工作呢?我们先定下目标,2021年9月成为全国(包括香港)首个获正式批核1.5度科学基础减碳目标的地产发展商,预计2025年我们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减少25%,到2030年减少46%,到去年基本上达到了23%。
下游出租资产预计2030年关键绩效指标减少28%,其实2021年已经达到超过34%,当然这里也有一些疫情的原因,所以不可作准,未来还有很多挑战。
另外一个范围就是基本商品,2030年要减少25%。这几个范围怎么去实现,我们有很多措施要做。范围一及二,就是投资多项节能措施,电气化转型,还有用更多的可再生电能。另外上下游出租资产、资本商品我们都有一系列的措施。
我们从设计开始已经按照国际标准、绿色建筑标准去做,这里所有的项目都拿到了LEED标准,特别是三里屯太古里拿到了铂金级认证,广州太古汇也拿到了铂金级,还有国家绿建认证。
如果要减碳,怎么去做呢?节能方面非常重要,我们建筑方面也一直在做。过去跟清华大学成立了一个研究中心,已经超过十年了,一直在做调研、调试、再调试,从各个方面减碳。
另外还有一个策略,刚才施耐德也说过,我们跟它合作建立一个能源管理平台,还有一个集成直流微电网,想尝试用另外一个方式去减碳。
再说回再生能源,其实我们一直有做光伏发电,北京颐堤港、三里屯太古里都做得比较好。2019年成都远洋太古里跟博舍酒店拿到了100%的可再生能源,就是我从水电或者光电里面拿到的。广州去年7月也是达到了100%可再生能源,用清洁能源发电,其实我们内地47%项目已经在用清洁能源了。
2015年就做了隐含碳的调研,我们跟香港科技大学完成了先导研究,研究究竟建筑材料里面,比如说混凝土、钢筋占碳排放或者隐含碳多少?做了这个调研之后,最后用从摇篮到工地的方法调研,从资源提取、材料制造、物料运输、工地去算隐含碳是多少。
这个报告在前年世界绿色委员会进行了发布,也是全球第一家研究商业办公楼隐含碳的含量怎么样,可以怎么做得更好。我们按照这个标准,找一些低碳的混凝土,找一些回收量比较高的钢筋,让隐含碳减少了10%。
租户方面怎么可以做得更好?2017年我们对所有商场、酒店内所有餐饮租户推广绿色厨房倡议,希望他们可以参与。截至到2022年7月底,内地共有46家餐饮拿到这个认证。
今年刚推出2.0的版本,更全面、更科学,当然难度就更大了。租户也达到了更高的级别,其中91%餐饮租户获得了“绿色厨房”认证,很多餐饮也愿意投放资源跟我们共同努力做好环保的事情。
另外就是办公楼住户,比如说能源审计方面,从2013年开始已经免费帮他们做能源审核。看一看用电量是怎么样的,还有多少空间可以更好的减排。内地出租物业面积20万平方米的租户帮助他们做能源审核,其中潜在年节能量可以达到590万千瓦小时电。
去年在香港推出一个新的约章,叫“环境绩效约章”,这个跟绿色租约差不多,但是我们不是租约,而是一个约章,我们希望他承诺跟我们合作怎么做好环保、减碳。他们装修或者翻修的时候,我们希望能从能源、水、废弃物、材料、健康、认证各个方面做一些工作。
另外如果已经在营业或者在办公,我们去看一看他们在各个方面的结果怎么样,目标是2025年可以减少50%的碳排放。
再说一个绿色债券,我们从2018年开始到2021年9月30日发了五次绿色债券,还有一笔绿色贷款,所有拿到的资金也投放到项目里面。到2022年5月31日,40%债券及贷款其实都是来自绿色金融,我们的目标2025年可以达到50%,2030年可以达到80%。
还有一个就是社区营造,这也是我们很重要的支柱。社区按照四个纬度:社区活力、社区福祉、社区韧性、经济民生跟清华大学做了研究,去年7月发布了报告。
未来我们会怎么做?就是低碳及资源高效组合数字化,还有通过环境绩效约章提高租户参与度、不断发展绿色金融来源。
应对气候变化,我们一“拼”实现!如果只是业主去做是没有用的,我们希望参与者跟我们一起做。
这里有两个二维码,一个是2021可持续发展报告。右手边是SD230微信公众号的平台,每一周我们做了什么工作,每个项目发生了什么情况,在这里都可以看到。
撰文:许志忍
审校:劳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