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报道 | 安邦地产雪国

观点网

2018-02-25 22:15

  • 现在它的前控制人再没有时间去回味这个已逐渐壮大的安邦地产雪国,在几个月前被宣布无法履职后,他已没办法亲手将安邦2.0的梦想照进现实。

    观点网 “好似食尽鸟投林,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红楼梦中的贾府,与今日之安邦,在不同的时空里划过了相似的弧线。随着董事长被公诉,企业被接管,保险巨头安邦集团被神秘笼罩的过往,终在2月23日翻了篇章。

    当天,保监会以一则监管函以及三则公告正式披露对这家民营险企的调查结果。安邦因在资金运用上违反了相关规定,保监会要求安邦调整董事长吴小晖的职务;同时,保监会宣布将对安邦集团实施为期一年的接管。

    在坐拥近2万亿资产的宝座上跌落下来,安邦并不至于像贾府一般“塌了楼”,保险法相关规定将促使相关机构帮助这个与几千万投保人以及数十家上市公司攸关的企业找好下一个东家。

    “接管过程中,接管工作组将积极引入优质社会资本,完成股权重整,保持安邦集团民营性质不变。”

    接管公告中保监会这最后一句表态起到了稳定市场的作用,2月23日当天,安邦系股票大多上涨,这与2017年6月吴小晖“不能履职”时的普跌相异。

    安邦的不动产投资

    那么,过往巨无霸般的安邦帝国是如何陷入“无主之境”的呢?

    事件或许可以从去年中开始的安邦诸多变故中寻找到征兆,也可从安排近年来在海外的多笔巨额投资引入,成立以来两度巨额增资的不寻常动作中找到些线索,甚至从14年前安邦创立时的股东名册说起……但在时间的大幕最终落下之前,一切还有待评说。

    现在,前控制人已因“集资诈骗、职务侵占”被提起公诉,保监会监管函指出,安邦在资金运用中违反了多项法规与规定,其中包括《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保监发〔2010〕80号)。

    据了解,保险资金可以投资基础设施类不动产、非基础设施类不动产及不动产相关金融产品。虽未指明安邦违反哪一项规定,但安邦近些年来在不动产领域的投资确在多家保险机构中锋芒毕现。

    2014年8月,保险业新国十条颁布,鼓励保险公司通过投资企业股权、债权、基金、资产支持计划等多种形式,为科技型企业、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同时,支持保险公司尝试多形式、多渠道“走出去”。

    这一年前后,部分险资玩家潜伏A股及H股扫货,成为资本市场的又一支生力军。安邦在2014年内举牌金地集团、金融街、华业地产(现称华业资本),并于次年举牌万科A。参与这一场资本竞逐的其他同业还有富德生命人寿,其早在2013年便入股金地集团、佳兆业,并与安邦在金地集团股权争夺战中交过手。

    安邦集团、中国人寿、阳光保险、泰康人寿等险企也或多或少在这一年内加码了境外不动产投资,他们尤为青睐酒店资产以及伦敦核心地段的写字楼。

    2014年,安邦以19.5亿美元收购纽约华尔道夫酒店为代表,开始了它在海外以及不动产领域的攻城略地。这家百年酒店接待过多国名流政要,在被安邦收购后目前已进入整改期,部分酒店房间将被改造为公寓出售。

    进入2016年,安邦又加入了收购喜达屋酒店及度假村的竞赛,出尽风头,最高出价达140亿美元。

    而在两家企业竞价愈演愈烈之时,安邦也着手收购美国豪华酒店集团Strategic Hotels & Resorts,交易价达65亿美元。后者在美国拥有16处地产,包括华盛顿特区的四季酒店、纽约曼哈顿埃塞克斯酒店、加州的尼古湖丽思卡尔顿酒店、旧金山的威斯汀酒店等。

    虽然在喜达屋收购上安邦最终不敌万豪,但外界也由此再度窥见了这家平地而起的保险巨头庞大资金实力及跨境跨行业扩张野心。

    安邦近年来海外不动产投资整理

    备注:数据来自公开报道,部分收购安邦并未正式确认

    外界曾报道,安邦有意收购伦敦、加拿大、美国以及日本等多宗物业,但交易并未完全得到安邦一方的确认。不过前控制人吴小晖就曾在2017年3月某场关注欧洲经济的论坛上称,欧洲有很便宜的资产值得去买。

    在国内,安邦也不时在公开市场出手,包括较早时期获取的北京CBD核心区Z9、Z10相邻地块,以及2017年竞得的温州桃花岛组合地块、深圳后海商业用地等。除此之外,安邦早在2010年竞得的北京Z5地块在去年中被曝出仍处于开发停滞状态。

    而更为外界津津乐道的收购事项,则是安邦曾与美国总统川普的女婿库什纳家族就纽约第五大道666号的投资进行过谈判,但最终这笔传闻中的4亿美元交易因各种原因告吹。

    险资大鳄地产面纱

    2004年成立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安邦在众多保险公司中并未显露头角。2014年后,国内保险业再度爆发,全国保费收入规模发展至2016年已达3.09万亿元,位列全球第二名。

    也是在2016年,安邦集团的保费收入达到了5041亿元,成为全国第三大保险集团。

    此时,安邦一路高歌猛进,虽然外界颇为担忧它所销售的高风险产品,但保险资金确实成为其投资不动产领域重要的钱袋子。

    但现在它的前控制人再没有时间去回味这个已逐渐壮大的安邦地产雪国,在几个月前被宣布无法履职后,他已没办法亲手将安邦2.0的梦想照进现实。

    不动产投资是安邦迈向全球的见证之一,但自安邦加码海外并购以来,争议并不少,如股东结构及资金问题。其前控制人曾称,安邦在海外的投资通过在国际上融资,并未使用到外汇。

    安邦退出竞购喜达屋时曾公布原因,称是出于多重市场因素考量,但交易对方知情人士则对媒体透露,安邦未能证明其具备全现金收购喜达屋的财务能力。传闻还称,监管机构对保险公司海外资产的限制或是主要原因。

    现在,同样列席海外投资大户的万达及海航已在处置各自的海外资产,安邦自去年来也不时有出售海外资产的传闻,但目前未有实际动作。近日,国际知名媒体彭博援引相关知情人士称,黑石集团正在洽购华尔道夫酒店和Strategic Hotels & Resorts Inc.,但洽谈仍处于初步阶段,最终或许不会竞购任何资产。

    分析认为,虽然前控制人虽然面临司法起诉,但监管机构的接手意味着处于舆论风口浪尖的安邦或将进入崭新阶段,过去同样因董事长被指控职务侵占而被接管的新华人寿就是一个例子。

    至于这次变动对旗下相关地产投资的影响,市场则猜测,一部分海外不动产投资或将被清理。而2017年至今,安邦海外不动产投资的动作已然有所减少。

    上市公司方面,包括金融街、万科、金地集团、中国建筑等企业都在事件当天宣布已收到安邦集团的书面通知,安邦集团称有充裕的现金储备,近期没有减持股票的计划。

    据统计,安邦系概念股涉及二十余家上市公司,集中在银行、房地产等蓝筹股,整体市值规模达两千多亿。在房地产领域,安邦主要持有金地集团、金融街、中国建筑、万科A、保利地产及远洋集团等,这些股票的市值大约在千亿元左右。据观点新媒体查阅,安邦主要透过安邦人寿、安邦产险、和谐健康险及相关资管产品持股。

    安邦集团于地产及建筑装饰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持股情况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三季报,股价按最近一个交易日收市价算

    时光回到收购华尔道夫的时刻,交易完成后的吴小晖曾在哈佛大学招聘会上发表了一场演讲,除了分享这场收购财技以及安邦的投资逻辑外,他曾自豪地表示投资金融街、民生银行以及招商银行上的浮盈不浅。

    如今,这些颇为壮观的投资往事失色不少。而且,分析认为,随着吴小晖渐失控制权以及日后安邦的股权重整,困扰国内外交易对手的安邦股权结构或许在未来能更多地为外界所知。

    原报道 | 用事实说话,用客观、深入的态度记录和报道;洞察全局,综合分析,运用材料与数据,呈现新闻报道原有的面貌。

    撰文:张凯璇

    审校:徐耀辉

    致信编辑 打印


  • 相关话题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资本

    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