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渝置地业绩会:要实施稳健的发展方针
时间: 2014-08-29 04:01:24    来源: [ 观点网 ]

“我们觉得稳重比超出预算健康一点,比较好一点,长远来说这有助于公司健康发展。”

  观点网 在8月27日举行的中期业绩会上,中渝置地的管理层在谈及销售、拿地及财务状况等方面多次强调,公司要实施稳健的发展方针。

  2014年上半年,中渝置地录得收入达47.8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约261%;净利润9.1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972%;每股基本盈利31.38港仙。

  对于上半年净利增长的原因,中渝置地管理层认为,业绩好是因为公司开始进入收成期,上半年项目开始交付竣工,大部分也是两三年前的成果。同时,考虑到自身的现金状况,公司选择将重庆照母山项目出售,并净赚3亿多元。

  中渝置地管理层表示,公司采用比较灵活的策略,如果市场放缓或者出现插曲,能够将可以套现的地皮及项目出售,以此赚取利润。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面对经济及市场环境的不景气,中渝置地录得合约销售29.27亿元,较2013年同期减少37%。按2014年合约销售目标110亿元计算,上半年该公司完成度仅为27%。

  因此,中渝置地将希望更寄予接下来的几个月:“下半年,我们还有70-80亿元的预售项目推出,希望市场表现可以更加好。”

  不过,中渝置地管理层也强调,公司一贯都不会专门降价以获取现金。由于公司的目标是刚需、首次购房的买家,若产品设计好、质量好,就不会愁卖。

  截至6月30日,中渝置地的土地位于重庆、成都、贵阳、达州及西安5个城市,土地储备的建筑面积达1350万平方米。

  同时,上半年中渝置地并未有拿地动作。管理层解释称,公司收购土地要“很小心、谨慎”,只有地点好、回报率高以及总体量够大才会出手,也要考虑公司的财政情况。

  对于未来的土地储备,中渝置地管理层保守表示,公司还是要留在西部扩张,一线城市则基本不会考虑。

  项目方面,中渝置地重点的投资项目是重庆渝北区项目。该项目由4块地组成,约有200多万平方米的开发体量。其中,公司需要在一两年内开发至少100万平方米,在这方面需要非常多的资金。

  而在融资方面,强调稳健财务风格的中渝置地通过依靠内部财力、住宅套现来支持项目的开发,并未有其他高成本的融资举动。

  据中渝置地管理层介绍,公司的借债利息基本维持在6个百分点左右,负债比例也一直维持在很健康的水平。

  “我们觉得稳重比超出预算健康一点,比较好一点,长远来说这有助于公司健康发展。”

  以下为中渝置地2014年中期业绩发布会现场现场问答整理实录:

  现场提问:内地很多房地产商都说下半年的市场十分不看好,万科都跑去转型,但是看到公司供量很大,是不是表示公司看好内地房地产的市场?竣工楼面面积升了260%,其实最终卖了多少?上半年纯利增长很多,是不是有一部分已经卖了的项目今年才入账?另外,纯利增长那么多,为什么不派息?

  管理层:我们上半年的成绩这么好,是因为我们现在开始进入收成期,其实已经进入收成期,有很多是两三年前努力的成果。在上半年我们开始交付竣工楼,另外也将重庆照母山项目转让给其他发展商,并赚了3亿多。

  这表明什么?表明我们的管理层能够洞悉市场的动态以及走势。如果市场放缓或者出现什么插曲的话,我们都能够将我们认为可以套现的地皮出售,以此赚取利润。可以说,一个大的项目需要几年开发,但是我们这次成功转售出去可以降低其中的成本,和将来项目开发后可以获得的回报差不多。所以我们集团比较灵活一点。

  另外,我们很关注财务状况,非常注重现金流以及负债比率。只有财务健康的公司才可以长期增长,它才不需要受到任何外来的压力。所以,你可以看到我们很多项目是很需要减价出售的。我们的产品的设计、质量是非常好的,我们非常有信心。

  至于中期派息的问题,我们集团一般都是等到年尾的时候才派息。尤其是现在有几个大型的投资项目,我们要储备足够的弹药以及足够的财力保证这些项目可以开发成功,所以这个也是我们考虑的因素之一。

  上半年纯利增长,说是部分卖了的项目今年才入账是不可能的,我们不能这样做。我们什么时候交楼,要看买家什么时候来拿钥匙,什么时候登记。可以说我们的收成期到了之后,陆陆续续会有很多项目会推出来,而且会落成。我们下半年有不少项目都会落成。

  现场提问:今年的合约销售目标是110亿,但前七个月只实现33亿,公司怎么样看今年的目标?会不会下调目标?下半年的出货量有多少亿?

  管理层:下半年预计有70-80亿的库存可以出售。如果我们能够成功卖出去这些项目就可以达标。这个是大市场的气氛,买家的观望态度、银行的借贷支持程度等因素影响。但是我们公司会继续努力去争取。

  现场提问:公司下半年有没有拿地的计划?在哪些地方会拿地?土地市场方面很多地方都存在流拍的现象,竞争没有之前那么激烈,对于公司来说是不是一个机会?现在很多房企都提出要回归一线,公司往西部布局的主要考虑是什么?

  管理层:我们收购土地都是很小心、谨慎的,没有说我们为了买地去买地。我们有很多机会拿到很多块地,也有很多公司跟我们谈合作、投资,但我们对于土地有很高的要求,就是说它的地点好、回报率高以及总体量够大才会出手,也要考虑到我们公司的财政情况。

  去年地价很高的时候,我们都没有参与。我们有去试过竞拍,但是都不成功,叫了一两次价就停了,因为那个价格实在接受不了。所以,我们很小心。我们管理层一直保持非常强的状态,手头上的现金有80多亿,随时可以动用。

  你说得没有错,最近拍卖的情况不太激烈,而且可能会有机会可以找到一些好的地块。所以我们一直在等,等到最适当的时候会出手收购地块。这不是很急的事情,我们的土地储备足够未来五到六年的使用。

  同时,一线城市基本上不会去,我们还是要留在西部扩张。因为西部这个市场很大,有很多城市GDP增长非常好,杠性需求很高。如果我们能在好的地点做出好的产品,那我们是不愁卖的,这也是非常稳健的发展方针。

  现场提问:上半年合约销售离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会不会减价来促进销售?还有想问一下,公司怎么看内地房地产下半年的市场表现?刚才提到有几个大型投资的项目,是已经完成了还是正在建设中呢?大概需要的资金要多少?

  管理层:我们大的投资项目就是渝北区项目,那里我们有200多万平方米需要开发,其中这一两年我们最少要开发100万平方米的商业项目,在这方面需要非常多的资金。至于下半年,我们的所有的资本开支是50亿,这包括住宅、商场,还有七八亿的地价款在2014年到2015年需要支付,对于公司来说压力压力不是很大。但是我们都要很小心地去做。

  下半年,由于我们还有70-80亿的预售项目推出,希望市场表现可以更加好。如果买家购买信心回升,加上地区的刚性需求、银行的借贷可以配合的话,我们会更加努力。

  减价方面,我们一贯都不会专门去减价以获取现金,我们没有这方面的压力。一点点的促销办法当然会有。当其他发展商一度在减价时,欣赏我们楼盘的买家贵一点都会买,所以我们要做好一点。

  现场提问:公司的项目主要集中在重庆跟成都,市场的数据说成都跟重庆的商场的空置率是比较高,公司怎么看这两个市场商业地产的发展?现在公司的一个整体成本是怎么样的?主要的融资渠道有哪些?公司在项目方面商业跟住宅的比例是什么?在商住方面一个是持有跟租售的比例又是怎么样?公司在选择持有跟租售的比例是什么样的?

  管理层:商业部分如果是优质的商业物业,比如说像香港的太古广场那么好的项目我们一定会保留,作为一个长期的租金收入的来源。我们渝北地块重要的商业物业,我们现在已经基本上找到非常重要的买家,已经签了合同。所以这方面我们不担心。

  对于写字楼,我们其实有几栋写字楼在这里开发,有好几栋已经全部卖出去了。现在还有几家公司跟我们商谈,其他的写字楼都会出售,我们总部也要用一部分写字楼。所以商业部分对于我们来说,应该不会有很大的压力。尤其是渝北区的商场,由于它的地理位置、配套都好,也是地铁上盖项目,未来会变成重庆市内最火的一个高级商场。

  融资方面我们基本上是靠内部的财力,开发的住宅可以套现来支持物业的开发。另外我们有银行的贷款,国内及香港的银行都非常支持我们。我们没有做什么其他融资,只是因为成本太高了。我们借债的成本维持在6个多百分点,非常低的,如果利息太高就等于是替他们打工的,没有什么意思。

  公司的商业跟住宅的比例,特别是商业方面持有以及租赁的比例方面,我相信我们公司主要以住宅为主,有一些商业可能因为地点或者是因为它的量太少了,这些我们卖掉,但是重要的商业物业我们会留着,我估计将来投资项目为我们集团带来的贡献占每年收入的20%。

  现场提问:关于商业项目的比例,因为公司刚才有提到主要是住宅项目占大部分,渝北区主要是商业,我想问一下主要是做商业的有哪几个项目?占的总比例是多大?净负债率今年还是有一些上升,可不可以描述一下?因为你刚才有说到融资的组成结构,有中国内地的,有香港的,也有国外的?

  管理层:国外的融资没有,只是香港跟大陆。

  现场提问:国家政策关于限购对于公司的影响大不大,那些地区限购开始松动,对于未来的发展有没有影响?

  管理层:首先重庆是没有限购令的,所以这个其他城市的松动限购对于重庆没有影响。在成都、贵阳,这些地方有松动的话会对市场有鼓励的作用。但主要还是看买家的信心以及购买欲,如果他们觉得楼价已经降到最低了,地价开始上来了,拍卖的结果不错了,他们就会出来买了。基本上,我们在西部地区的目标是那些刚性需求、首次购房的买家,产品设计好、质量好就不会愁卖。

  关于渝北区,我们4块地里面的商业比重是比较高,住宅只有大概20万平方米。但是周边其他的项目都是住宅,所以我们希望周边住宅的预售、收入可以支持我们开发重要的商业。

  负债比率方面,一直以来我们的负债比率都不高,这个也是张主席要求的。他一定要把负债比率维持在一个很健康的水平。虽然你们可能觉得我们没有那些负债比例高的企业那么激进,但是我们觉得稳重比超出预算健康一点,比较好一点,长远来说这有助于公司健康发展。

  现场提问:刚才管理层提到公司有一些项目也想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实现?想问一下公司对于合作方的选择有一个什么样的标准?现在有很多公司都出转型,公司有没有这方面的考虑?

  管理层:我们是不会转型的。我们还是关注房地产开发,主要是住宅为主,主要集中在中国西部。至于合作的伙伴,我们有好几个,在重庆、成都、贵阳各有一个。我们要考虑到他们的管理能力、财务状况,手上的产品质量,他们过往的起步过程等因素,都是我们要考虑的。在对方能够带来1+1=3到5的情况下,我们会很乐意和他们进行合作。


(发稿:见习编辑 钟凯、张常旺    审校:武瑾莹)
关注观点新媒体
官方微信二维码
24小时热点>>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