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8月22日,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同时发布两则消息,一则忧内患,另一方面则是大举反攻外敌的入侵。当天,金融街控股首先公布了其中期业绩,2014年1-6月金融街净利润同比下降五成,且预计今年前三季度的业绩还将继续下降。
另一方面,金融街控股还宣布,将以不超过2.5亿元,每股7.5元回购自家1.1%的股份。对此,在业内人士表示,在安邦系大举增持该公司股份并逼近10%的举牌线的背景下,金融街此举正是为了严防环伺门口的野蛮人——安邦系险资。
今年对金融街控股而言,无疑是多事之秋。8月初,金融街控股刚刚完成人事风暴,董事会人事几乎全部变动。在此背景下,外界不禁疑惑,面对业绩不断下滑的内忧,和环伺在门口野蛮人,人事大换血后的金融街控股未来将何去何从?
业绩下滑调低年目标
根据中报,截至2014年6月30日,金融街实现营业收入43.17亿元,比2013年同期下降33.35%;营业利润为6.07亿元,同比减少49.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51.22%。
同时,金融街控股预计,今年1-9月公司的净利润仍将继续下滑,约为6.72亿~8.73亿元,与2013年同期相较,或下降约35%~50%。
另外,上半年金融街控股实现房产销售签约额约110亿元,降7.37%。若按其2014年销售目标计划,即较2013年增长约10%至250亿元,上半年其仅完成目标44%。
对于惨淡的业绩,金融街控股方面表示,主要受开发项目结算排期的影响;“公司收入和利润存在季度间的不均衡性,2014年公司结算项目主要分布在第四季度”。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金融街控股净利润的下降幅度要远远大于营业收入下滑幅度。对此,金融街控股解释称,净利润大幅下滑则是因为公司的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较去年同期增加。
“其中财务费用增加的原因为公司加大土地资源储备力度,新增上海、广州、重庆、天津等地项目;管理费用增加的原因是公司新增上海、广州等地子公司,但尚未产生结算收入。”金融街控股进一步表示。
据熟悉金融街控股的分析师透露,今年上半年和三季度,金融街控股开发收入下降幅度较大主要源于重要结算项目月坛中心在年底竣工交付,并将于四季度集中结算,这是全年开发利润的重要来源。
对于金融街控股下半年的走势,业内普遍持谨慎态度。中金公司分析师宁静鞭认为,下调金融街控股2014年销售额预测8%至230亿元。
在宁静鞭看来,尽管金融街控股下半年主力在售项目比较多,有南宫保障房地块、京西项目、中信城B/C/D地块、重庆融景城、天津世纪中心和和平中心及月坛南街项目尾盘,但其新布局的广州、上海项目预售预计要等到2015年,因此这些业绩可能受限。
回购股权反击野蛮人
金融街在宣布中期业绩的同时还展开了对入侵者的反击,其宣布回购部分社会公众股份。
股份回购方案显示,金融街控股拟以不超过7.5元/股的价格,回购总金额不超过2.5亿元,预计可回购股份3333.33万股,占目前总股本的1.1%。而以金融街控股2014年半年报的财务数据为基础,上述回购完成后,预计公司每股收益将提高0.001元。
消息一传出,金融街控股股价应声涨起。至8月24日,其股价当天涨达6.83%至6.57元/股;不过,随后一天(8月25日),其股价又小幅回落0.61%至6.53元/股。很显然,目前的股价距其7.5元回购价格上限尚有一定的空间。
对于为何拟实施此次回购,金融街控股表示,目前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低于净资产的现象与公司的内在价值并不相符;“回购公司股份是为维护公司市场形象,增强投资者信心,并综合公司财务状况、未来发展、合理估值水平等因素,及市值管理角度考虑的决定”。
市场分析认为,金融街控股在西城区国资委中地位重要,2013年在西城区直属国有企业中,公司资产占34%、利润占比达56%;“金融街控股无疑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地产股,作为主营核心地段商业地产的房企,市场普遍看好其发展潜力”。
也正因为如此,金融街控股才吸引险资“野蛮人”入侵。今年4月末,安邦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和谐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万能产品宣布累计增持金融街控股1.51亿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首次举牌。
不过,金融街控股的大股东北京金融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迅速做出回应,5月份便增持金融街5500万股,将其持股比例一举由27.92%增至29.74%。
此后,险资再无相关动作,便有业内猜测,安邦放弃图谋?然而,事实证明,对险资来说,金融街控股是一块难舍的好“肉”。
根据金融街控股的中报,截至2014年6月30日,和谐健康保险产品已经持有2.69亿股股份,占比8.88%;而其一致行动人安邦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型投资产品也加入增持行列,持有3372.82万股,占比1.11%。这意味着,截至上半年末,安邦系已经合计持有金融街9.99%的股权,逼近二度举牌线。
对此,有业内便指出,金融街控股管理层这一招,让入侵者安邦骑虎难下;“金融街控股此番推出回购计划或许是为了催涨上市公司股价,抬高安邦系的增持成本,从而间接遏制安邦系‘狂风暴雨’般的增持行为。”
此外,也有业内表示,金融街控股管理层如此在意,可能与后续的计划有关;“毕竟华嘉胡同拿地事件可以看出,金融街管理层的活动能量是很大的”。
人事换血金融街南下
在中期报告中,金融街控股强调,于2014年8月,公司产生新一届董事会和管理团队,将深入研究制订公司三年业务发展规划,未来将加快发展速度,提升市场竞争地位为目标,促进商务地产做大做强,打造商务地产领先企业。
根据其人事公告,今年8月1日,金融街控股董事会完成换届选举,包括1名总经理和8名副总经理的高管团队走马上任。
其中,此次换届选举聘任之前的董事高靓替代吕洪担任金融街控股总经理,吕洪则留任董事和公司治理委员会委员。
此外,金融街控股原有的副总经理团队将由原来的3人扩展到8人。而此前只有3名副总经理,且均在2014年6月底任职期满。其中,栗谦和王志刚继续留任副总经理,于蓉则离任。
另外,金融街控股新任副总经理职位的其余6人,均是自今年8月1日才开始任职,分别是黄旭明、杨轩、祝艳辉、郑周刚、吕洪斌和盛华平。据介绍,除了黄旭明外,其他5名副总经理均在金融街控股的全国各附属地方房产公司拥有相关的管理经验。
有业内人士分析,金融街控股的高管团队大规模换血,或许也将意味着其发展策略亦有变动。不过上述猜测还未得到金融街控股方面确认。
对于此次人事变动,金融街回应观点新媒体称,并不会对公司的整体发展布局造成大影响,未来公司还将继续加强全国布局,着力推进商务地产的发展。
事实上,今年以来,一向以北京金融街稀缺资源自傲的金融街控股,也面临着模式复制与扩张的需求。年初以来金融街控股首入上海和广州,大举挥师南下。
中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金融街控股分别在上海、广州、天津、重庆等地获取6个项目,土地总投资额约103亿元,新增项目总建筑面积约93万平方米。?
此前,金融街控股董秘张晓鹏在投资者交流平台上透露,2014年其年度投资计划200亿元,上半年已完成全年计划的51%。此外,董事长刘世春也指出,上海和广州是公司今年拓展的地区,希望未来成为公司新的增长支柱。
在完成人事换届后,金融街控股在中期报告中强调,公司将抓住土地市场机会继续加大商务地产土地储备力度,并适度补充快速周转型项目,下半年还将积极探索旅游文化、医疗、教育、养老等产业和地产协同发展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