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
观点报道 >
博鳌房地产论坛 >
>
正文
博鳌特写 市场化概念下的城镇化是与非
时间: 2014-08-07 20:17:31    来源: [ 观点网 ]

“在市场条件下的城镇化和非市场化条件下的城镇化是非常不同的概念。”

  2014博鳌房地产论坛·特写  8月7日,观点新媒体主办的“2014博鳌房地产论坛”如期举行,当天上午大会中,多位业界精英对城镇化进行争辩与讨论。

  “什么是市场?如果政府在拼命地用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来撑这个市场,这就不叫市场,这就给城镇化带来影响。”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认为,城镇化没有取得一个正常的发展过程。

  在任志强看来,现在的矛盾是因为户籍制度问题,导致城镇化发展速度是受阻的,不是一个市场化办法形成的。

  “在市场条件下的城镇化和非市场化条件下的城镇化是非常不同的概念。”任志强进一步指出,如果充分市场化,城镇化率的速度还会加速。

  “针锋相对”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城乡建设经济系主任陈淮反驳任志强称,除了信贷政策和保障房政策的调整,还有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的政策,这个市场和政策可能有些差异。

  “政府想做的事情不一定和市场是一致的,政府希望大家到中小城镇去,但大家都想到大城市。”

  陈淮强调称,不管是金融还是土地,提出市场化,这叫政策,“别以为救市是政策,那不是什么政策,都是市场造出来的”。

  香港恒隆集团、恒隆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启宗则有不同意见,他认为,如果土地是国有的话,市场就不可能太过市场化,一定有相当程度的非市场化,“城市化本身是一个穷人进城的过程,这些人没钱,有住房的需要,但是没有住房需求;因为其没有货币,需求是有货币购买力的需要。”

  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经济学教授樊纲则反驳称,我个人一直鼓吹城市化,城市化的根本含义是取决于规模效应,取决于具体效应。

  对此,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蒋卫平也赞同,他表示,城镇化和大城市化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一定资金实力、购买势力的人愿意到大城市,“大城市要不要发展,是不是要限制特大型城市,这是需要思考的。城镇化还是指乡村、小城镇转化为城市,大概是这样的一个定义。”

  蒋卫平指出,很多人都希望房地产市场越来越市场化,“我承认中国的房地产某些方面是需要越来越市场化,但是全世界的住房市场都不是完全的市场化。”

  “城镇化不断落实,为房地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同时包括棚户区改造的力度加大,也为开发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蒋卫平仍让比较乐观。

  此外,另一位乐观派首创集团董事长、首创置业董事长刘晓光认为,中国的城市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房地产也具有持续的推动力,包含中国城市化的推进、常住人口城镇化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的双比例支撑,以及户籍制度的改革使更多的农村居民变为城市居民。



(审校:徐耀辉)
关注观点新媒体
官方微信二维码
24小时热点>>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