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
观点杂志 >
评论与意见 >
>
正文
中国房地产进入下半场
时间: 2014-06-08 15:59:20    来源: [ 《观点》杂志2014.6月刊 ]

“今天房地产市场已经不是简单的上还是下,而是冷热不均、供需错位。”

  市场面临的问题不是简单的买卖问题,实际上综合了很多东西。我们可以看到,今年开局以来经济面临着威胁,增速放缓,社会融资活动也继续放缓,所以投资跟消费的减慢不是偶然的。问题就是当中国经济在下滑时,中央政府如何看待当前的放缓?

  本届政府在很大程度上是容忍。李克强总理也表示,不会因为经济一时波动采取强势政策。这是下了决心的,GDP在一季度放缓到7.2%,房地产开发回落也影响GDP,但政府也看到了不能够单纯靠房地产刺激GDP。

  当然,政府并不是没有作为,在新的政策上进行了大的改动,在微调货币政策,在高铁、三农、房地产分类调控等方面进行微刺激,这个微刺激是开发商需要关注的新发展空间。

  我们也看到“稳增长、保就业”,当前就业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大学生的就业结构面临难题。2014年就业目标是1000万,也就是说,今年如果开发商要对行业进行调整,相信在增加就业方面应该是开发商可以做的事情。

  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是经济增长、就业目标的主要风险之一。新型城镇化、结构调整、行业洗牌加剧,都会带来风险和机遇。我们还看到国家在调控思路上、在金融上放开了,金融已经在调整。

  今天房地产市场已经不是简单的上还是下,而是冷热不均、供需错位。一季度全国商品房成交面积出现了负增长,前两次负增长在2008年和2012年,也就是说,这次负增长应该跟上一次有同样的规律,可能会更长。我们也看到一季度回落,尤其是一线城市跌幅明确,不光是二线城市,一线城市的价格也在下调,因为2013年价格上涨比较快,所以2014年调整是必然的。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在缓慢下降,投资拿地在减少,当资金成本增加,叠加效应开始呈现,逐步传递到市场销售终端。今天房地产销售的困难是由经济以及房地产本身综合因素所造成的,而购房者意愿指数也在下降,回落到2012年的低点。

  我们也看到,不同城市之间的成交分化,对于不同城市采取的措施、采取的策略也是不一样的。库存是房地产比较大的问题,部分城市超过15个月,三四线城市的整体库存比较高。

  一线城市供求走势比较强,二线城市也有相对短期、中短期供求走势比较强的城市,西安是较强的二线城市,其他城市都有不同的分类。要根据市场不同的表现,采取不同的策略和对策,千万不要一拥而上。

  我们认为,“优胜劣汰、胜者为王”是非常重要的。回顾2008年以来的市场运行,本次是2012年成交开始回升,已经过了23个月的顺周期,所以市场开始出现下行,这是规律。

  从2005年一直到2013年,市场的下行都是有周期的,所以这个下行也是可以预测的。不同于前两次的降价风潮,2008年是金融危机,2011年是国家主动调整,这次是因为二三线城市库存量大,所以开发商应该在结构上有所思考。

  在这个时候,不同企业的做法是不一样的,对于有些企业需要加快出货。在房地产调整中,企业要提高自身的应对能力以及操盘能力。

  另外就是建议加快转型,应对市场波动能力,要实现业务多元化和延长服务链。我们也认为2014年房地产正面临着分化,中国房地产正式进入下半场。我们的房地产不能够永远只靠开发。

  本文为黎振伟先生在2014城市观点论坛西安行上发表的演讲,有删节。


(审校:劳蓉蓉)
关注观点新媒体
官方微信二维码
24小时热点>>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