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李雯露、鲁鹏 在复地退市之后,复星国际对于旗下的地产业务有了更多的考量。在经过3年的梳理调整之后,复星地产控股被认定为该集团在房地产领域的投资及管理平台。
3月26日,复星国际有限公司在香港召开业绩发布会,执行董事兼董事长郭广昌,执行董事、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信军,执行董事兼总裁汪群斌,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兼财务总监丁国其出席发布会现场,详细介绍了该公司今年在地产方面的发展计划。
复星地控
值得关注的是,复星旗下的地产业务正在发生一个方向上的改变,集团正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在复星地控之上。
据复星集团副董事长、CEO梁信军在业绩发布会现场介绍,在地产方面,复星地产控股今年将会整合集团已有的产业基础,并主要向三方面发展,即产城融合、功能配套以及蜂巢城市。在此之中,配套城市的建设会是一个新的方向。
“与集团的旅游、金融、大健康等产业相结合,我们会有这样一个方向上的改变。除了蜂巢城市之外,接下来我们会进一步打通产业链。比如从保险出发,把医疗、养老与地产开发相结合,健全这条产业链。”
不久之前,复星地产控股总裁徐晓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2014年对于复星而言,是整个地产板块战略成型以后对外布局的元年,也是蜂巢城市投资和实践的元年。
“我们的量化目标是将目前1000多亿的资产管理规模用7年时间做到5000亿。”
目前,复星地控旗下拥有复地、星浩、BFC、星豫、星泓、星颐、星景、星堡、策源、浙商建业等多家开发运营企业。
对于复星系地产业务曾经的上市平台——复地,集团管理层表示,今年复地会坚持住商协同、快速周转,带着“再创业”理念,深耕一二线城市,加大对已经进入城市业务拓展。
资料显示,截止至去年12月底,复星旗下在建以及拟建项目共约60余个,分布在中国26个城市,现有土地储备2500万平米。管理基金和管理资产分别达到143亿和1039亿元。
“蜂巢”概念
外界对于“蜂巢城市”这一概念较为陌生。复星将这一类以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方式参与城市核心功能建设的新型城镇化产品称为蜂巢城市(社区)。
“相比普通的地产开发,蜂巢城市有很多不同。”梁信军介绍,蜂巢城市并不是开发地产,其重点在于建设功能,即建设城市需要的功能。
“比如,一些城市商业发展得很好,就需要金融功能,也有一些城市需要健康功能。我们帮这些城市建设他所欠缺功能。与此同时,还具有辐射能力,不仅仅为我们的社区提供服务,还可以服务于整个城市,提高蜂巢社区周围的土地价值。”
在他看来,蜂巢城市不是单纯的办公楼,也不是单纯的工业园区,而是一个工作、消费、生活都在一起的社区,同时兼具产业以及就业功能。
“在具备城市功能之后,我们既有主流的产业,比如金融产业。也有为金融配套的其他产业,比如少儿、高端医疗、国际教育、中介机构,因为要考虑孩子、文化消费等问题),就要满足与金融服务业配套的需求。”
按照复星的设想,在有了诸多产业功能之后,就会出现更加多元的就业机会。
“从年薪3万元到年薪800万元的岗位就有1万-2万个,这样就可以留住人。”
据悉,复星目前在这方面的项目包括上海外滩金融中心BFC(金融蜂巢)、上海星堡养老社区(健康蜂巢)、豫园商城(文化蜂巢)、海南亚特兰蒂斯(旅游蜂巢)以及湖北、四川等地天贸城(物贸蜂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