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见习编辑 彭飞 一直将自身看作文化旅游企业的华侨城,近日动了用门票融资的念头。
有媒体报道称,在近期的一次机构交流会上,华侨城高管透露,公司准备将欢乐谷的门票作为收益凭证,在深交所挂牌。
华侨城的具体想法为,拟将欢乐谷的门票收入作为一种资产抵押,利用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公开发行,此种产品为5年期债券,规模大概是20-30亿元。
门票融资
虽然资产证券化在资本市场上并不少见,但华侨城此次的抵押物却颇为新颖。
华侨城的高管曾坦言,目前国内已发行过9个资产证券化产品,但主要涉及高速公路、以及污水处理,而在园区方面还没有先例。
不过,在观点新媒体致电华侨城询问是否确有其事时,华侨城董秘倪征表示,上述机构的说法并不太正确。
“作为公司来说,所有融资渠道和资本市场的产品都在研究,但公司管理层当前还没有最终决定,目前还处于一个基础的技术层面的探讨,公司有相关人员在做资料收集和前期的研究工作。”倪征称。
尽管倪征未正面回应此事,但还是有相关机构表明,华侨城目前确实正在尝试以欢乐谷的门票收入进行融资。
一位机构人士就向观点新媒体透露,华侨城此项融资已开始申报,深交所的专家认证会已经通过,目前正在等待证监会的最终批复。
“此项融资方式也得到了深交所的积极推动,因为这也符合当前金融改革的初衷,难度应该不是很大,最终还要看证监会能否批复。”
与此同时,申银万国一位分析师也提到,华侨城此举其实是一种资产打包的方式,属于ABS融资模式的一种类型。
而所谓ABS融资模式,就是以项目所拥有的资产为基础,以项目资产可以带来的预期收益为保证,通过在资本市场发行债券来募集资金的一种项目融资方式。
该位申银万国分析师续称,在特定资产的证券化上,像公用事业和有稳定现金流收入的资产,是当前ABS融资模式中考虑比较多的,而华侨城欢乐谷的门票收入就是属于有稳定现金流的资产。
对于华侨城此次融资事项的前景,上述机构人士表示,如果此项融资获批的话,对华侨城无疑会是一个利好消息,虽然整体融资规模不是很大,但起码可以在融资方式上实现突破,进而支持华侨城其他业务的发展。
“同时,这也是华侨城在地产融资渠道受阻的情况下,尝试的一种新融资方式,希望以此为公司带来更多发展所需的资金。”
其实,华侨城对这种想法也抱有极高期望,“公司希望通过该产品的推出,为未来旗下商业物业、酒店以及其他景区的融资开拓新路径。”
联姻环球影城
除了将欢乐谷的门票收入作为融资方式外,华侨城与日本环球影城的合作目前已有最新动向。
华侨城高层对媒体表示,环球影城项目还在进行当中,现在主要讨论的是最终的价格问题。
倪征也对观点新媒体表示,在与环球影城的合作中,涉及到的相关技术、法律工作已经完成,目前正在进行最后的商务谈判,这其中当然会包括价格以及一些最核心的东西,会涉及到全面管理上的合作以及具体到上海欢乐谷的合作,但最终结果要到8月份才有定论。
事实上,自从迪士尼落户上海的消息由传闻变为事实后,未来如何在主题公园经营上与迪士尼抗衡,就成了华侨城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华侨城想到了联姻环球影城。
2011年9月份,华侨城与日本环球影城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探讨华侨城全资子公司上海华侨城与环球影城成立合资公司事宜,旨在全面提升上海华侨城项目的运营能力。
至于为何会选择与环球影城进行合作,华侨城当时给出的解释是,通过引入国际一流主题公园,可帮助华侨城走上内涵式增长的道路,改善公司现阶段过度依赖门票的收入结构。
而在多数业内人士看来,如果能实现与环球影城的合作,这将为华侨城在上海的拓展带来管理和资金上的双重帮助,也可以提升华侨城全部园区的管理能力,进而增加其园区的经营收益。
目前,华侨城收入结构比较单一,旅游业务中过度依赖园区门票收入的问题比较突出,门票收入占比达到主题乐园收入的70%至80%。
有分析就指出,华侨城能否确保稳定的门票收入以及如何提高门票以外的收入,将成为欢乐谷今后发展的重点,而这也将影响到华侨城此次融资事项的进程。
资金池困境
在华侨城努力寻找新的融资途径,以及欲联手日本环球影城的背后,或许是公司资金上的难题。
相关人士指出,不管是以欢乐谷门票收入进行融资,还是与环球影城的合作,都从另一个方面反应了华侨城资金紧张的情况。因为,在国内资本市场特别是地产融资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选择新的概念进行融资,这应该才是华侨城的初衷。
同时,与环球影城的合作能否最终完成,最重要的一点还是看华侨城能以多大的资金代价引入环球影城。而环球影城显然更具议价能力,因为华侨城急需借助环球影城的管理经验来提升其园区的整体经营能力。
事实上,资金问题近年来确实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华侨城的发展。
据华侨城年报显示,其2007年至2011年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4%、51%、63%、69.69%以及71.17%,而截止2011年末,华侨城拥有货币资金61.4亿元,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共66.1亿元,存在较大偿债压力。
有研究报告也指出,华侨城今年的总建筑支出会很多,去年其资产负债率达到70%,加上房地产整体形势不容乐观,今年在资金方面会相对紧张。
为此,华侨城在今年初曾向大股东华侨城集团提出了借贷计划。3月17日,华侨城发布公告表示,截止2011年12月31日,公司通过银行获得华侨城集团公司委托贷款的余额为134.8亿元,而公司2012-2013年度拟向华侨城集团公司申请在现有委托贷款规模下再新增不高于80亿元的委托贷款额度。
另外,在楼市调控不见松放松的情况下,华侨城主要收入来源的地产销售也遇到了瓶颈。据华侨城此前公布的一季报显示,华侨城期末的存货总额为327.56亿元,而其2011年末就曾达到了历史最高点的317.37亿元。
对于华侨城地产销售缓慢的问题,财通证券日前也指出,由于华侨城在售项目中高端产品占比较高,且90%以上分布在限购地区,短期来看,今年销售将受到房地产调控的冲击。
或许正是基于以上因素,华侨城在融资方面才会有更多的想法。
而关于融资,华侨城副总裁王晓雯在早前的股东会上也表示,由于总体的政策限制,华侨城有超过六年以上的时间未在A股市场直接融资,但是华侨城仍然希望能够寻找更快,更合理的机会能够在A股市场有部分融资,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公司发展的结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