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专题:2012博鳌房地产论坛
观点网 本刊编辑部 五月落幕,盛夏将至,各地的楼市也越来越火热,扬州新政出台数周后,依然无恙,看起来已经得到进一步实施的空间。
沉寂了多时的土地市场逐渐活跃起来,推地与拿地的消息在增多,也最受瞩目,虽然更多的是带有迟疑的目光。
围绕着土地发生的故事也成为了过去一周行业内的焦点。中海在土地市场最为火爆的2009年拿下的70亿长风地王入市,均价3.8万元/平米却让业内大跌眼镜。
虽然中海主席孔庆平信誓旦旦地说“产品定价合理,中海从来不会做亏本生意”。但如果所有地王的身价都如此合理,那么“房价回归合理”的目标也许很快就能实现。
同样是在上海,外滩百亿地王上郭广昌、潘石屹、戴志康、宋卫平之间的恩怨纠葛已进入法律程序,也被业界戏称为四人“斗地主”。
当初老潘挥舞着支票四处叫买项目的时候,也许没有想到拣外滩地王这个便宜,会为自己惹上一身麻烦;而郭广昌手握“优先购买权”,本以为地王已是囊中之物,可以慢慢拿捏实力较弱的戴志康和资金窘迫的宋卫平,但难料商场的波诡云谲。
上述两个地王都是房地产上一轮行情暴涨的时候所出,而那是一个“地王的时代”,所有人都在资本的盛宴中四处游掠,似乎都不需要为明天担心。
但宴席未能长久,一场史无前例的调控风暴迅速席卷全国,并持续至今。
时间已至2012年的夏天,我们必须开始深入思考,房地产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何方?
在中国经济不断向下、宏观调控政策转向稳增长的背景之下,房地产行业如何去适应这样的经济大环境?是期待再一次的峰回路转还是调整与寻找更多的道路?
“当我们不能改变世界的时候,我们就要改变我们自己”,房地产的改变之路又在何方?住宅地产、商业地产抑或旅游地产?金融化还是别的什么?
降价不降价可能已经不是今日行业的主要问题,我们应当将目光放得更加长远一些;格局,有时候也是决定一个企业发展与存亡的关键因素。
博鳌房地产论坛会是一个机会,这是每一年都如期召开的房地产行业的风云际会。在论坛上,我们将聚集更多重量级经济学家、行业大腕、企业领袖、行业精英一起论道“平衡与发展 可持续的中国房地产”。
当中国房地产已经不能再在“调控-暴涨-调控”的怪圈中轮回,而需找到一条全新道路的时候,“平衡与发展 可持续的中国房地产”,旨在从宏观经济、市场、商业模式、资本、产业全方位,从广度到深度,深刻地研判与探讨。
在火热的夏季和火热的海南,你我的心情是否一样期待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