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近日首次透露了房贷压力测试的结果,即房价下跌五成,银行业也可以承受。
刘明康表示:“最坏的情况就是房价下跌50%、30%,这种情况,我们的不良贷款都可以承受,银行业不存在被房地产裹挟这一说,不存在。”
刘明康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些话我们不必去研究,但是他作为管银行的“头儿”,号召响应宏观调控,作为房价下降之后获利减少的代表,呼吁银行们扛住,有特殊的意义,而不是像一些媒体想象的:“暗示房价还有50%跌幅”。
前些年房地产市场被热炒,中央必须做出调控决定,不然百姓买不起、投资者暗藏风险。房价“太胖了”,该减减肥了。但是胖子们一般听到的善意的劝阻,都不外乎“少吃点儿,小心心脑血管疾病”,而不是“别吃饭了”。
今天调控刚刚显现效果,这个顽固的“胖子”,各项指标正在趋于正常,还要巩固效果,而不是让其“饿成瘦子”。
其实,别人警告你发胖,几乎都是善意的;而胖子一下子瘦下来,别人警告起来就会毫不掩饰惊恐:“快上医院瞧瞧吧,你瘦得厉害,不是好事儿。”
发胖,一般都是口福太好;突瘦,很可能意味着疾病来了。
中国房地产也是在“减肥”,而不能“突瘦”。
2008年房价迅速下跌,大家记忆犹新,以珠三角为代表的地区,出现了“断供潮”,业主们停止向银行还贷,因为欠银行的贷款,比当下总房值还多。
银行业专家都知道,房价下降30%,就必然发生断供。打个比方,今天在北京花200万元买的一套住宅,下降了30%就等于变成了140万总价,而欠银行的钱却超过260万元,一般想不开的投资者,就会不给银行还贷。不是他破产了啊,而是他可能放弃这套房子,去市场上买更便宜的房子更值一些。
如果像银监会主席说的那样下降50%的话,“跟银行说拜拜”、“一美元出售别墅”的事儿就不仅仅在美国发生了,中国银行可能就跟美国“房地美”公司与“房利美”公司一样,只能通过回收房屋来折抵债务,手操大量房源而无人接盘。
想必刘明康说话的意思是“坚持调控不动摇”,而不是“饿成瘦子”。
如果他老人家真是话里有话让房价“跌破50%”,银行的不良资产将会以“断供房”为大头,那他们是否要成立一个“最大的中介公司”来处理这些“二手房”呢?
蒋举 观点新媒体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