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

观点时评 >

>

>

正文

观点时评:宏观调控风雪下的地产众生相
作者: 全忠     时间: 2011-05-12 22:06:57    来源: [ 观点网 ]

在宏观调控的宏大叙事背景下,在道德血液的社会各界要求下,地产生物链的每个环节的生存环境自然会发生悄然的变化。

  观点网 小牛是我以前合作过的一家北京开发商的策划经理,北大MBA毕业,英俊倜傥,年纪还不到30岁。一年前经过几轮面试和笔试,入职一家以地产为主业的央企,做房地产板块的品牌总监。

  这家央企目前还没有保利、华润、中粮等央企在地产界的影响力和份额,但今年在北京和上海已经有两个项目推出,接下来将有项目在长沙、青岛等城市亮相,最大的项目据说建筑面积在千万平方米。最有竞争力的是他们的每一个地产项目几乎都会配一个国际品牌的五星级酒店,有的项目还会配18洞的高尔夫球场。

  地方政府愿意积极给地,一是跟央企合作,政府官员不担心别人的说法,二是央企资金有实力,商业敢持有。更重要的是小牛还跟我说,他们企业内部运营管理非常市场化,外人想象的国企的沉疴几乎没有,而且房地产专业服务机构的成熟,也可以让他们迅速越过专业的门槛,上来就可以跟那些有经验的一线品牌地产企业进行竞争。

  老马是我早年在深圳认识的朋友,做乙方很多年,后转战上海,是做营销的一把快刀。两年前,他去了内地一家省会城市,做政府旗下的一级土地开发公司的高管。现在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副市长的直接领导下,将城市的土地经过整理包装后,推销给国内一线品牌地产企业。

  他现在关心的是用什么渠道和方式,最有效率的把土地介绍给那些有实力的开发商。一旦这批整理好的土地卖完之后,他就继续整理那些待整理的城市土地。他说,在这家国企工作其实也很有成就感。

  罗总是一家上市地产公司负责拿地的老总,他所在的公司过去几年一直在京津等地发展。这两年明显感觉到在一线城市拿地的吃力,在北京海淀随便一块建筑面积在5万平方米的土地,地价都要20亿起。

  最近,董事会给了他明确的指令,要全力到三四线城市拿地,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在一线城市竞争力不是很足的地产企业,到了三四线城市发展,无论是资金实力、产品力、品牌力,都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杨兄是东北某省会城市一家有13年历史的地产顾问机构的创始人。手下的人才出去创业的、被甲方挖走的很多,他自己也被称为当地的地产黄埔军校校长。他的企业规模并不大,但服务的客户基本上都是国内一线企业。他不太习惯主动拓展业务,更不愿意去跟别人比拼给甲方的回扣,他说做企业还是要守住商业道德的底线的。他的朋友说他不是个合格的商人。

  在宏观调控的宏大叙事背景下,在道德血液的社会各界要求下,地产生物链的每个环节的生存环境自然会发生悄然的变化。

  顺势而为者有之,固守底线者也有之。根据自己的实力,调整自己的策略,在环境彻底发生变化前,主动应对,是生物界高级动物的普遍选择。

  尽管表面仍是风平浪静,但静水深流的道理则是众所周知。以国人对于政策的应对能力和市场各方力量的博弈规律判断,这次的调控既非短时间能结束,又非理想中的一以贯之。一场暴风雪过后,能够留存下来的生物总会找到自己最适合的生存方式。

  所有的动荡和变化放在历史和时间的象限中,总是短暂的。

  全忠 观点新媒体专栏作者

24小时热点>>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info(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