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武瑾莹 4月30日,作为曾是广州市政府引进香港开发商的首批项目之一的广隆大厦正式举行了奠基仪式。
历时十九载,广隆大厦将由其最初的开发伙伴珠江实业和会德丰继续完成后续事宜。
项目终于奠基
据悉,广隆大厦项目占地8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其中地上31层,由2层裙楼,2栋住宅,1栋公寓组成,地下3层为车库。住宅总套数168套,车位总数320多个,车位比接近1:2。
其中,住宅为100平方米的2房、140多平方米的3房和200多平方的4房,全部户型均为南向,其中3房和4房全部南北对流,公寓为4.5米层高的LOFT产品。
因该项目历时较远,因此该项目的位置相当好,位于东风路与解放路交汇处。现在在广州东风路附近的地产项目已经少之又少。
据披露,广隆大厦最初立项之时并不是住宅项目,而是配合当时广州政府有意将东风路打造为广州CBD的构想,以写字楼立项。
该项目曾是广州市吸引香港房地产商投资的第一批项目之一,也是当年几个项目中地理位置最核心的项目。
当时,项目由广州市政府牵头,香港会德丰与广州珠江实业联合共同开发,但由于征地拆迁等问题,该项目开工一再推迟,以至延怠至今。
十九年的浮沉
据一位曾经在珠江实业工作过的业内人士回忆,当时这个项目是由珠江实业拿下,后经政府牵线与会德丰合作,计划开发一个写字楼项目。
但可惜的是,珠江实业获得项目之时仍是生地,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拆迁平整,而合作伙伴会德丰当时对广州的房地产投资比较谨慎,认为该项目的拆迁成本过高,因此双方在看法上并不一致。
一个直接的后果是,作为实际操作者的珠江实业在进行拆迁工作的同时,本应由会德丰提供的大笔拆迁补偿费等资金并没有到账,双方曾经一度对簿公堂。
广州地产专家韩世同回忆,当时正好在九十年代之初,小平南巡之后,中国出现了一波快速发展的时期,房地产也首次出现了第一次大发展。
各地开始出现开发区热、房地产热,但是主要局限在海南北海等若干地方,全国性的房地产热还并没有开始。
广州政府在当时也是有所行动,一所以就力邀香港企业前来广州投资房地产。
“当时来的基本上都是小企业,像新鸿基、恒基兆业等基本上没有。”韩世同表示,后来这些小企业参与的项目陆陆续续都成了烂尾项目,要不被政府收回,要不就转手他人。
韩世同称,当时很多人都感到房地产过热了,所以也不敢再继续加大投资。1993年左右,中央政府曾经一度下令所有“楼堂食所”项目下马。
韩世同介绍,当时广州的土地政策主要还是“圈红线”,然后企业自行处理拆迁等事物。如果拆迁完成,企业再补齐所有地价款给政府;如果企业进行不下去,那么政府将土地收回。
在1992年房地产大热被紧急叫停之后,1997年香港金融危机,2003年广州房地产大跌,市场黯淡,2007年之后调控不断,直到今日,这个项目才终于动工。
“如同正佳在环市路的那个烂尾项目(大鹏国际广场)一样,将写字楼改为住宅才是盘活的基础。毕竟现在的东风路已经不可能支撑商业项目了,如果是住宅的话,在这个位置,即使是宏调也不用担心销售的。”韩世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