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见习编辑 周文静整理 在观点新媒体4月27日举办的观点论坛无锡行中,金科集团副总裁李战洪在题为“市场与产品篇之吴与魏——金科在无锡”的演讲中提到,城市化率领在35%到70%之间,是房地产最好的发展时间。
李战洪表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房子的属性是不同的。在城市化率占35%的时候,房子是投资品;当城市化率为65%时,房子是资产,这个时候房价的下降,还要看老百姓愿意不愿意;只有当城市化率达到75%以上时,房子就是居所。
李战洪指出,房地产业的发展,包括政策的制订是不能忽略城市化这个大背景的,市场和产品不要误判大势。
以下为李战洪先生现场演讲的实录:
此次演讲题目是“吴与魏”,我用同音字来理解,一个是无所谓,一个是无畏,“后调控时代与无所谓”可能适应未来的发展。如果你能够读懂政策的话,你可能就无畏。今天我就从开发商的角度来说一下市场情况。
一、什么是房子?
有人说房子是公寓,是高层,是洋房,是别墅。一次在住建部开会时,有一个市长提出来,说房子是居所,是资产,是投资品。后来围绕这三个方面我查了很多资料,进行一些分析得出一个判断,就是房市是有规律的:从长期看,房子是居所,从中期来看是资产,从短期来看是投资品。
国八条里面有一条提到要遏制投资需求。但规律是规律,能不能遏制还要我们进行深思。城市化占35%的时候,房子是投资品;城市化率为65%时,房子是资产,这个时候房价的下降,还要看老百姓愿意不愿意;只有当城市化率达到75%以上时,房子就是居所。
2009年,美国的城市化率是83.4%。在美国,每成交一套新的房子,将带动二手房的成交,这个时候房子就是居所了,而不是投资品和资产了。你把旧房子腾出来,搬进新房子,大家都是改善型需求,一个个往上面进行交易。
现在中国的市场上,一手房的成交和二手房的成交并没有达到一比一的联动,房子还是投资品。现在要完成政策的难度可能远远大于制订政策的难度。55%以下的城市化率,刚性需求是为主导;在55%到75%的比例时,则是刚性需求和改善型需求为主导;当城市化率领达到75%以上是,属于改善性需求为主。日本在1985年,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76%。
二、把握态势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包括政策的制订,不能忽略城市化这个大背景,市场和产品不要误判大势。当城市化率在30%时,房地产发展是容易被忽略的,70%以上,房地产业开始缓慢,所以城市化率在35%到70%之间,是房地产最好的发展时间。
出台的政策提出到2030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70%。按照城市发展规律,按照刚才的说法,我们还有16年的好时光。不管政策怎么制订,就是说房地产的大趋势难以改变。
另外,房地产调控呈现一个特点,就是城市化率越高的城市,调整的深度时间就越长,城市化率越低的城市,调整深度周期是最短的,受到影响也是最短的。
未来的两年,将是最难的时间。房地产由于政策的原因,这个行业往往是大年之后是小年,小年以后是大年。在经历了2009年和2010年连续两个的大年之后,必出现两个小年,这种态势,我们要做最坏的准备,收获最好的结果。
三、注意经济发展观点
当人均GDP为800到1300美元,住房发展是起步阶段,属于快速上升的情况;接近8000到13000美元的时候,属于平稳上升阶段;在13000美元以上,则是下降阶段。我们现在看到有些发达国家的房地产业是处在下降阶段,所以从国外人均GDP来看中国,是不合适的,这个中国的特色一定要注意。
关于城市布局,此前有一个论坛,我当时说一线城市做品牌,二线城市做利润,三线城市做规模。
当时,上海一家地产董事长站起来反对,他说他在是一线城市做利润。开发商你的总部在哪里起家,如果在一线城市,在那个城市做利润,对总部在一线城市来说是对的。
此外,就是要定态势要踩准节奏。在价格方面,有价平量增,价平量缩,价降量增,价降量降。在价平量增的时候,要快速增量来实现利润率;在价平量缩时,量要降到最小,如果价平在很长的时间里面,要有限定的预案,包括产品进行调整;在价降量增的时候,一降价就实现增量,这个时候要淡化利润率,以现金流为导向抢占市场先机。
如果降量价也降,就要控制开发节奏和规模,为下一个周期做准备。这个时候如同2008年初,在2008年中有一个阶段,即使降价市场也不响应。
四、用发展阶段论生产产品
当人均GDP为1000美元时,提出什么产品,在2000到3000美元时又是什么产品。经济不一样,我们产品不一样。
房价究竟会不会降,会降多少?首先看确定房价的五大因素:第一个是土地,第二个税费,第三个是成本,第四个管理费用与营销费用,第五个是房子的品质和房子的技术含量。
土地方面,估计政府、包括银行各个方面都不想降的;税费更没有降的可能,而且还不停地在增加;成本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也是不可能降的;管理费用包括营销费用,按照上级的要求,5年之内,收入要翻番,所以也不敢降;房子的品质更加不可能降,此外房子的技术含量要求越来越高,注定成本要增加,这五大要素没有一个要降。
房价降的空间在哪里?除了一线城市的暴利企业之外,一般的现在拿地的开发商,基本上811开发模式:土地的成本、税费,包括资金成本降到80%,10%就是团队营销,而前面5个要素没有一个可降,那开发商唯一要降,我们只能流出10%的血出来,到要流20%血的时候我们就不要福利,这有可能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