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

观点时评 >

>

>

正文

观点时评:“红名单”外的地产长子们
作者: 见习编辑 周银海     时间: 2010-12-07 02:09:23    来源: [ 观点网 ]

从“清退令”的行政清退,到“红名单”的经济手段,政府可谓想尽办法,希望“非地产央企”乖乖听话。

  观点网 见习编辑 周银海 近日,媒体广为流传一份央企“红名单”。

  据称,银监会已向银行业金融机构下发这份“红名单”,要求只能对名单中列示的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等16家房地产央企提供新增房地产开发贷款。

  而16家之外,非房地产主业央企们将得不到新增的房地产开发贷款,此前下发的存量贷款也要被回收,银监会已要求各银行做好资产保全的工作。

  由此看来,在资金链条上,相较于获得尚方宝剑“加持”的16家房地产央企外,其他的房地产央企的“长子”们已被狠心的爹娘决然“断奶”。

  早在3月,国资委就对78家房地产非主业的央企发出了“清退令”,要求其逐步退出房地产行业。然而,过去8个多月时间,仅有7家央企开始挂牌转让地产子公司的股权,剩余71家央企毫无作为。

  如今面对磨蹭的央企们,监管机构终于忍无可忍,下发了“红名单”,以此切断资金链条,加速非地产主业央企的“退房”进程。

  从“清退令”的行政清退,到“红名单”的经济手段,政府可谓想尽办法,希望“非地产央企”乖乖听话,不过,好像总是事与愿违。

  显然无法否认,一碗水是没有端平,错误的源头似乎还在政府这个大家长上。

  其实相对于煤炭、石油、电信等垄断行业,房地产行业本来市场化程度颇高。

  但事情发生了变化,金融危机改变了一切。实施宽松货币政策,信贷规模扩大,国有银行信贷向大型国有企业集中转移。

  在同一个游戏规则下的同一个跑道上,国有企业与民企起跑点大不相同。

  被国资委形容成“共和国长子”的国有企业们,一直都被“偏爱”着,融资成本低,拥有大量的资金和宽松的银行贷款。

  而与此对照的是,作为共和国的“庶子”,民企一直都被“忽略”着,融资成本相对较高,融资渠道也比较狭窄。

  今天带有垄断性质的国企,以其先天的优势,大规模进入到市场化竞争领域的房地产行业,打破了原有市场化充分的房地产行业格局,地产热浪下频出 “地王”与高企的房价相伴而生。

  现在,闯了祸的“长子”遭到了“家长”的训斥。“清退令”与“红名单”,是政府在教训着被自己宠坏了的“长子”们。

  也许,将重新归来的房地产行业市场化格局方为正本之源。

24小时热点>>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info(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