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收购综合体地块 花样年的成都“战局”
作者: 梁嘉欣     时间: 2010-09-17 02:26:21    来源: [ 观点网 ]

这是花样年继喜年广场、美年国际广场、香年广场之后,在成都的第四个城市商务综合体项目,花样年在成都综合体项目总建筑面积已经超过了140万平米。

  观点网 梁嘉欣 花样年再度“花开”成都。9月16日,花样年宣布,集团近日以1亿元的代价收购了成都市诺亚舟实业有限公司100%的股权。借此新增了一块面积1.66万平方米的商业地块,该地块将成为花样年在成都的第四座综合体项目用地。

  综合体优势

  资料显示,成都市诺亚舟实业有限公司由深圳诺亚舟实业有限公司和四川华立投资集团共同出资组建,其拥有位于成都高新南区的一商业用地,地块占地面积为16564.49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约为16.58万平方米。

  花样年表示,此次收购成都诺亚舟项目,楼面地价仅约750元/平方米,远远低于该片区楼面地价2000元/平米以上的平均水平,利润回报将非常丰厚。

  花样年透露,诺亚舟项目将建成集甲级写字楼、高性价比LOFT和高投资价值的商务公寓为一体的综合项目。

  这也是花样年继喜年广场、美年国际广场、香年广场之后,在成都的第四个城市商务综合体项目。截止目前为止,花样年在成都综合体项目总建筑面积已经超过了140万平米。

  以小户型及商业联动起家的花样年,近年来依靠城市综合体项目的开发,利润润得到了大幅增长。

  据花样年2010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披露,花样年2010年上半年的合同销售主要都是来自深圳香年广场、成都美年国际广场、喜年广场以及天津喜年广场等综合体项目,半年合同销售金额13.93亿元,其中仅商务城市综合体项目就贡献了74.4%,

  在综合体项目的利益带动下,虽然花样年合同销售面积同比减少可了17%,但其上半年合同销售金额仍然实现同比增长29%。

  成都业内人士杨明富指出,目前综合体市场已逐渐成为成都的开发热点,且发展空间比较好,“现在成都商业从传统的商业逐步向区域性商业发展,传统的商业模式会逐渐被区域性的综合体所取代,随着城市的扩大,区域性的综合体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成都转移

  自2001年进入成都市场以来,成都已俨然成为花样年的重点投资开发区域,并成为销售主力。

  2010年上半年,花样年布局的成渝经济圈合同销售金额达到了7.7亿元,在半年销售中占比56%;合同销售面积8.29万平方米,占比70%。而珠三角区域合同销售金额占比仅27%,合同销售面积占比也仅14%。

  事实上,早在2009年,花样年成都地区的销售优势就已经凸显。彼时,成都地区的销售已经占据了花样年半壁的江山。

  资料显示,2009年,花样年在成都地区实现合同销售面积约29.6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约19.60亿元人民币,分别同比增长268%和347%,合同销售金额占集团房地产合同销售总额的52%。

  销售见长,花样年亦于今年年初透露,集团将继续扩大在成都市场的土储。

  截止至2010年上半年,花样年总土地储备建筑面积约1347万平方米,当中成都地区的土地储备就占总土储近55%,合约740.8万平方米。相较之下,作为发家的珠三角地区,土储量仅占总土储的27.1%。

  据了解,除了已公布的成都项目以外,目前花样年跟南丰亦有成都合作项目在洽谈当中,花样年的战略重心正逐渐往成都转移。

  深圳资深地产专家风林火表示,由于目前深圳的房价已经到达了一定的高度,如果没有大量的土地储备,日后若在如此高水位上进行合作或拿地,成本及风险将会加大。“而且在深圳,开发品质、开发经验比花样年强的房企还有很多。”

  2010年中报披露,花样年于深圳的总土地储备仅20余万平方米,待建项目的土地储备仅6.7万平方米。异地拓疆无疑是保证花样年能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

  据了解,目前花样年在成都正在开发的项目有6个,未来可售面积将超过300平方米,可满足未来5至8年的发展需要。与此同时,花样年成都公司的资产已超过10亿元。

  杨明富表示:“整个西部市场很大程度集中在成都,成都在整个西部金融枢纽中心的地位是不变的,你占领了成都就相当于占领了整个西部。”

24小时热点>>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info(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