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陈小丽 楼市新政两月,当调控政策令楼市四面楚歌的时候,国家统计局给出的5月份房价统计数据再次遭到围观。
6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1-5月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2.4%,涨幅小于4月份创纪录的12.8%,但5月份房价较上月环比上涨0.2%,涨幅小于4月份的1.4%,环比涨幅为连续14个月新低。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统计局称北京5月房价同比上涨14.3%,环比下降0.1%。这是连续15个月以来,北京房价首次出现回落。但糟糕的是,这些客观数据并没有得到预想中的鲜花和掌声,人们似乎还是不依不饶的认为:“统计局为了表示政策调控起了作用,强行编了这个0.1%出来给北京政府交差。”
当天统计局公布了的一系列数据被分析师、专家、开发商、媒体等反复解读,却没有一种声音认为调控见成效了,相反似乎更多的结论是,新政之后我们离房子是否更远了?这无疑是一个尴尬的状况。
看一下统计局的数据吧,5月份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上涨12.4%,显然5月房价拐点还没出现。但直接市场的观察告诉我们房地产销售量和销售额的拐点都出现了,于是在多数人看来就是,既然众多房企成交已如此惨淡,为何房价还不降呢?
楼市调控几个月,房价迟迟不跌,为此,有人戏言,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只是一个传说,至于这些数据意味着什么,无人可知。有意思的是,有人跳出来问:任总、潘总,这个数据准确吗?
政府领导至少五次在公开场合说把房价尽快降下来,结果房价涨跌还在僵持。为此,有人已经如是提前总结了房价调控可能的三大败因趋势误判:“总以为投机因素是主导,没看到刚性需求是推动主因。政策误用,总在控制需求上做文章而不在扩大供给上想办法,总以为加税能抑制房价,结果却总是抬高房价;舆论误导,政府一出手,媒体就跟着起哄,认为政府无所不能。5月份房价还是未见快速下跌,房价调控又将面临败绩。”
诚然,房屋成交量下跌并不会必然让房价出现大幅下跌,也许最差情况是出现滞胀,而最有可能出现却是房价缓慢上涨。往实里说,5月份大中城市房价环比上涨0.2%,涨幅比4月份缩小1.2个百分点,房价的快速上涨似乎遏制住了,显示国家房市新政调控明显,不过什么时候能真真切切的降下来呢?
的确,房地产故事注定我们老拿价涨价落说事儿。翻开报纸,打开网页,我们轻易就找到各种关于房地产的各种传闻、数据、判断和争论,如“北京新开楼盘均价上涨2.39%”;“上海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逾10%”;“二、三线城市房价持续上涨,不排除炒房客进入”……楼市陷入了怪圈,诸方齐齐观望。